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中医科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通过人力资源优化、护理流程改变、出院后延续护理等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提升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使服务理念得以根本的提升,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 标签: 中医科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背着行囊与梦想,又一届意气风发的大学新生即将进入象牙塔。开学报到之时,学生们稚嫩的脸上流露着“金榜题名“的兴奋。然而,大学生活开始后,老师们总会察觉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普遍存在蕾一种”迷茫”。这种状态或普遍,或普通,或是个案,或是另类,但却真实存在于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当中。金榜题名后的松懈与奢侈去年9月,河南省内乡县山区的汪洋以优异成绩迈入了郑州大学的大门。进入了这个河南省排名第一的”象牙塔“之后,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和新颖别致的大学校园,让来自山村的汪洋充满好奇。

  • 标签: 大学生活 焦虑症 大学生群体 大学新生 郑州大学 河南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87例小学生颌骨骨折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小学生颌骨骨折的特点。方法我院颌骨骨折病例中小学生颌骨骨折病例,进行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男122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88∶1;意外跌伤125例、交通事故伤53例、其他原因9例,下颌骨骨折最常见,骨折治疗以保守方式为主。结论男学生比女学生更易遭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最常见,骨折治疗以保守方式为主。

  • 标签: 颌骨骨折 小学生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自律性的现状并探讨建立干预性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本地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自律性现状,从道德、生活、学习自律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抽取部分观察单位进行干预效果的探讨。结果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总体自律性差异不大,新生生活自律性明显偏低(P<0.05)。全部调查对象约64%的学生能够做到道德自律,55%的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仅有49%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部分调查对象进行干预后生活与学习自律性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大学生自律性普遍不高,管理者应进行针对性教育管理和指导干预,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

  • 标签: 自律性 培养对策 自我约束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康复中心所辖地区小学生水痘突破病例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管辖地区1681名小学生水痘疫苗接种资料及70例水痘突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681人中共发生70例水痘突破病例,发生率为4.16%;1~3岁开始接种水痘疫苗者突破病例居多;突破病例发病年龄9岁组最多;与疫苗接种间隔4年开始突破病例逐渐增多;冬春季发病为主.结论接种水痘疫苗后小学生中仍有一定程度水痘突破病例发生,提示应做好学生学生家长疫苗接种告知及解释工作;加强冬季和春末、夏初小学生水痘疫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 标签: 水痘突破病例 定量资料分布规律 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急性胃穿孔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以1例大学生急性胃穿孔病例为例,分析其症状,并对其生活习惯分析引起疾病的原因。结论急性胃穿孔的危险性比较大,应及时治疗。生活中导致急性胃穿孔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无规律、暴饮暴食等。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或复发,大学生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 标签: 大学生 急性胃穿孔
  • 简介:高职医学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广大农村培养基层医疗人才的任务,社会的发展对高职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具有高智商的高职医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表现平平,得不到社会和人们的赏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1]。当今社会不但要求高职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

  • 标签: 高职院校 医学生 情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食习惯,寻找饮食中主要存在的营养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化简易方法。方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使用主食为大米的占50%,猪肉占动物性食用比例占50%,每日饮水量2-3杯(每杯250ml)占60%,早餐在食堂简单吃的占50%,经常食用方便食品的占70%,口味偏辣的占60%,选择食物主要考虑口感色泽的占70%,挑食者占60%,常饮用果汁饮料的占70%,三餐按时食用者占50%。

