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性及性特征20世纪,赫希菲尔德、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霭理士、桑格、金西、莱赫以及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等一大批学者,陆续地繁荣了一个“性科学时代”。性科学主义把“性”基本上看作一种存在于个体身上、普遍、自然、本能冲动。

  • 标签: 社会性别 弗洛伊德 科学主义 “性”
  • 简介:<正>电影有性别吗?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幼稚问题。然而男人与女人喜欢影片类型,总是多多少少不一致。是否可以将之定义为"他电影"或"她电影"?想过有多久没和他一起在电影院看个痛快吗?因为电影性别?或者你性格?然而今年很不一样,有一部电影让男男女女共同走进影院,分享快乐或悲伤。

  • 标签: 男人与女人 甄子丹 爱情剧 科幻片 黄秋生 爱情片
  • 简介:男人和女人身体差异,除了我们熟知乳房、卵巢、子宫等生殖系统外,其他那些名称一样器官,如大脑、骨骼、心脏、肠胃等,是否也存在着隐秘差异?我们关爱自己,也爱那个他,可我们对于彼此身体差异,是否有足够了解呢?了解自己,了解他,从了解身体开始。

  • 标签: 男人和女人 生殖系统 人到中年 胆囊收缩功能 早期发育 饥饿感
  • 简介:性别暴力是一个近30多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和深入研究问题。针对学生而言,性别暴力(Gender-basedviolence,GBV)是指基于性别歧视、性别角色期望、性别刻板印象或不平等性别权力关系,而强加于学生有关性、身体或心理暴力行为(UNESCO,2016)。

  • 标签: 性别歧视 暴力行为 教育 预防 角色期望 刻板印象
  • 简介:如果将男女大脑纵向剖开,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几乎一模一样浅灰核桃色体,它们之间只有一点区别:在男大脑中,或黄或红斑点都集中在左侧;而在女人大脑中,这些斑点则分布在左右两侧。红、黄两色斑点标出了人脑紧张活动区域。图像表明,在进行同样语言表达行为过程,男人仅仅使用左脑,而女人则同时还使用右脑。

  • 标签: 性别差异 语言表达 行为过程 核桃 女性 人脑
  • 简介:认识性别是最初性教育。前几天,和几位长期在国外居住朋友谈及孩子性别教育,有所相同,但各有千秋。认识了性别,才会认识性。美国:幼儿园第一课是分辨厕所从美国回来玛瑞说,美国所有幼儿托管机构里,厕所是分男女。幼儿到园第一课便是认识厕所。孩子上厕所时老师就会提醒他们别走错了。

  • 标签: 性别教育 孩子 外国 幼儿园 厕所 认识性
  • 简介:摘要生殖健康作为社会公共卫生具体领域,其服务水平高低也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然而在实际实践,由于对社会性别视角缺乏,使得生殖健康社会性别公平性难以体现,男性和女性在生殖健康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平等性被隐形化,在技术服务和宣传上忽视了女性健康,将许绝育或避孕措施用于女性而对男性要求较低,造成了两性生殖健康权利差距逐渐增大,不公平性日益凸显,导致生殖健康服务无法取得实质进展,因此要予以生殖健康领域中社会性别公平足够重视,树立生殖健康社会性别公平意识,体现社会性别视角,促进两性生殖健康服务。

  • 标签: 生殖健康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视角 公平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妇科护理性别敏感性及其对患者护理影响。首先,文章定义了性别敏感性概念,并阐述了其在妇科护理应用与重要性。其次,文章分析了性别敏感性在妇科护理实践具体表现,以及其在护理过程作用与效果。最后,文章探讨了性别敏感性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与展望。

  • 标签: 性别敏感性   妇科护理   患者护理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优生优育是当今社会提高人口质量方针政策。如何实现优生优育是人类将长期研究课题。随着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已发现许多遗传性疾病与性别有关。所以,对有遗传病倾向胎儿实行性别鉴定,以便早期实行选择性地终止妊娠,是降低此类遗传病患病率,提高整个社会人口质量途径之一。目前,关于胎儿性别鉴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介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基本原理、优缺点,为进一步探讨胎儿性别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 性别鉴定 x-连锁遗传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简介: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升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成为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出生婴儿性别比存在状况,探讨了其产生原因及社会后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我国 出生婴儿性别比 原因 对策
  • 简介:通常来说,每个人身份证上性别栏里除了男就是女,别无其他选项,但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人存在着第三选择,一个自认非男非女英国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官方认可“无性人”,这个“无性人"”护照上,性别那一栏写是“不定”。

