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胡耀邦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同时,兼任了中央宣传部部长一年零两个月。那是“扭转乾坤”的日子,也是中宣部工作朝气蓬勃的时期。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文化知识界,当时的中宣部一改旧观,成了“思想解放部”、“思想建设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知识分子之家”。我在耀邦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虽属短暂,但他那顺乎时势人心的政略,开阔深邃的思想,坦荡宽大的胸怀,率真热忱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是我享用不尽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 标签: 中共中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建设 作风 思想解放 中央
  • 简介:这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短短几年,作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超越"系列燃料电池汽车,筹备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汽车风洞中心。然而,从2000年年底回国至今,万钢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大学教授,到同济大学校长,再到科技部部长的跨越。有人戏称,研究汽车的万钢,仕途前进的速度更像坐飞机。

  • 标签: 新能源汽车 科技部 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 大学校长 首席科学家
  • 简介:傅志寰,铁路专家,1998年至2003年任铁道部部长,铁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动者和决策者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持设计、试制了韶山一型至韶山四型电力机车以及我国第一列电动车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铁道部工作期间,组织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货车等20余种产品,形成国产品牌系列,

  • 标签: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铁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部长 访谈录 记忆
  • 简介:7月25日,德国卫生部施密特部长到距离部长办公室2000余公里处的西班牙海滨城市丹尼亚(Denia)度假。部长本人是飞往度假地的,但她的司机却是千里迢迢地开着她的公车去的。不凑巧的是,27日,当地一名盗贼撬开阳台门的铁栏杆,将屋内的司机迷倒,偷走了桌上的车钥匙及一些个人物品。部长专车失窃案立即成为德国各大媒体的新闻热点。新闻媒体的喧闹,让施密特部长及其所在社民党尴尬万分,让窃贼也有些发慌。不过,窃贼好过关——西班牙警方在离布兰卡海岸事发地点仅25公里处发现了丝毫未损的专车,据推测,

  • 标签: 失窃案 卫生部 部长 德国 新闻媒体 海滨城市
  • 简介:1975年1月13日至17日,举世瞩目的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闭幕那天,周荣鑫和女儿周少华正在家里听广播.此时,周荣鑫的身分是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当播音员宣读国务院组成人员名单,念到周荣鑫任教育部部长的时候,周少华对父亲说:我就猜到会让你干这个工作.可要小心点儿.苏联的农业部长,中国的教育部长,都是不好当的.周荣鑫答道:这个活是不好干.既然要干,我就要把它干好!

  • 标签: 周荣鑫最后 教育部长周荣鑫 最后岁月
  • 简介:原铁道部长郭维城将军,满族,奉天义州(今辽宁省义县)人。郭,满姓为富查哈拉。郭维城的先人原在东北,清初时随清军入关,隶京内务府镶黄旗,后以战功升正红旗。清统一全国后,由朝廷派到今辽宁省义县驻防。从任义州佐领的郭云汉一世算起,到郭维城已是第十四世了。郭维城的高祖郭庆寿,武官出身,在清军骑兵部队中任骁骑校。郭维城的曾祖父郭德芬,字馨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义州正白旗佐领,在任佐领期间,皇帝诰封其父为昭武都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其曾祖父郭德芬署义州城守尉。郭维城将军出身于传统满族家庭。该文记叙了郭维城将军父辈为抗日和中国革命建设做出贡献的生平事迹。

  • 标签: 满族 佐领 署理城守尉 爱国将领 名人
  • 简介:“文化大革命”期间,1973年10月21日,发生了公安部核心小组组长、革命委员会主任(对外称部长)李震自杀事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一起要案。1974年1月,破案组确定李震是自杀而死。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77年3月,经公安部党组向中央报告,中央批准了破案组关于李震自杀的结论。这一案件才算是尘埃落定。

  • 标签: 自杀事件 公安部 李震 部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 刘复
  • 简介:从自学成才的赤脚医生,到国际血液病治疗领域著名专家,再到中科院院士。2007年6月29日,拥有传奇经历的陈竺,在他不凡的人生履历中,又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无党派人士,当选为国家卫生部部长

