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利用2005年3月28~30日和4月26~30日极轨气象卫星NOAA-16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次的遥感监测数据,计算出可以反映地表热特性的土壤热惯量,制作出全区各盟市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产品图.并对图像进行拼接和增强等技术处理,然后对2005年春季内蒙古土壤墒情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干旱 遥感 土壤墒情 热惯量法
  • 简介:利用2010年7月上旬—2011年6月下旬每旬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与人工烘干称重法测定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观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相对误差为0.10%;误差春季最大,平均为0.19%;夏季最小,平均为0.02%。浅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误差也较大,相对误差为0.01%~0.62%;中层变化较平稳,相对误差为0.12%;深层60~100cm土壤水分受外界影响轻微,变化最平稳,误差最小。两种方法观测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P〈0.001),因此,可用烘干称重法的观测值为基准,对自动站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校正。

  • 标签: 土壤水分 FDR型土壤水分监测仪 人工烘干称重法
  • 简介: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尺度灾害天气的预警能力,组建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地面气象监测系统是集数据采集、综合数据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智能远程控制维护等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探测系统。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华创升达高科技发展中心在2004年初推出的地面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采用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站,可以保证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以GPRS为主,GSM、PSTN为辅的通讯方式传输,可以保证资料完整性;采用先进的三层C/S结构进行软件设计和编程,并通过B/S结构实现网络平台的发布系统开发,可以保证该系统功能强大和数据的综合处理。

  • 标签: 网络系统设计 地面气象 气象监测 监测网络系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三层C/S结构
  • 简介:国家科技部公益研究专项“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项目经过2年多的科学研究,建立了草原蝗虫大爆发与大尺度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草原蝗虫大爆发的气候背景;研究了草原主要蝗虫发生、发育、世代与气象生态条件的关系;利用主要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洪涝等)的历史序列资料,结合草原蝗虫爆发的统计资料,建立气象灾害与蝗虫大发生的相关模型;建立了遥感数据反演的草原蝗虫发生期地面温度、

  • 标签: 草原蝗虫 气象灾害 遥感监测 服务系统 预测 国家科技部
  • 简介:“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3BA904810)”项目是科技部国家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其目标是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对雷电活动进行观测,结合北京市中尺度气象探测网,增设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网,揭示北京地区夏季雷电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建立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和技术,开发雷电预警可视化软件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奥运比赛场馆,以及通信、计算机网络等设施据供雷申.和雷暴预警的专项服务.根据课颢的研究内容,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监测 技术 科技攻关项目 可视化软件系统 闪电定位系统
  • 简介:基于中尺度站资料的气候监测业务系统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气候监测评价系统、气象灾害分析评价系统、气候分析评价系统所构成,具有数据处理、灾害监测、诊断分析、图形制作、分析产品自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用了全省密布的中尺度站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进行开发,其工作流程符合省级气候业务和决策服务的需要,在实际业务中对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等进行监测监测时空精度及实时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中尺度 气候监测 业务系统
  • 简介:产品概述:该智能化应用监测系统是专门为监测各种道路气象环境参数而研制的,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公路的天气状况,可自动收集气象信息,主要监测道路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象能见度、路面状态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自动处理后及时上传到相应监测中心,供交通管制系统参考,以便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提出最佳监控方案.同时,可以实现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气象要素进行监测和预警.该系统由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通讯装置3个主要部分组成.

