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不适应,学习成绩出现下滑,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内在原因,如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问题;也有外在原因,如教材内容的编排问题、教与学方式的问题、两个学段的衔接问题.两个学段的衔接不是让一个学段去适应另一个学段,而是做到两个学段过渡自然,避免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线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方式上做些探讨,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方式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缩小中小学的差异,也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补充,做到不留空白,或在教学内容上做些删减,不做无谓的重复.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延伸,中学数学学习需要怎样的小学教育基础呢?

  • 标签: 数学学习 初中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
  • 简介:第1课 数的运算回顾思考1.甲数与0.5的和是56则甲数是.2.312的4倍是,一个数的3倍是12则这个数是.3.比数3.25多3倍的数是,比数a多3倍的数是13,则a=.4.5.25的23是,数b的25是245,则b=.5.比25多12%的数是,比数x少4%的数是1.92,则x=.解题指导与能力培养例1 计算1.[734+58×(234-1320)]-1023÷2×322.[3.75-(0.2+13)×4.5]÷(812+5.45)答案1.34;2.0.1评析 1.混合运算应注意审题,明确运算顺序,如1是求减号前后两式结果的差,所以应先算这两式,而前式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后式应依次进行.2.小

  • 标签: 初中数学 直角三角形 能力培养 平行四边形 回顾思考 工作效率
  • 简介:刚从初中考入中专的学生,在中专学习生活开始时,普遍认为数学难学,对中专数学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适应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1.数学教材存在着衔接问题.中专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相对提高,一开始学习的就是集合与函数的新概念,学生立...

  • 标签: 中专数学教学 知识点 初中数学 初中学生 认知结构 中专教材
  • 简介: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些学校在高中起始阶段专门安排了初高中衔接教材的教学,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事实上,初高中的教学衔接不应仅仅关注在高一年级,更应关注初中阶段.

  • 标签: 教学建议 高中 初中 函数 数学教学 高一年级
  •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数学的教材和教学都相继发生了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一新生在入学后往往会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大,初、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差异,以及初、高中学生在心理特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在分析高一学生学习数学面临的困难、

  • 标签: 高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困难 学习内容
  • 简介:财政部对1997年7月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以下简称原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于2012年12月19日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 标签: 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政部
  • 简介:1教学分析1.1背景介绍2016年6月21日由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携学区内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启动学区制管理实践——“上新河论坛”,首次论坛聚焦课堂教学方式的中小学衔接,开设数学专场研讨.本课例是这次研讨活动的课堂实录.旨在通过“正数与负数”的课堂教学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实践做些尝试.1.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小学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 标签: 中小学数学 上新河 金陵中学 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实录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