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日渐流行的社会现象,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理应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旅游者的面子消费行为划分为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3个维度,并基于自我建构理论,构建了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分别作用于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3个维度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型自我建构正向影响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负向影响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但对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无显著影响;依存型自我建构对义务性面子消费行为、他人导向性面子消费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对差别性面子消费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旅游者面子消费行为是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依存型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者产生怎样的面子消费行为,取决于哪一种类型的自我建构占据主导地位。

  • 标签: 旅游者 自我建构 面子 消费行为
  • 简介:5月20日至21日,2017“蚩尤九黎城”杯第二届中国·彭水阿依河青龙谷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在阿依河景区顺利举行,来自韩国、日本、重庆、贵州、云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知名专业户外探险团队以及众多热衷户外运动的朋友齐聚彭水阿依河景区。此次比赛地点围绕阿依河景区展开,水、陆结合的赛事设置在最大程度上考验了选手的综合素质和意志品质,也全方位展示了阿依河青龙谷景区的秀美灵动。“这里太美,山清水秀、有静有动,在这里比赛是一种享受。”参加比赛的国外运动员也连连为赛道点赞。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铁人户外队(团体)、骆志林(个人)分别获得精英组、业余组的冠军。

  • 标签: 户外运动 挑战赛 国际 极限 比赛地点 户外探险
  • 简介:旅游促使游客与东道主两个群体相遇,在相遇中产生“客-我”分野与对视.在这样的分野与对视中,“自我与他者谁才是主体”的争议自然产生.对此争议所持的观念,促成了主客之间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而给主客文化带来不同的影响.本文在文献分析与现实观察的基础上,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归纳出旅游活动的3种主客互动类型,即“自我主体性”类型、“他者主体性”类型与“伦理他者”类型;并进一步结合旅游情境,分析持有不同类型观念的游客与东道主的行为方式与影响.本文认为,旅游发展应倡导“伦理他者”理念以利于主客互动关系处理,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主客互动 “自我” “他者” 行为方式
  • 简介:对于以用户生成内容为特征的旅游虚拟社区而言,用户分享是保持社区活跃度和吸引力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入自我建构理论,探讨两种自我建构类型对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用户粘性对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依型自我对粘性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独立型自我对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旅游虚拟社区管理者制定策略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用户粘性 分享行为 自我建构 旅游虚拟社区
  • 简介:与国际接轨问题是中国旅游发展中一直受到关注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按照本文的理解,问题的根源主要在观念意识方面。本文分析了作为现代旅游观念意识基础的市场观念、人本主义观念、平等观念和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政府旅游主管机构、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对于中国旅游业实现国际接轨的问题在观念意识上存在的差距。本文认为,应当采取“硬”、“软”两方面措施以有效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国际接轨,即: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规定权利义务责任,通过宣传和教育普及现代旅游观念。

  • 标签: 观念意识 中国旅游业 国际接轨
  • 简介:学术研究的市场化和实用化导向日益明显,彰显了市场经济对学术的明显影响。我们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初的那点理想主义精神几乎被市场经济一扫而光。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相当薄弱,除了商品经济这一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研究生教学的薄弱、功利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不大讲问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学术管理的学术导向,在学术评价中更大范围地引入同行评议制度,引导学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对学术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以增加问题意识,进而在此基础上作出原创性的发现。

  • 标签: 学术评价 问题意识 可研究问题 批判性思维 研究性教学
  • 简介:自1980年代复兴以后的近三十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和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参照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以及我国其他领域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突出表现在五种意识的不足或缺乏。这使我们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令人注目的成绩的同时,未能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亟待反思,找到问题之所在以及通向世界学术殿堂的“桥梁”,以便“重新出发”。在恪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术史和与同行对话的意识、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立足本土,加强人文地理研究的理论化,作出原创性的发现,是我国人文地理学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 标签: 方法论 问题意识 学术史意识 对话意识 理论意识 学术规范
  • 简介:自我一致性描述了产品象征价值表征对消费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是旅游目的地进行“非功用性定位”的重要理论基础.以自我一致性作为旅游目的地忠诚形成机理的逻辑起点,引入功能一致性作为中介变量,游客涉入和旅游经验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概念模型.使用问卷工具在韶山获得基础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分析得到结果:第一,自我一致性对功能一致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自我一致性通过功能一致性对旅游目的地忠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自我一致性未能对旅游目的地忠诚产生直接效应;第四,旅游经验和游客涉入的调节效应未得到证实.实证结果提示营销管理者除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属性之外,还应高度重视象征性形象(如品牌个性)的塑造和传播.

  • 标签: 自我一致性 功能一致性 游客涉入 旅游经验 旅游目的地忠诚
  • 简介:本文以生态意识结构层次为理论基础,设计出符合海南省旅游实情的旅游者生态意识衡量指标,并对海南省的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生态意识的4个影响因子:生态认知、生态态度、生态评价和生态行为。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考察社会属性和旅游经历两个外部因素对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海南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水平整体低下,行为与态度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不同层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其中:旅游者的年龄对生态态度层次表现出负相关影响,旅游者的教育程度对生态意识的积极影响效应并不高,旅游次数与旅游者的生态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针对性的生态意识宣传能有效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 标签: 生态意识 旅游经历 社会属性 差异
  • 简介:村落遗产地旅游品牌研究还处于浅层次发展阶段,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依据自我调节态度理论的"评价→情感响应→行为意向"自我调节过程,构建出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游客自我一致、村落遗产地品牌关系质量与游客忠诚关系模型,并运用Mplus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包含高雅、乐观、质朴、实惠和智慧5个维度,其中,质朴是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的独特维度,游客总体感知最高。(2)游客品牌满意和游客品牌依恋在游客自我一致与游客忠诚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村落遗产地品牌个性能够通过游客自我一致和村落遗产地品牌关系质量链式中介间接作用于游客忠诚,但对游客品牌依恋和游客忠诚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村落遗产地旅游品牌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村落遗产地 品牌个性 自我一致 品牌关系质量 品牌满意 品牌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