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诗歌的王国,繁花似锦,高潮迭起。中国古典诗歌萌芽于原始文化,肇始于春秋战国,至唐而登峰造极,经宋到元则江河日下,越来越不景气。鲁迅先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闻一多先生也认为,宋元诸家“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别说了”。

  • 标签: 诗教 中国古典诗歌 诗美 原始文化 春秋战国 不景气
  • 简介:屠岸先生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的诗歌生命启蒙于母亲,母亲教他读诗诵诗,使他自幼就受到古典诗歌的薰陶,激发了他对诗歌的热情,也让他与结下不解之缘。从少年时代直到暮年,几十年间,屠岸先生创作出大量诗歌,亦翻译了不少外国诗歌作品,如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十四行》《济慈诗选》等,其中,《济慈诗选》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翻译奖。屠岸先生对诗歌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还发表有关诗歌创作和理论的深知灼见,

  • 标签: 屠岸诗
  • 简介:为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银川市地方志工作规定》相关规定,推进乡镇做好志书编纂工作,做好中国名镇文化工程组织申报工作,4月16—17日,市办党组书记、主任张雪芹,副主任杜萍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在西夏区办、兴庆区办主任的陪同下,先后赴西夏区镇北堡镇和兴庆区掌政镇开展调研,对接乡镇编纂工作。

  • 标签: 编纂工作 乡镇志 银川市 调研 发展规划纲要 地方志工作
  • 简介:近日,由中共固原市委、固原市人民政府主办,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科普工具书《固原树木图》出版面世。《固原树木图》收录了固原市境内全部乡土树种、引进树种及栽培树种共355种。

  • 标签: 树木 版面 首部 宁夏 乡土树种 市人民政府
  • 简介: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出台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关注,以及基层文化的觉醒,促使修志向社区、乡镇、村延伸,乡镇村编纂迎来了勃发的季节。《中国名镇丛书》《中国名村丛书》的适时推出,既符合体,秉承了乡镇村编修的本意,又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是普及方志、拓展读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传统方志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探索。

  • 标签: 中国名镇志丛书 中国名村志丛书 编修
  • 简介:屠岸(1923年11月23日-2017年12月16日),本名蒋璧厚,笔名叔牟,江苏常州人。中国著名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编辑家、出版家。曾先后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地区文化部副科长,《戏剧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等。主要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哑歌人的自白》《爱者的自白——屠岸的散文和散文》《深秋有如初春――屠岸

  • 标签: 屠岸永远 永远诗 诗爱
  • 简介:廖承,著名民主人士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之子,原籍广东惠阳,建国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作为一位职业的革命家,廖承革命意志坚定,政治本色不变,同时,他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他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著名国画家,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何香凝能善画,国画造诣颇深,所作山水、花卉,笔致圆浑质朴,尤工狮、鹿、鹤、虎等动物画,形态生动逼真。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廖承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喜爱绘画,而且颇具功底。每当何香凝作画时,廖承都会专心守候于母亲身旁,一边研墨,一边琢磨。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廖承志 全国人大常委会 爱好 中央统战部 办公室主任
  • 简介:本文对宋金《礼》进行比对,考证出《金史·礼》脱漏亡佚礼目数十条。《宋史·礼》、《政和五礼新仪》之礼仪,金朝大致都实施过,未见《金史·礼》栽录者,实为脱漏或元人修史时未修入内。金朝主动模仿或说移植汉制礼仪,始于熙宗;主动实施汉制礼仪且有一定规模者,当是海陵;世宗、章宗两朝则集其大成,并尽可能按照唐宋礼典实施。《金史·礼》缺漏有关农业的礼目,或与女真族起于渔猎有关。然金朝入主中原后,也逐渐重视农业生产。一些应该具有的皇朝礼仪,金朝阙而不栽,当是史料缺佚所致。宋朝特有礼仪,金朝并未施行,其情可以理解。金朝未设某些礼仪,还可能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因此,金朝实行的是汉制五礼制度体系。

  • 标签: 宋朝 金朝 礼志 礼制 五礼制度
  • 简介:缪荃孙认为,《嘉定维扬》等六种大典本是四库馆臣辑出而为《四库全书总目》失收者。这一观点在四库学及《永乐大典》研究者中影响颇大。事实上,《嘉定维扬》应为大典本《维扬》,并不是四库馆臣辑出的,而是阮元于嘉庆十四年冬在全唐文馆中辑出的,包括:《通州》一本、《嘉定重修真州》一本、《嘉泰广陵续》一本、《宝祐惟扬》六卷(两本)。这四种方志均为明初扬州府所属地区的方志,故均收于《大典》"扬州府"中。阮元从《大典》中将这四种旧辑佚出来,以作为扬州府之宋代旧。道光二十三年(1843),大典本《维扬》因阮元家遭火灾而被焚毁。至于缪氏提到的其他五种大典本,可能多为四库馆臣私辑之大典本,而作为私辑之大典本,当然也不会被《四库总目》著录。