  • 标签: 大学生 饮食习惯 合理营养 健康危害
  • 简介:目的了解小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现状,探讨校园暴力行为学校水平和个人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14所公办小学和6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4~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1年来校园暴力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学生为第一水平,学校为第二水平,拟合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5834名小学生,平均年龄(11.49±1.17)岁,男、女生分别为3281、2553人,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分别为4234、1600人,分别占72.60%、27.40%。在近1年里校园施暴行为发生率为72.51%(4230/5834);在施暴类型中,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为71.94%(4197/5834),其次为躯体暴力为44.31%(2585/5834);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6.10%(3220/4234)、63.10%(1010/1600);男、女生的施暴行为发生率分别为75.59%(2480/3281)、68.55%(1750/2553)。公办性质学校(OR=2.20)、健康教育不足(OR=1.73)、男生(OR=1.27)、学习成绩一般(OR=1.29)、打网络游戏(OR=1.93)、父母当面吵架(OR=1.56)和打骂的教养方式(OR=1.60)均是施暴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普遍,学校有关部门应针对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 标签: 暴力 学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西省南昌市5所高校1603名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总分均值为144.76±21.28,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人口统计学特征中的性别、年级与时间管理倾向显著相关(P〈0.01),心理健康水平与时间管理倾向显著相关(P〈0.01)。结论人口统计学特征中的性别、年级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提示高校在开展时间管理教育时要因性别、年级而异,同时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学生是一个情况特殊的群体,承受着来自于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困难、专业课程繁琐和同行竞争加剧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我国必须关注这类学生,增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压力和心理健康素质。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9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4所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回收的1090份问卷中,有92.47%的人接受过性健康教育,其主要接受途径有"与朋友交谈"、"电影电视"、"书刊"等;有78.53%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系统规范的性健康教育,但不同性别在接受健康教育内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求知欲(93.05%)高于男生(91.87%);大部分学生对性生理知识有一定认识,52.93%的男性掌握性知识较好,42.07%的女性对性知识掌握较好,不同性别在掌握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感染艾滋病毒后何时能检测出的时间"知晓率为8.25%,性别分布在"安全套能否降低感染艾滋病风险、是否知晓3条以上传播途径",分别为男65.22%、女51.69%;男51.80%、女5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仍需加强,对于一些性病防治知识、艾滋病关键知识等应作重点介绍,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其教育内容也应有所区别。

  • 标签: 性健康教育 艾滋病 知晓率 大学生
  • 简介: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体发展,还涉及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强盛。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同居及婚前性行为发生率升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不能回避的问题[1]。高校是性教育的重要平台,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社会的前途未来。为提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认识,帮助大学生走出性迷茫与性困惑的误区,引导大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 标签: 大学生 性与生殖 健康教育 咨询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年龄14—17岁在校中学生,发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43例,询问病史及生活习惯。结果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主要为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药物因素及不注意气候变化等因素。结论中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易引起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应根据其发病原因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中学生 消化性溃疡 出血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学生龋齿的患病情况及干预措施。对1-2年级600名小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回顾性分析龋齿患病情况。结果291名学生患龋齿,总患龋率为48.5%,龋均为1.25。结论小学生龋齿发病率高,需加强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降低龋齿患病率,并应及时进行干预。

  • 标签: 小学生 龋齿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结核病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007-2012年结核病发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6年发现结核病6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8.9×10^-5;新生入学体检时发现结核病42例,结核病年平均检出率231.2×1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1,P〈0.05)。来自农村学生的结核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5.8%,新生体检发现的结核病占患病学生的67.7%。结论大学生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强化对患结核病学生的治疗监管,加强在校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学生 结核病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龋齿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全球第三大类疾病。为了了解博乐市小学生的龋齿患病率,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博乐市小学生龋患率为39.39%;男生为40.69%;女生为38.04%;维汉龋患率维族为31.93%;汉族为45.63%。男女生龋患率无统计学意义,维汉龋患率有显著差异。这与维汉生活习惯有关。龋齿的发生与个体内环境差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等各种因素有关。

  • 标签: 龋齿 龋齿的病因 龋患率 龋齿的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状况,为有针对性安排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排名前5位的是“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急症自救与互救”和“心理健康”,需求率依次为52.00%,47.00%,46.60%,42.20%和27.80%。男生对“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心理健康”和“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率高于女生,而女生对“急症自救与互救”的需求高于男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生对“急症自救与互救”、“传染病预防”的需求高于理科生,而理科生对“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和“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高于文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口腔卫生”、“健康生活方式”、“用药安全知识”、“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健康知识是“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急症自救与互救”和“心理健康”,并且存在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教育 需求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京山县高中学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探讨发现学校结核病的方法。方法对5937例高一、二年级学生用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筛查结核病,对结核抗体阳性学生进行查痰和拍片检查。结果235例结核抗体阳性学生中177人进一步检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2例,部分结核抗体阳性学生接种微卡。结论学校应加强入学新生的健康体检,结核抗体检测可作为学生结核病筛查首选方法。

  • 标签: 结核病 结核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