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蔺草7月5日至8月5日收割,收割需分批进行,每批收割要求4个好天。为了充分利用有利天气,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本文设计了确定最佳收割日程动态;失策判据。为了计算经济效益,设计了目标函数。本模式稍加变动,可用于其他作物收割安排。

  • 标签: 动态决策 最大经济效益 最优策略 天气预报 预报准确率 气候概率
  • 简介:2005年6月-2006年7月,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举办了大规模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全国气象部门近3万职工参加了培训。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效果显著。本文基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总结分析报告》,简要介绍了此次培训概况,并从培训试卷、培训成绩、气象远程培训系统状况等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针对培训过程中暴露出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总结开展大规模远程培训经验,扩大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影响,进一步推进气象远程培训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气象局人才战略。

  • 标签: 远程培训系统 气象事业发展 中国气象局 研究成果 培训中心 气象部门
  • 简介:利马气候大会达成《利马气候行动号令》明确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有原则,尤其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适用于拟于2015年巴黎会议达成新协议。会议还就"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等做出了决定。利马大会成果对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面对2020年新挑战,中国需尽快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促进对应对气候变化先进技术投资,以及加大参与治理国际气候变化事务力度。

  • 标签: 利马气候大会 德班增强行动平台 温室气体减排 气候谈判 碳市场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简介:本文初步探讨了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对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作用,提出加强气象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重要突破口。并且,从转变理念、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科学管理、加强责任、搭建平台等若干方面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关于推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些实践探索和科学思考。

  • 标签: 科技成果转化 气象 服务能力 科学管理 转化工作
  • 简介:为研究华北平原区域背景气溶胶成分及其变化特征,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泰山顶采集了64个PM10滤膜样品,分析了样品PM10及其中无机盐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质量浓度,并对各成分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泰山PM10年均质量浓度约为68.4μg/m3,其中无机盐离子约占总质量64.8%,碳气溶胶约占17.4%.无机盐离子质量浓度从春季逐渐增大,夏季达到峰值,秋季下降,冬季最小;OC质量浓度从春季至秋季逐渐增高,冬季最低,EC变化类似,但夏秋两季差别不大.二次有机碳(SOC)与OC比值四季均在50%以上,年均值约为58.5%.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在经过城市较短轨迹以及南方较短混合轨迹影响下,泰山PM10质量浓度较高,而西北长距离传输气团PM10浓度均较低.

  • 标签: PM10 水溶性无机盐离子 有机碳 元素碳 泰山
  • 简介:投入十万元联合发展一个经济创收项目,这在县级气象部门很少有。而连江县气象局就是这样,在如火如荼下海弄潮儿年代,匪夷所思地自筹资金十万元合股投资创办养鳗公司,最终事败功篑,还成了被告。到底是什么原因,投资者反而成了被告者呢?

  • 标签: 联合发展 气象部门 县气象局 投资者 被告 年代
  • 简介:1引言过去10年在雹云研究方面所取得进展使得防雹工作从试验走向业务,这一点在许多国家都能看到.火箭技术和气象雷达技术改进,在不同物理和地理条件下所开展防雹工作经验积累,以及对雹暴过程在理论和实验条件下所取得最新成果应用,这些因素决定了催化技术在方法上存在着非常重要差异.

  • 标签: 阿根廷 防雹计划 冰雹 灾害评估 雷达 强对流天气
  • 简介:采集2012年春季和秋季成都城区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颗粒物,即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得到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PM2.5浓度分别为101±64μgm^(-3)和88±30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均值1.3倍和1.2倍。基于K^+、OC/EC(OC浓度/EC浓度)和K^+/EC(K^+浓度/EC浓度)指标判别生物质燃烧事件,结果发现春、秋季生物质燃烧期间PM2.5中OC、EC和K^+、Cl^-等成分明显高于非生物质燃烧期;SO_4^(2-)、NH_4^+、Ca^(2+)、Mg^(2+)、NO_3^-、Na^+等其它水溶性离子浓度在生物质燃烧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春、秋季生物质燃烧期间OC浓度分别是非生物质燃烧期4.2倍和1.8倍,EC为非生物质燃烧期2.3倍和2.3倍。K^+和Cl^-浓度在春季生物质燃烧期超过平均值3倍,在秋季生物质燃烧期超过平均浓度0.8倍和0.9倍。

  • 标签: 秸秆燃烧季节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 简介:1996年1月中旬,青海南部、四川西部普降中到大雪,局部大到暴雪,玉树、果洛、甘孜等州牧区大面积草场被积雪覆盖,雪后剧烈降温,造成严重雪灾,交通、电讯阻断,千余名牧民被大雪围困,不少牧民冻死、冻残、冻伤,大批牲畜冻饿致死,损失巨大。本文通过对该月天气学分析,试图找出这次雪灾天气成因,为做好雪灾预报和服务提供一点依据。

  • 标签: 青藏高原 雪灾 天气 分析
  • 简介:1.黄瓜、西红柿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及地膜效应研究完成单位:天水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主要研究人员:舒宝通、涂宏兰内容提要:本成果通过多个田间试验点观测,对露地黄瓜、西红柿气候生态特征、热量指标、果实增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等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对黄瓜地膜覆盖

  • 标签: 露地黄瓜 气象科研 农业气象试验站 主要研究人员 点观测 田间试验
  • 简介:2006年度我院申请“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已分别于2006年10月9日和14日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可行性专家论证。“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于2006年11月2日、“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和“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项目于11月9日分别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完成了课题评审会。

  • 标签: “十一五” 科技支撑 项目申报 数值预报系统 控制技术 监测预警
  • 简介:该项目属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第一批资助项目。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96—020)研究成果。申请转化内容为推广冬小麦干旱综合应变防御集成技术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等。项目的创新点是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集成防御技术(软硬件相结合)和低温冷害综合防御技术可明显提高防御严重干旱能力和科学水平,

  • 标签: 技术成果转化 农业气象灾害 防御技术 农业干旱 低温冷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 简介: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2005年7月1日组织专家组对“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和冷害)综合应变防御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合同书规定任务,取得了预期效益。该项目用定量化、信息化、综合应变技术代替原来传统单一、经验、半经验性措施,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改变传统灌溉制度和方式。该项成果在初步业务化和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技术成果转化 农业气象灾害 应变 防御 冷害 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