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对福建省沿海地区“9·26”地震谣言来因分析、传播过程及平息效果,引发几点思考。

  • 标签: 福建沿海 地震谣言 平息 思考
  • 简介:采用断层气体测试方法,对霍州盆地矿区内几条主要隐伏断裂(带)及其活动性进行了测试。进而对该区典型氡气测试成果剖面作了解释分析,并判别了隐伏断裂(带)空间分面具主其相对活动强弱与活动水平等有关断裂活动性问题。

  • 标签: 隐伏断裂 氡气测试 解释分析 霍州矿区
  • 简介:介绍了水库地震台网布设情况及一些历史地震资料,通过水库台网资料,比较了蓄水前后地震频次变化,并对水位值与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水位变化与地震发生是有关系。分析了水库地震基本特点,蓄水地震资料对研究水库蓄水诱发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地震活动 地震台网 水库诱发地震
  • 简介:从涔天河水库基本情况出发,结合库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背景,并根据扩建水库基本情况改变,采用多方法进行了最大震级预测,得出了涔天河水库扩建可能存在诱发M4.7~5.0级地震,需尽快建立地震台网,加强监测。

  • 标签: 水库地震 地质构造 地震预测 涔天河
  • 简介:根据倾斜固体潮波记录曲线特性及多年工作经验,对现行观测中,调仪器时间较长或停记时间较长情况下进行校正值计算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校正值计算精度,使校正值更为合理。

  • 标签: 固体潮 校正值 SQ-70型倾斜仪 改进方法
  • 简介:宁波地震台ZK03井分别于2010年12月7日(LN-3A)和2015年3月2日(SWY-II)进行了水位仪安装.第-次安装引起水扰动被该井内2套水温仪记录到,第二次同样安装却未被记录.对观测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了差异原因,认为该观测井需进行改造以保证观测质量,并提出改造方案及今后流体观测井成井施工建议.

  • 标签: 水温观测 水扰动 成井结构
  • 简介: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国家之一。为抵御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破坏,使得抗震防灾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工程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防灾研究历史、现状、前沿问题及未来发展,并且阐述了抗震防灾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重要性。

  • 标签: 地震 抗震防灾 发展 作用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当今水化台站面临观测水点及观测手段越来越少、经费普遍紧张、分析预报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而提出了台站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 标签: 地下流体 水体台站 分析预报水平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震观测仪器重大变革,数字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联系和本质区别,宽频带地震学含义,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任务以及数字地震学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目的是供从事或将要从事数字地震学观测、分析和研究同志参考。

  • 标签: 数字地震学 数字地震仪 宽频带 大动态 高精度
  • 简介: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基础资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有关法律规定,在玉树地震灾恢复重建过程中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通过归纳总结、综合分析认为:第一,《防震减灾法》在玉树地震灾恢复重建过程中发挥了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具有较强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各级政府在玉树地震灾恢复重建过程中,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依据《防震减灾法》全面履行了职责。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玉树7.1级地震 恢复重建
  • 简介:本文应用唯物辩证观点,探讨我省发展经济与防震减灾相互关系。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促进防省防震减灾事业再上新台阶关键。

  • 标签: 发展经济 防震减灾 转变观念
  • 简介:一、前  言南平地震台位于福建省闽北重镇南平市,1971年动工兴建,1972年5月正式开始观测记录。现有在职工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初级4人。有三种观测手段,分别是:测震、地倾斜、电磁波,其中测震是国家基本台,担负着国内资料交换任务。南平市地处北北东向松政—海丰断裂带北段,该断裂附近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为了能有效地监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性,1971年福建省地震办公室决定建立平南地震台。二、台站变迁1970年底福建省地震办公室派出朱天飞等人在南平市附近选台,经过现场踏勘,确定在南平市金山塔进行试记,使用仪器是65摆和DSL型记录仪。测试结果表明,台址符合规范要求。福建省

  • 标签: 发展历程 地震台 中长周期地震仪 南平地区 南平市 倾斜仪
  • 简介: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建设,内蒙古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 标签: 地震监测 台站 地震台网
  • 简介:分析了乐山市中南部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探讨了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水库蓄水,这一地区断层活动及地震发展趋势,为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水电站 水库蓄水 地震活动 对策
  • 简介:近年来,GNSS观测技术在天津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天津已建成由11个连续GNSS观测站组成地壳运动观测网,并获得超过2年连续GNSS观测资料.本文详细阐述了以GNSS观测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组网过程和布网原则,并对其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能够满足mm级地壳运动监测要求.其对日本“3.11”地震有较强反应,远场同震位移幅度达到7-9mm;同时GNSS连续站可成功观测到站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最大年沉降量接近100mrn/a.

  • 标签: 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 GNSS 地震监测
  • 简介:经过30多年奋斗和建设,尤其是“九五”以来,我省防震减灾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不仅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我省省情、震情,并结合本人在基层长期工作实践,对今后发展我省防震减灾事业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及应采取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建议。本人认为,应紧紧围绕构建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主动性、创造性,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制健全来推动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加快发展

  • 标签: 城市 活断层 探测 评价
  • 简介:详细介绍了陕西地震编目工作中所使用地震走时表、地震定位精确度及地震编目分析处理软件。结合当前地震编目工作,展望了陕西地震编目未来发展

  • 标签: 陕西省 地震编目 地震数据处理
  • 简介: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 标签: 地震 深井观测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 科学钻探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水口库区地震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对水口库区地震成因及今后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 标签: 水口水库 地震成因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