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有限的检验信息中归纳和提炼出更有价值的诊治信息,并通过技术手段来探索检验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新的方法。方法通过CA199、CEA、CA72-4三种标志为例,依托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胃肠肿瘤标志的检测数据进行验后概率解释。结果大肠癌组CA19-9、CEA、CA72-4三种标志浓度均明显高于高于其他疾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p<0.05)。验后概率的检验报告能够比较科学地提供检测参考。结论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验后概率的检验报告诊断效率较高,是临床检验实践的一个新途径。

  • 标签: 胃肠肿瘤 标志物 检验 验后概率 ANN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4期
  • 机构:在欧盟国家中有40%的个体都遭受着非酒精性脂肪肝带来的痛苦,在当前富裕社会这种疾病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其也是个体糖尿病和体重过度增加的直接结果。当前研究者并不可能预测这种疾病的未来发展情况,而其直接的结果似乎只能是肝硬化和肝癌,此外其也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及肾脏损伤的风险,未来研究者或将利用不同生物标志物的风险评分来对该疾病进行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较高,且自身为独立死亡因素,一直备受关注。尽管随着医学的发展,AKI的治疗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若不能早期发现,其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较高。因此,对AKI进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AKI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的探索。这些标志包括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白细胞介素18等,以及一些新的潜在生物标志,如miRNA等。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生物学标志物 KIM-1 NGAL CysC IL-18 miR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诊疗中心电学及生物标志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8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中选取128例,对其心电学特点与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RP(C反应蛋白)、Pre-BNP(B型脑利钠肽前体)以及D-D(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进行结合,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死亡组肌钙蛋白I/T、NT-proBNP、DD异常升高率均为100%,高于存活组患者,χ2=12.6258、7.8625、8.6227,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诊疗中结合心电学及生物标志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诊疗 心电学 生物标志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肿瘤标志及肝癌的发病关系。方法我们研究了60例大三阳乙肝者。30例用红花清肝丸治疗,30例不用药治疗,观察2组肿瘤标志的变化,采用并进行5年后的长期随访。FQ-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结果1.红花清肝丸对AFP、AFU、r-QT,CEA四种肿瘤标志浓度的降低明显优于非用药组。2.长期随访(五年后)对乙肝病毒标志(HBVDNA)的降低明显优于非用药组。3.长期随访(五年后)红花清肝丸的癌变率明显低于非用药组。结论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治疗,经治疗可降低血清中肿瘤标志的浓度,使血清HBVDNA浓度明显下降,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血清肿瘤标志的浓度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的浓度呈正相关,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呈负相关。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肿瘤标志物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患者划分到研究组,并列举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状况。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从SCC-Ag、Pro-GRP、NSE、CEA等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肿瘤患者生物标志检验上可考虑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此测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上提供一定合理、科学依据。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检测“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损伤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有心脏及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心肌肌肌钙蛋白检测。结果“心肌酶谱”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相比敏感性及特异性有较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员实验室检测应选用“心肌酶谱”与心肌损伤标志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清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CYFRA21-1)对早期肺癌的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对98例患者进行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检测水,并计算上述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四项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单项检测时明显增(分别为92.79%,82.07%,69.25%)。结论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不仅有助于区分肺癌的病理分型,而且,还能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检出率。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测 实验室诊断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60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CA199、NSE、CEA、CYFRA21-1的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CA199、NSE、CEA、CYFRA21-1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CA199、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记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出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并指导肿瘤临床治疗。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0例肿瘤标志检测(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FER铁蛋白;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HCG促绒毛膜性腺激素)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含量。结果男性60岁以上AFP增高,CEA各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FER在70岁~80岁之间组增高存在差异,PSA在70岁以上明显增高;女性AFP、CEA80岁以上增高最明显,FER在60岁~70岁之间组增高存在差异,HCG在60岁以下轻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论男女联合检测阳性对肿瘤预测价值要高于单项检测,尤其年龄段的不同对诊断更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的影响因素,总结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采取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的受检者3340例,其中检出乙肝标志阳性共386例,后经临床排除证实为假阳性有46例,假阴性有18例,分别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46例假阳性中,由于样本采集及处理导致有19例,占41.3%,操作过程导致有13例,占28.3%,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有2例,占4.3%,体内干扰物质导致有9例,占19.6%,药物影响有3例,占6.5%,各导致假阳性的因素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阴性18例中,操作过程导致有10例,占55.6%,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有4例,占22.2%,药物影响有4例,占22.2%,各导致假阴性的因素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样本采集及处理,操作过程,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体内干扰物质及药物皆为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尽可能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增强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力求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ELISA法 乙肝标志物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YFRA21-1、CEA、NSE三种肿瘤标志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段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血清中的三种肿瘤标志(CYFRA21-1、CEA、NSE)进行检验,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员的检验结果,探究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FRA21-1、CEA、NSE三种肿瘤标志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对肺癌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诊断依据,具有较强的预后性,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CYFRA21-1 CEA NSE 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胃癌患者50例和50例良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0例健康人的肿瘤标志水平比较,分析这三组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胃癌组血清的CEA、CA199及CA125的水平均较良性胃病组和健康组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志联合监测的准确率为91.0%。结论肿瘤标志能够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胃癌 癌胚抗原 CA19-9 CA125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的检验学及临床运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的98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情况分为恶性肿瘤组患者49例,良性肿瘤组患者49例,对两组患者肿瘤标志进行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肿瘤标志检测水平进行分析,恶性肿瘤组的CA125为45.09±1.67ng/mL,良性肿瘤组的CA125为19.08±1.36ng/mL,恶性肿瘤组的标志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肿瘤标志检验水平分析中,CYERA21-1中单一检测鳞癌阳性率所占比例最大57.14%,NSE的小细胞肺癌检测率最高63.64%,CEA的腺癌检测最高比例为52.94%,四种肿瘤标志检测中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可以全面提高癌症的阳性检测率,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该种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检验学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标志(TumormarkerTm)值在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Tm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收治癌症病人Tm值及波动情况,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见肿瘤中,单项Tm检测阳性率只有在肺癌中的CEA和NSE、卵巢癌中的CA125、肝癌中的AFP和CA199大于50%。Tm联合检测阳性率,肝癌AFP+CA199为89.2%;肺癌NSE+CEA+CA125为88.2%,胃癌CA724+CA242+CA199+CEA为60.0%;肠癌CA724+CEA+CA242+CA199为55.2%;乳腺癌CEA+CA724+CA153+CA125为33.3%;卵巢癌CA125+CA199+CEA为68.8%。统计处理联合与单项检测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的联合检测是筛选出的较优组合,为常见恶性肿瘤病情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灵敏的监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筛选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现有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体系主要依靠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血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PSA检查敏感性较好,能够在大规模筛查中发现潜在前列腺癌,但不能预测肿瘤的侵袭类型和恶性程度。此外,PSA的特异性较差,存在诊断盲区,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穿刺活检。临床上亟须找到新型的早期诊断指标,来弥补现有诊断体系的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