  • 标签: 性别 界首 身份证 英国人 世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新疆哈密市医院、哈密维吾尔医院、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就诊10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核实全部病史情况,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计1084例患者中男614例(56.6%),女470例(43.4%),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血脂代谢紊乱、吸烟、肥胖患者所占百分比,男性分别为52.3%、18.9%、52.3%、31.4%、52.9%、46.6%、47.4%、47.1%;女性分别为71.3%、57.9%、50.2%、53.2%、46.8%、49.4%、9.8%、45.5%。≥60岁患者所占比例、平均年龄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71.3%vs52.3%P<0.01;71.6±11.9vs66.1±12.1P<0.05),糖尿病在女性慢性心力衰竭中所占比例大于男性(53.2%vs31.4%P<0.05),且与男性患者相比,男性吸烟比率明显高于女性(47.4%vs9.8%P<0.01),女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多于男性(57.9%vs18.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冠心病、血脂代谢紊乱和肥胖对男女性慢性心力衰竭作用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和肥胖比率女性远高于男性(59.2%vs40.8%P<0.05,55.5%vs40.2%P<0.05)。结论男、女性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女性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多于男性,且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性别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条件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保持和矿场行为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利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立声音+电击,建立条件恐惧大鼠模型,于训练前1天及训练后第1、3、7、20天进行恐惧记忆保持测和试旷场测试。结果(1)恐惧记忆保持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雄性大鼠恐惧记忆保持水平高于雌性大鼠,其僵立时间百分比在个时段均高于雌性大鼠,尤其在训练后训练后1天和训练后20天,雄性性大鼠为67.90±34.74与27.4±22.51,雌性大鼠为23.60±21.10和3.10±3.0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旷场实验结果显示,除修饰次数外,雌雄大鼠旷场行为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雌雄条件恐惧大鼠存在行为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年龄和性别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MPs及其受体表达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患者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4、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形态发生蛋白IA型受体表达。结果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患者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4、骨形态发生蛋白7和骨形态发生蛋白IA型受体均有表达,但在青年组与成人组之间、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其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4、骨形态发生蛋白7和骨形态发生蛋白IA型受体表达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年龄 性别
  • 简介: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于生理性别(sex)而提出一个概念。生理性别(sex)又称自然性别,是指男性和女性生理差异,有时简称性别。社会性别(gender)指人们所认识到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存在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社会性别概念被社会学家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男性和女性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 标签: 社会性别视角 艾滋病防治 生理性别 生理差异 生理差别 群体特征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已出现男女性别比例失调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非法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尽管我国立法在禁止非法鉴别胎儿性别行为上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但由于认识不足和规范体系上空缺,未能起到有效控制作用。完善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措施,除了继续贯彻原有规定外,还应当从完善责任主体制度、刑事责任条款和相应辅助制度入手,建立健全控制措施体系

  • 标签: 出生婴儿性别比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人格特征性别差异研究,以进一步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广思路。方法采用由龚耀先主持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对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外向不稳定类型中男、女生在各自个体中所占比例,女生高于男生;而内向不稳定类型,男生高于女生。外向稳定性,在各自个体中所占比例,不同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发展双性化人格模式,有利于健康人格培养,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 标签: 人格特征 性别差异 大学生
  • 简介:摘要:影响性别特异性免疫反应因素可以是内在,也可以是外在。性激素调节、性染色体互补和社会环境因素差异可能都会导致男女性感染、免疫相关基因变化。而男性和女性免疫反应不同,也导致了脑卒中后预后性别差异。参与先天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细胞在中风后具有双重功能,它们会增加感染,但也有助于抑制感染级联反应和后来修复。在这篇综述,我们对缺血性脑卒中性别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性别,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