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近日从北京市地勘局获悉,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一期)工程立项报告目前已报北京市发改委,以期尽早建立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实现突发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和预警,切实保障首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完成的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

  • 标签: 突发性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系统 北京市 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立项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北京市岩溶水自动监测信息系统在网络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安全性设计等基础上,通过MIS、GIS和数据库的集成,突出了远程控制管理功能及人性化设计理念,构建了充分发挥岩溶水监测信息功能的重要载体与应用平台。

  • 标签: 岩溶水 自动监测 信息系统
  • 简介:地质灾害对交通网络线性工程的安全性构成重大威胁。本文依托于“京张铁路(居庸关隧道进口段)地质安全监测示范工程”项目,以一处堆渣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效应力原理、Mohr-Coulomb屈服准则、Richard-flow非饱和渗流方程,采用OGS软件对降雨入渗条件下的流固耦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加,堆渣体上部土体的有效饱和度逐渐增大,地灾发生区域开始出现并相互贯通,这将为地质安全预警提供依据。

  • 标签: 地质灾害预警 降雨入渗 流固耦合 OGS数值模拟
  • 简介:对明长陵陵墓和外围土壤特征开展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长陵陵墓土壤cl、S、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在表层显著富集,陵墓内土壤各元素含量高于外围土壤。陵墓内五供两佣土壤Hg和Au元素含量出现异常,影响皇陵外东南向土壤Hg,以及南向和西南向土壤Au含量。陵墓土壤稀土总含量略有差异,但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表明陵墓内土壤为同源物质。

  • 标签: 明长陵 土壤汞和金 稀土含量
  • 简介: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将建成为地质勘查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型"大数据平台,其中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平台已实现了初步的集成、整合。而WebGIS技术是传统GIS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监测预警平台搭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以ArcGISServer构建的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信息,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技术手段上使用B/S模式,以ArcGISAPIForJavaScript搭建框架,实现空间数据的展示、交互、分析等功能,为加快推进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前期探索。

  • 标签: WEBGIS 地面沉降 地理信息系统 物联网 多源异构
  • 简介:山区岩石与水系沉积物,对山前平原土壤物质组成具有控制作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查明北京某地区土壤存在着大面积同心圆状的镉、铜、铅等多金属元素异常。研究表明,西北侧山区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变质与沉积岩,但与山前土壤具有高度正相关的元素组合特征的主要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杂岩体,而且杂岩体周边及其下游的BY沟水系沉积物中的多金属元素也呈现出明显的高背景含量特征。同时,铅同位素组成亦指示山前平原土壤铅与山区岩浆岩铅、沉积岩铅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从而证实山前土壤多金属元素异常主要来源于山区岩浆杂岩体。由于山前平原土壤呈现为碱性且农田仅种植旱地作物,故富含多金属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生态风险程度低下。

  • 标签: 元素异常 土壤 岩石 水系沉积物 铅同位素 生态风险
  • 简介:土壤水分是陆地表面参数化的一个关键变量.土壤水分含量随时空的转换而变化,对地面、大气间的热量平衡、土壤温度及农田墒情等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传统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采样速度慢、费用高、代表性差,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监测的需要.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克服了以上的缺点,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是目前定量遥感研究的前沿和难题之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遥感计算土壤含水量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不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指出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标签: 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模型
  • 简介: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是目前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有效的预警模式。本系统是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以调查数据为底层分析数据库,以.net为语言运行环境,经所建立的预警模型分析计算后,产生预警预报产品,进行预警发布。

  • 标签: 泥石流 预警系统 预警模型
  • 简介:研究了各种癌症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硼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仅宫颈癌死亡率与硼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为-0.3125(P〈0.05)。

  • 标签: 癌症 土壤 环境 相关关系 宫颈癌 地球化学
  • 简介:记者从北京市地勘局获悉,历时3年、总投资8476万元的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环境和重要污染源监测网日前建成,1182个"地眼"实时监测京城地下水,这意味着北京率先建成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