  • 标签: 气象能见度 气象要素 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 降水量 气象环境
  • 简介: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在北方草原蝗虫主要发生省、自治区气象部门推广应用,进行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2008年度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工作。主要进展如下:

  • 标签: 草原蝗虫 气象监测 服务系统 北方 应用 预测
  • 简介:本文对本底台《大气特种监测资料的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数据质量指标的确定等进行阐述,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时间序列检查、参数有效范围检查程序流程图,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同时,还提出了系统今后的发展和完善思路。

  • 标签: 特种监测 质量监控 系统
  • 简介:基于NOAA—AVHRR/3数据,通过分析NOAA/AHRR资料中云和雪的光谱特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试验分析,建立了内蒙古地区日、旬积雪自动监测算法程序和流程。积雪监测算法以概率结合阈值法为基础,采用FORTRAN77语言编写了相应软件程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手动监测算法程序和流程,实现对内蒙古地区冬季雪盖的日、旬定期和定时监测。该系统对于监测内蒙古地区的雪盖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AVHRR/3资料 内蒙古 积雪监测 业务系统
  • 简介: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2007年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作物产量动态预报业务技术应用研究”对东北玉米、华北冬小麦和江南双季稻生长模拟模式及参数区域化技术进行了改进,完善了各类作物产量动态预测方法,初步建立了产量预测模型,探讨了该模型与当前业务系统连接过程中实时资料获取渠道及替代解决方案,

  • 标签: 监测预警系统 农业气象灾害 中国气象局 生长模拟模型 业务技术 作物产量
  • 简介:新一代"西北干旱监测预测服务综合业务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好物理基础,较强的监测、预测、服务能力,较高自动化程度并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业务服务综合系统.本系统以短期气候预测为依托,集气象信息采集、加工、信息存储为一体,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已有的系统、资料及信息,吸纳了项目其它子专题的系统和成果,节省了计算机海量空间,避免了许多重复劳动,在近几年日常监测、预测业务服务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西北干旱 监测 预测 综合系统 新一代
  • 简介:土壤湿度对陆地——大气边界层的蒸发和蒸腾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水的蒸发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土壤对蒸发蒸腾的控制也会影响地表能量通量。因此说,土壤湿度的变化影响着大陆区域天气与气候的演变。由于为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和季节气候模式设定的初值提供正确的土壤湿度信息,从而提高了模式的预报能力、延长了预报提前时间。

  • 标签: 土壤湿度 SMAP 被动探测 数值天气预报 地表能量通量 蒸发蒸腾
  • 简介:文章讨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极轨气象卫星遥感(RS)技术支持下,建立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辅助决策系统的若干问题,主要讨论了两者结合必要性、社会经济需求情况和系统的总体设计,也介绍了GIS中基础数据库的形成及内容、GIS与RS结合的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辅助决策功能等。

  • 标签: 气象卫星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GIS RS 火情监测 森林草原火灾
  • 简介:在自然灾害防御方面国土、水利、气象、地震、环保、水文、泥石流预警等部门都具备一定的防灾职能,这些机构在自然灾害防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侧重点不同,且自成体系,其实质仍属单一灾种垂直管理模式,存在信息不能互通,设备资源浪费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影响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特点越来越明显。如果继续延续老的体制,将难以承担自然灾害防御工作。为了提升自然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整合资源,陇南市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在国土、水利、气象、地震、环保、水文、泥石流预警等部门紧密配合下,按照暴雨监测站平均站间距5km,山洪泥石流灾害一级重点区站间距5km,二级重点区站间距10km,一般防治区站间距15km的要求进行测站建设。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包括:基本信息、实时监测、历史资料查询、综合研判与预警发布、系统管理5大模块14个子系统

  • 标签: 自然灾害 应急指挥 监测预警 信息管理
  • 简介:1前言气象综合监测网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满足预测预报需求、满足综合服务需求、满足相关行业需求、满足科研需求,我省的气象综合监测网亟待完善,以提高对海洋灾害性天气、城市气象、交通气象、生态气象以及气象要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监测网 卫星系统 应用 北斗 灾害性天气
  • 简介:我省辽西、辽南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其他地区亦有时发生.春旱给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带来较大影响,农业有关领导机关、生产单位及农民在3-5月迫切需要了解土壤湿度变化情况,以便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春播气象服务是气象台站的一项重

  • 标签: 土壤湿度 辽南地区 上壤 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 毛管上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