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作者: 代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3-0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1.3亿,且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父母都是高血压时,孩子患上高血压概率会达到45%;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则孩子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也会达到28%。1高血压类型及遗传特点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继发性高血压则不具备遗传性。原发性高血是较为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后所形成,成年高血压类型基本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则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保障血压在正常区间,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多个器官的危害。继发性高血压本身不具备遗传性,由其他疾病引起所表现出的高血压症状,如果该疾病得以治愈或控制,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消失。2高血压会遗传吗?原发性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其具有相对性,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便会一定患上高血压,只是父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相对的子女患上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更大。不仅仅是高血压有遗传性,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是具备一定的遗传性的,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存在家族史,而这些病症都可引发高血压。遗传基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其只是潜在因素,真正诱发高血压疾病的还是与后天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关键[1]。3高血压遗传原理高血压具备遗传相关性,但在遗传性的具体表现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即认为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女也会在某个时间点患上与其父母同样的高血压;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遗传原理主要是指其遗传的并非高血压疾病本身,而是遗传了父母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的体质,60%高血压患者都存在高血压家族史。有部分父母其是在生完孩子后才患上高血压,这部分父母比较关心这样还会遗传给孩子吗?针对这类群体应明确高血压疾病发生因素主要是以基因和环境构成,基因往往是先天便决定的,因此部分父母即便生完孩子后患有高血压,生孩子前未有高血压,也无法确定其之前便没携带此类基因,因此一旦这部分父母检测有原发性高血压,即使其发病时间节点是在生育后,也仍旧有可能将易患高血压疾病基因体质遗传给孩子。4诱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在2017.5-2018.6,研究对象为病理科120份石蜡切片,其中A组:60份,常规HE染色;B组:60份,改进后的HE染色方法。回顾分析不同HE染色病理诊断结果。结果:B组患者病理诊断中应用改进HE染色后对应的染色标准率为95.00%,明显高于A组81.67%的染色标准率,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c2=3.840,P<0.05)。结论: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依据不同组织的病理特点,针对性的选取制片以及染色方法,通过HE染色病理技术改进提高染色标准率。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技术 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抽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4月, 180份石蜡切片进行研究,相关工作人员均按照规章制度完成 HE染色,随后再进行措施改进。结果:在经过相关措施改进后,其切片的染色效果更好,其组织、细胞更为清晰,更有利于临床的诊断。结论:病理技术 HE染色在临床疾病诊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临床不断的提升 HE染色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切片质量,才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数据。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胞快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5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图片检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 P< 0.05),而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结果( P< 0.05)。结论:胸腔积液经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细胞快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醋酸染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染色组与非染色组各 40例。分别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染色组脉搏值、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低于非染色组,且染色组内镜诊断准确率为 95.00%明显高于非染色组的 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醋酸染色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能够显著地提高早癌筛查准确性。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 醋酸染色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胞快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5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图片检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5),而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结果(P<0.05)。结论胸腔积液经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细胞快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为肝胆外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肝胆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对比2组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的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肝胆外科 风险事件 住院时间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86例作为主要探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有效率、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相比,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不能完全放弃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遗传代谢病诊断和治疗中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1000例疑似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对其尿液进行去蛋白等处理后,应用GC-MS开展样本有机检测,通过遗传代谢病软件分析获得数据,同时结合基因分析、串联质谱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检测结果开展进一步诊断。结果119例患者确诊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主要为MMA(甲基丙二酸尿症)、PKU(苯丙酮尿症)等。94例继发性代谢障碍或感染,有多项或至少一项指标升高,但未发现显著先天性遗产代谢病指征,进一步开展生化、血液串联质谱等检查,45例继发性肝损伤、26例乳酸尿症、38例二羧酸尿症、20例酮尿症、6例高香草扁桃酸。经特殊饮食和药物治疗后,患儿尿中特异性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或显著下降。结论在遗传性代谢病诊断中GC-MS是一种可靠方法,临床中可依据监测尿中特异性标志物水平变化确定治疗方案。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气相色谱质谱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法管理方案在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18年12月手术室物品管理中实施五法管理方案,比较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室物品管理中五法管理方案实施前后手术室物品管理情况。结果手术室物品管理实施五法管理方案后手术室仪器装备完好率、手术一次性物品准备完好率、术中急救物品准备完好率以及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室物品管理实施五法管理前,P<0.05。结论手术室物品管理五法管理方案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方案。

  • 标签: 五常法 管理方案 手术室物品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预防相关血流感染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流感染发生率20.00%高于观察组的2.50%,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0.00%低于观察组的92.5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为(35.50±1.98)天,长于对照组患者的(25.13±1.72)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 血流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支原体宫颈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宫颈炎效果显著。

  • 标签: 保妇康栓 阿奇霉素 支原体宫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成形术联合针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以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治疗的 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椎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椎成形术联合针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 1周及 1个月,实验组患者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椎成形术联合针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指数,提高伤椎前缘高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采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针刀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骨水泥椎强化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再骨折的风险。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90例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骨水泥椎强化治疗。记录并两组患者术后再发骨折的时间和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骨折发生时间为( 9.32±8.0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 5.66±5.23)个月;再骨折发生率为 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对于保守治疗,骨水泥椎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再骨折的风险显著降低。

  • 标签: [ ] 骨水泥椎体强化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再骨折 风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使用椎成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48例经皮穿刺椎成型术治疗患者来分析研究,共对60节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进行了治疗,使用C臂机引导经皮穿刺进入椎注入骨水泥,观察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为52节椎使用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成型术,为8节椎使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的椎成型术,全部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使用的骨水泥为3至5ml,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使用经皮穿刺椎成型术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椎体成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