  • 标签: 地下水环境 环境监测网 北京市 平原区 系统 国内
  • 简介:扼要介绍了成都市辖区环境背景及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的调查方法,重点介绍了成都市土壤第一环境、第二环境、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及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分区,首次揭示本区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

  • 标签: 土壤 地球化学 环境地质 成都
  • 简介:成都市是Hg的高背景和民异常区,深、浅层样各具不同的元素组合和发育特征.深层样Hg异常与构造、天然气、地热、矿产和基底隆起有关;浅层样则与城市居民生活,古代颜料、工业、燃煤、农业、河流的污染及上游的矿产等物质来源有关.

  • 标签: 发育特征 物质来源 土壤测量 异常 浅层 隆起
  • 简介:土壤物质成分,主要受控于成土母岩的岩石类型与矿物组成。平谷平原区具有适宜大桃种植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这与平谷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土壤中多项有益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北京市其它地区。平谷区内的不同地区大桃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存在着差异,以平谷东部大桃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为丰富。

  • 标签: 土壤 大桃 地质背景 适宜性
  • 简介:为了研究潮白河流域某段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系统采集了42件土壤样品,对其7种重金属(Cu、Pb、Zn、Cr、Ni、Cd和As)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参考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环境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土壤样品中Cu、Zn、Cr含量超标分别为97.62%、100%、100%;Cu、Zn、Cr含量重度污染等级以上的分别占2.38%、2.38%、4.76%;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Cu、Zn、Cr含量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分别占97.62%、100%、100%,Cu含量2.38%处于强生态危害等级.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判表明,所有样点均已污染,其中达到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样点分别占28.57%、42.86%、28.57%;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显示土壤样品点中97.62%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根据悲观原则可以判断该段流域重金属污染均处于轻度污染以上.

  • 标签: 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简介: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作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工作,以快速查明表层土壤及其背景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为目的。本文以安徽江淮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安徽江淮地区耕地土壤及其母质中主要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得出:(1)大多数地区表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深层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2)各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主要受成土母质类型控制,说明其成因与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等因素有关;(3)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受施肥、灌溉和耕作方式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

  • 标签: 江淮流域 土壤 成土母质 元素分布 成因特征
  • 简介:传统的人工裂缝测量方法具有耗时,耗力.危险、花费高等缺点,为改进传统监测方法,研发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裂缝测量系统。该系统解算过程包括像素标定,图像分割.灰度转换、阈值分割、滤波除噪等,通过以上步骤提取出裂缝的相关数字特征,进而计算得到裂缝的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平均宽度和长度。将该测量系统应用于108国道宝水段公路监测,结果表明该裂缝测量系统操作方便,测量结果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公路监测 数字图像 裂缝 测量
  • 简介:经过近一年建设,“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7月20日主汛期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完成密云、门头沟和房山三个区县119处泥石流、6处崩塌、4处采空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共376台(套)监测设备的安装,基本完成联调联试,监测数据和图像已实时传送至数据中心接收和展示,初步实现监测数据传输、入库、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基本实现汛期前三个区县预警预报。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一期工程 主汛期 北京市 地质灾害隐患 监测设备
  • 简介:为提高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水平,实现远程监测地热资源数据,进行地热信息管理。本文从需求分析着手,从系统构成、数据传输、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研究,利用MAPGIS软件,实现了集远程监测数据实时采集、管理与统计分析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 标签: 地热 监测 管理 GIS技术
  • 简介:作为油气化探重要指标酸解烃的赋存机理为化学吸附轻烃.由于目前酸解烃分析方法所能解吸的主要为与样品中碳酸盐相吸附的轻烃,在南方碳酸盐岩出露地区,水动力条件弱的沼泽地区有利于碳酸盐的淤积,故沼泽地区对土壤酸解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含量的干扰.

  • 标签: 酸解烃 化学吸附轻烃 沼泽 碳酸盐 干扰 油气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