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诊疗的协助作用十分明显。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在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1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标志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即能够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中的生物标志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治疗反应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分子生物标志、细胞生物标志、影像学生物标志和其他类型的生物标志是常见的分类。评估和验证生物标志包括确定其临床意义、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验证和认证,以及建立标准化和标准参考范围。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临床医学检验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同属于炎性肌病,却是从病理机制上完全不同的两个独立疾病。为寻找皮肌炎的血清生物标志,用以早期诊断,本研究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了血清CXCL4的检测。研究结果提示皮肌炎患者血清CXCL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和多发性肌炎患者。因此,得出结论是CXCL4可以作为皮肌炎患者的血清生物标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系统评述了生物标志和暴露组学的定义及其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性。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标志与暴露组,生命阶段暴露组映像,基于标志的全暴露组关联研究和以生物标志为中介、阐释暴露与疾病的关系。并对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研究方向给予系统介绍,包括生物标志应用的有效性、标志的器官特异性验证和多层次组学标志之间关联分析的生物信息技术。

  • 标签: 环境暴露 生物学标记 环境卫生
  • 简介:目的在GEO(geneexpressionomnibus)和TCGA(thecancergenomeatlas)数据库中挖掘宫颈癌缺氧标志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宫颈癌表达谱(GSE75034)缺氧组织和非缺氧组织中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再运用基因功能分析(geneontology,GO)与通路富集分析(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筛选出相关的通路和相关功能的基因,结合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数据对其预后运用KaplanMeier与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有337个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缺氧组织中上调的基因有184个,下调的有153个。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血管形成等有关;KEGG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生存分析显示富集在HIF-1通路上的PAI-1、BCL-2、HK-2与宫颈癌病人预后相关,其中PAI-1、HK-2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高表达组与患者生存期缩短相关,BCL-2是保护因素(χ^2=6.508,P=0.011),高表达组与患者生存期延长相关。结论PAI-1、BCL-2、HK-2可以作为宫颈癌缺氧生物标志,与宫颈癌病人的预后相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宫颈肿瘤 缺氧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作为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功能和代谢失调,甚至死亡,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IS至关重要,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液生物标志的检测可以为脑卒中的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用单一或多种血液生物标志可以早期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临床上也利用一些检验指标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率,血液生物标志是IS值得研究和临床实践重要科学问题。血液生物标志的研究将为IS的预测和诊断提供新视角和新依据,并可能提高IS的诊断效率。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液生物标志物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临床诊疗的协助作用十分明显。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在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1中明确指出了生物标志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即能够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炎症性乳腺癌(IBC)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晚期乳腺癌亚型。IBC的侵袭性、抗化疗、血管生成和高转移潜能是由许多特定因素引起的关键内在特征。IBC的发病机制和行为与肿瘤周围的炎症和免疫细胞、血管和细胞外基质密切相关,这些都是肿瘤微环境(TME)的组成部分。肿瘤微环境在局部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BC的内源性成分和外源性成分之间的联系以及TME中丰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强烈地促进了该肿瘤的侵袭性和高血管生成潜能。关键的相互作用模式是细胞因子介导的通讯和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直接细胞间接触,以及各种途径的串扰。本综述旨在总结IBC预测和预后生物标志的最新知识。

  • 标签: 炎性乳腺肿瘤 生物标志物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36例肿瘤标志检测在临床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含量。结果男性肿瘤标志四项检测显示胎甲球蛋白(AFP)存在明显差异,癌胚抗原(CEA)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增高最为明显。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a-L-岩藻糖苷酶(AFU)、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各种肿瘤结果见表-1。结论不论男女联合检测阳性对肿瘤预测价值要高于单项检测,尤其年龄段的不同对诊断更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化学发光法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正常成熟骨骼代谢主要是以骨重建的形式,即骨吸收和骨形成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而该过程中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分别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介导。骨转换加速是骨代谢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细胞活动耦联的中断伴随骨转换加速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血清或尿液中的生化标志与骨丢失率和骨折风险相关,这对于高风险患者的确定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特别关注骨转换生化标志在药物功效的临床试验和骨量测量的补充这两方面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运用生化标志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的临床监测。虽然生化标志有各种各样的变异性,但已其无创性、易重复性和及时性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

  • 标签: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检测及治疗
  • 作者: 周凤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资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4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3-01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和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保证各器官和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以获得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心肌损伤是指伴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多由心脏缺血所致,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心绞痛和心肌炎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类型,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其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指当心肌细胞损伤时,可大量释放到血液中的特异性物质,检测其在血中浓度的变化可反映心肌损伤及其程度,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伴有心肌损伤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是目前临床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灵敏指标。目前临床上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化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和心肌蛋白。1心肌酶谱1.1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叫谷草转氨酶(GO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内均含量丰富,红细胞内AST约为血清的10倍,溶血会使其测定结果偏高。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6-12小时血清AST水平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大概持续5天到1周,随后会降低。由于其不具备组织特异性,敏感性也不高,其单纯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损伤,当今学术界已不主张将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1.2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是葡萄糖无氧酵解中调节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极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肝脏、心脏、骨骼肌、肺、脾脏、脑、红细胞、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膜破裂,线粒体、胞质内物质外漏到细胞间液及外周血中。LD和LD1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8-12小时出现在血中,48-72小时达峰值,LD的半衰期为57-170小时,7-12天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已恢复正常的AMI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