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种植护理配合中应用标准作业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住院的50名口腔种植病人,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标准作业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口腔种植成功率分别为96.00%和88.00%,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和84.00%(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规范作业流程,提高了病人的口腔种植成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作业流程 口腔种植 护理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将流程化作业标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对护理缺陷管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参与人员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本中心工作的医务人员,共计纳入20人。将所有参与人员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1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缺陷率、各环节合格率。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及各环节的合格率较对照组明显优于,差异显著(P<0.05)。结论:流程化作业标准可以为消毒供应室的各项环节的合格率带来有效的提高,效果显著。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流程化作业标准 护理缺陷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应用作业流程重组联合细节把控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期间50件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作业流程重组联合细节把控护理管理期间50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医疗器械处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处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作业流程重组联合细节把控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器械处理合格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作业流程重组 细节把控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021-2022年在本单位噪声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中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分析潜在的听力异常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卡方检验登统计学方法将本单位2021-2022年1390名噪声作业的纯音听阈检查结果按照不同维度对行业、年龄、工龄等进行统计分类。结果:采矿业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大于40dB的人数比例较其他行业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年龄组与40岁以下的年龄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大于40dB发生率得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以下工龄组与6年以上工龄组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大于40dB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噪声作业中,采矿业、制造业作为重点行业,对于40岁以上年龄段和/或6年以上工龄的的噪声作业劳动者可以作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测的关注对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行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以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照组50例予以作业疗法,比较两组上肢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实验组上肢及手功能恢复较优(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结论:开展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系统 作业疗法 脑卒中 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应用作业流程重组联合细节管理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观察对象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200件,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2023年7月-2024年1月设为研究组,给予作业流程重组联合细节管理,比对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优于另一组(P<0.05);研究组处理状况优于另一组(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应用作业流程重组联合细节管理,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清洗合格率,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管理 作业流程重组 护理管理质量 器械处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为参比组、研究组各20例,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予以参比组常规疗法,予以研究组作业疗法。对两组的症状情况、睡眠情况、康复情况、生活质量进行比对。结果:两组干预前PNASS各项评分、PSQI各项评分、SQLS各项评分、ITAQ评分、MRSS评分、SDSS评分、RAS评分比对(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NASS各项评分、PSQI各项评分、SQLS各项评分、MRSS评分、SD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相较于参比组更低;ITAQ评分、RA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相较于参比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作业疗法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态度,并可使患者症状、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作业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