  • 标签: 赤脚医生 卫生部 无党派人士 血液病 中科院 部长
  • 简介:她身为女性,却不让须眉,是著名救国会“七君子”之一。她,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曾是响彻上海的名律师,汀青受审时点名让她辩护。重庆谈判期间,她与毛泽东畅谈时局,无拘无束。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了第一任司法部部长。她就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中国民主同盟领袖史良。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司法部长 律师 史良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王淑明,安徽无为人,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宣传部长,在文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为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赴解放区从事革命教育工作,解放后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标签: 王淑明 人生经历 左联 文艺批评 鲁迅 革命教育
  • 简介:张琴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解放军将领传》里认定的唯一红军女将领。她自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以后,在党的旗帜下奋斗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留学苏联。回国后,投身上海地下斗争,参加党的武装斗争,先后参与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会师陕北后,她征尘未洗,立即加入西路军征战。经党营救回到延安后,她积极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和妇女工作,直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从党的军事战线成功转型到经济战线,为了提高我国纺织工业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问题,她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地抓生产、抓科研,她还不辞辛苦,经常奔波祖国各地棉区和企业车间,搞调研,促发展。正如她去世前对她的入团介绍人之一、1922年杭州第一个中共小组组长徐梅坤老人所说:'自从1924年,你和之华(即瞿秋白夫人杨之华)介绍我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今年是张琴秋同志逝世50周年,为了纪念我党历史上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屈不挠、终生奋斗的优秀典范,我刊从第6期起长篇连载张琴秋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 标签: 共和国部长 女将领到 张琴秋红军
  • 简介:第四篇参创川陕赴长征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开进陕西南部的城固县上元观地区,继而又占领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艰苦转战两个多月来的一次喘息机会。其时,总部曾想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但一打听,发现这里土匪横行.

  • 标签: 张琴秋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 简介:<正>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三日,法国国民教育部部长莫诺利率领代表团在我国国家教委外事局副局长孙敏,湖北省教委副主任张叙之等的陪同下访问了武汉大学。这是武汉大学与法国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接待的最高法方领导人。

  • 标签: 代表团 武汉大学 法国 教育部长 国民教育 湖北省
  • 简介:第三篇鄂豫皖区当红军1931年4月,沈泽民、张琴秋夫妇受党中央派遣,奔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从这时起,张琴秋从党的地下斗争转入武装斗争。沈泽民、张琴秋夫妇之所以会被派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源自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形势。上年(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停止冒险主义的'总暴动'和'打武汉'的计划。

  • 标签: 张琴秋 瞿秋白 沈泽民 鄂豫皖苏区 红四军 鄂豫皖边区
  • 简介:第二篇留学苏联1925年10月的一天,上海黄浦江码头。不时有许多年轻人提着行李往这里赶,不约而同地登上一艘3000吨级的苏联籍货船。他们之中就有张琴秋。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新鲜又兴奋的心情登船。原来她和这些年轻人,都是要去遥远的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名孙逸仙大学)留学。

  • 标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张琴秋 沈泽民 劳动大学
  • 简介:第五篇西路军败回延安1936年10月8日和18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那几天搞大联欢,到处飘荡着《三大主力会师歌》的歌声: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于山河。铁的毅力,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汇合。……张琴秋是多么兴奋啊.她说啊,唱啊,谈啊,跳啊,全然不顾已怀孕的身子。她以为,这下部队可以略为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自己也可以休养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长征后极度疲惫的身心。这一年她32岁。

  • 标签: 张琴秋 邓颖超 苏井观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陈昌浩 红四方面军
  • 简介:第六篇开国转型当部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张琴秋光荣地作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派出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这一天,当她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握手问好时,当她听到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群众发出的热烈欢呼时.

  • 标签: 张琴秋 沈泽民 纺织工业部 棉纺织 共和国 苏井观
  • 简介:史鉴(《百年潮》杂志社编辑):何老,您今年已90高龄,与中国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这其中有些特殊的缘故吗?

  • 标签: 农业部 访谈录 部长 结缘 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