  • 标签: 大典本 《维扬志》 阮元 《永乐大典》
  • 简介:张廷玉《明史》以体例严谨、材料翔实、文笔简洁而著称,但也存在不少疏漏讹误。今依据相关史料,从时间、地名、水名等方面对《明史·地理》中的6则条目进行考疑正误。

  • 标签: 《明史·地理志》 考正
  • 简介: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所作的“修问道,以启未来”批示,对地方志功能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地方志要承担“问道”的使命,必须在思维观念上相应作若干的改变,将“问道”的意识和方志利用的观念直接前置植入地方志的编纂过程中。地方志要实现“问道”的功能,必须将地方志研究的重心从地方志编纂形式的记述转到地方本体的研究上来,从“述而不作”的浅层表象记述向深层的分析性记述转变,揭示地方发展之道,直接传递地方志编修者对地方历史认知的智慧,在编纂中体现对历史洞察认知的“史识”能力。

  • 标签: 地方志 修志问道 编纂思维
  • 简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编修的志书。通常我们把旧分为古和民国,古指清朝以前的志书。隆德县真正开始以政府行为来修,应该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毕如松、李若素修的《隆德县志》。但散佚无存,今皆不传,保存下来的旧只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常星景纂辑的《隆德县志》,道光六年(1826年)黄臻纂辑的《隆德县续》,民国24年(1935年)桑丹桂修、陈国栋纂的《重修隆德县志》。

  • 标签: 旧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整理 校注 隆德县 政府行为
  • 简介:1924年1岁是年农历七月十七日,火生于上海,原名洪溥。父亲王开疆,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时做律师及大学教授。母亲李荪,苏州蚕桑学校毕业,时做小学教师。兄宏济,3岁。1930-1936年6-12岁父母离异,火随父亲迁居南京,先后就读于卢妃巷小学、乡村师范小学

  • 标签: 年谱简编 王火年谱
  • 简介:2014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始拍摄'作家口述史'。当年5月中旬,文学馆一行四人前往成都拜访老作家火先生。从建馆之初,火先生就热情地支持文学馆的工作,每有新作出版,都第一时间寄赠文学馆。近年还将自己的手稿、信札、藏书等文学资料全部捐赠给文学馆,希望让更多的人研究、利用。火先生接收文学馆的采访拍摄时已九十高龄,但头脑清楚,记忆力很好,叙事条理清晰,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许多往事,其间的艰难困苦和他对文学的勤奋执着,令我们深受感动。下面是火先生的讲述:

  • 标签: 人生回眸 王火自述 自述人生
  • 简介:塔西佗等西方古典作家笔下的“Germani”,在中文著述中通常译为“日耳曼人”,有的甚至误将其视为一个民族共同体。从塔西佗《日耳曼尼亚》等古典著作的记载中发现,“Germani”起源于“日耳曼尼亚”这一地理概念,是生活在日耳曼尼亚这一地域范围内所有居民的通称。如果将“Germani”译为“日耳曼尼亚人”,似乎更能够突出其因地而名的起源和笼统指代日耳曼尼亚地区所有居民的涵义。

  • 标签: 日耳曼人 日耳曼尼亚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
  • 简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整理旧、编纂书目与撰写提要时,对于嘉靖间归德的纂修与版本情况,由于当时藏本分散,编撰者未能尽见,便依据明清以来书目中的信息做出推断,或将著录各异的嘉靖间所纂归德视为一种志书,或将后纂者视作前修者的增补本。实际上,明嘉靖间纂修了两部归德:一部纂于嘉靖二十年代的归德州时期,纂者为黄钧;另一部纂于嘉靖四十年代的归德府时期,纂者为李嵩。前后所纂不仅存在州与府的性质差别,而且其目录结构和载录范围等也各有不同。

  • 标签: 明代 嘉靖朝 《归德志》 《归德府志》 黄钧 李嵩
  • 简介:我录制的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在中央台播出后,突然接到震将军的来信。老在信中说,他是千千万万忠实听众的一员,他和他的孙子听我讲"三国"都入迷了。这已经让我感动不已了,没想到1985年1月14日,老又在家中接见了录制评书《三国演义》的剧组。老高大消瘦。

  • 标签: 评书 王震 《三国演义》 回忆 演员 中央台
  • 简介:炳南是长年追随七爸(周恩来)左右的得力助手,是我们党长期培养的外事领导干部。由于我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多年,对会长炳南了解较深,

  • 标签: 周恩来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领导干部
  • 简介:五言的形成、发展是中国诗史上的重大事件,清末名士杨钟羲的《历代五言评选》分期选评了汉代至明初大量的五言诗人及诗作,具有批评和文献的双重属性及价值。其选评的取舍、数量的多寡以及品评内容体现了选评标准、选评方法、诗学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推崇五言古诗,主张风骚兴寄、雅正质实兼及清远、魏晋唐宋互参,以及“不可执一观之”、“宣情乃之道”等诗论。在大量征引、品评中亦可见杨钟羲与《诗品》《六一诗话》《石洲诗话》《昭昧詹言》“常州词派”等诗论的密切关联。因而,《历代五言评选》在五言诗史、五言批评以及杨钟羲诗学思想研究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清末民国 杨钟羲 《历代五言诗评选》 特征 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