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正>德国四次中亚探险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携到柏林的吐鲁番文献残卷中大约有6000件汉文文书残卷。与轰动一时的吐火罗语文献,梵文文献,回鹘文文献以及伊朗文献所不同的是,这些汉文文献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柏林吐鲁番研究小组的足够重视.后来探险队决定,由柏林普鲁士科学东方事务委员会负责监管和处理这批文献。我们从这个委员会当时所写的年度报告中获悉,最初有一位名叫王印察(音译)的中国学者担任了这批汉文手稿残卷的编目工作,在他之后,由一位叫Kimm-Chung-Se(金重泽)的朝鲜学者

  • 标签: 残卷 佛教文献 回鹘文文献 吐火罗语 摩尼教 文书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微痕分析在我国的应用,以及笔者对参加石器微痕分析培训一研讨班进行模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应用等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与认识。

  • 标签: 微痕分析 低倍法 黑曜岩 旧石器考古学
  • 简介: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农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承担着抢救、保护和收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 标签: 中国农业博物馆 现代农业科技 设计理念 文明传播 古代农业 陈列
  • 简介:本文以多年以来的考古发掘材料为依据,对邯郸境内史前时期的农业考古资料做了综合论述,认为早在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即已出现,农业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仰韶时期的农业工具和家庭养殖业都有了改进和发展,龙山时期则进入了原始锄耕农业的鼎盛时期.

  • 标签: 史前农业 农业考古 邯郸地区 原始农业工具 家畜家禽驯养业 史前时期
  • 简介:2013年12月19日,国际著名考古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欧弗·巴尔-约瑟夫先生,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作了一场题为《近东地区农业的起源》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以黎凡特地区为中心的近东地区农业起源的研究概况,为我们了解该地区如何从采集狩猎者变为农人、以及采集狩猎群体如何与农人共存互动。携手迈入新石器时代提供了相当翔实的资料和解释。

  • 标签: 农业起源 地区农业 近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学家 新石器时代
  • 简介:自从柴尔德提出“新石器革命”的论断以来,农业起源成为世界考古学战略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学科学者运用多种理论从各个角度探讨这一革命性进程,试图回答农业是何时、何地、为何和怎样起源的。西方学者为此作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农业起源的研究历程,然后从环境、社会和人类文化、认知力三个方面对西方有关农业起源的理论或假说进行总结和评述,旨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研究者对农业起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农业起源 环境 社会和人类文化 认知力
  • 简介:国际农业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AgriculturalMuseums,英文缩写为AIMA),我们简称为“国际农业博协”。它是一个专门从事农业博物馆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实行流动制的、非官方性的国际学术组织,它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十四个附属组织之一。

  • 标签: 国际农业博物馆协会 委员会 行业分布 学术交流
  • 简介:2002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104周年校庆.在这一天,北京大学考古系(专业)迎来了她的五十华诞.在这一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正式成立,举行揭牌仪式.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任名誉院长.高崇文任院长,赵朝洪任党委书记,刘绪、赵辉任副院长.

  • 标签: 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 人才培养
  • 简介:一、地区和文化的划分辽阔的中国大陆,依自然环境可以划分为几个区域。中国文明也是基于农业生产的特点来划分区域的。由此,秦岭山脉和淮水形成了南北分界线,其南为水稻农业地区,其北为旱田杂谷农业地区。近年来,被称作……

  • 标签: 农业社会 中国 古代文明 经济活动 地域特点 社会构成
  • 简介: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目前已发表植物考古数据的遗址典14处,此外还有3处区域调查也开展了同类研究。这些数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豫中地区最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或极为零星。对已有数据的系统分析表明,除了位置偏南的南阳盆地,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作物结构基本都是以粟为主,以黍为辅,兼有稻与大豆的模式。小麦在龙山时代可能尚未进入中原,或者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就作物结构而言,中原龙山时代的社会发展是深深植根于粟作农业的基础之上的,多元作物结构在当地社会变革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

  • 标签: 中原地区 龙山时代 农业 作物结构
  • 简介:农业起源一向被作为中石器时代的重要课题和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而倍受考古学家的关注.在稻作起源的探索中,珠江流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中国乃至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借助于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探讨,认为稻作起源的"华南中心说"并不成立,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目前的考古材料,还不足以证明珠江流域是我国稻作农业起源的中心.

  • 标签: 稻作起源 珠江流域
  • 简介:“全国农业机械化展览”共举办了三届,均在全国衣业展览馆举行。第一届是1974年,展出面积25000平方米,观众60万人;第二届是1975年,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观众60万人;第三届是1978年,展出面积24000平方米,观众2万人。1977年12月邓小平、李先念等来馆审查第三届全国农机化展览。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展览馆 平方 面积 观众 邓小平
  • 简介:<正>罗开玉著《中国科学神话宗教的协合》一书,是全面研究李冰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研究古代都江堰、研究西蜀水文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毫无疑问,该书填补了上述诸领域的一个空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李冰创建都江堰,两千多年来造福西蜀人民。都江堰水利事业,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天府之国”称誉世界。最早记载李冰创建都江堰的事迹,是《史记·河渠书》。司马迁周览全国名山大川后,记载了全国各地的水利,文字精炼,每处水利少则8个字,

  • 标签: 李冰 都江堰 协合 西蜀 中国科学 宗教
  • 简介:我国的文化、历史学界时下正在进行着关于中国农业、城市、国家起源的热烈讨论,涌现出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并出现与国外做对比研究的探索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将中国的农业、城市与国家起源放在世界历史的更广阔时空范围内进行考察或许不无益处,以下根据所能接触到的材料对世界历史中的农业、城市与国家起源做一概述,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资料的不断丰富,我国这方面的学术成果定会对世界范围的已有认识有所贡献。

  • 标签: 中国农业 中国 城市 中国 世界范围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