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SPC)对D-半乳糖胺(D-galN)和脂多糖(LPS)与卡介苗(BCG)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实验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成10组,分别用于SPC对D-galN和LPS+BCG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影响实验。分别用D-galN和LPS+BCG复制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中ALT、AST和肝组织中TG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用200mg•Kg-1SPC剂量对2种肝损伤小鼠进行处理,观察SPC对血清酶学及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SPC不同程度的使D-galN和LPS+BCG诱导升高的ALT、AST和TG明显降低(P<0.05),并能减轻两种肝损伤动物模型肝脏组织学结构的改变。结论SPC对D-galN和LPS+BCG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水飞蓟宾-磷脂酰胆碱复合物 D-半乳糖胺 脂多糖 卡介苗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用大鼠血清病肾炎的动物模型,探索锦鸡儿煎剂治疗大鼠复合型肾炎的机理。方法牛清血白蛋白诱导建立大鼠复合型肾炎模型。结果锦鸡儿治组,能降低复合型肾炎大鼠的尿蛋白含量及血清中IL-6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锦鸡儿煎剂对大鼠复合型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可降低体内细胞因子的含量,应是锦鸡儿煎剂治疗大鼠复合型肾炎的作用环节的机理之一。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BMP-2缓释复合的成骨性能,并对比其与单纯BMP-2间成骨差异。方法:该实验采用藻酸钠、BMP-2和氯化钙混合制备藻酸钙-BMP复合材料,进行体外观察和兔动物试验,通过用x线、组织学、骨密度等方法,研究其诱导成骨活性。结果:缓释组和BMP-2组均在4~12周形成新生骨组织,两组标本均为编织骨形态,x线、组织学、骨密度等方法,均提示两组在骨新骨形成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缓释组新骨形成量大于单纯BMP-2组。结论:BMP-2缓释载体复合刺激成骨与直接应用BMP-2刺激成骨对新骨形成量存在显著差异,缓释复合可以持续稳定促进新骨形成,达到缩短骨愈合的目的。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藻酸钠 缓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友病B患儿预防治疗中凝血酶原复合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血友病B患儿预防性治疗的适宜剂量。方法对不同体体重的患儿,每次使用凝血酶原复合30-40iu/kg、一周1次),观察及记录预防治疗后患儿的肌肉、关节、消化道、颅内等部位严重出血的次数,与预防治疗前对比,考察预防治疗的疗效。根据患儿体重的不同,计算每位患儿相应的每公斤体重凝血酶原复合使用剂量(以下简称剂量)。结果1、疗效18名患儿预防治疗24周出血次数为(3.67+1.22)次,预防治疗后出血次数为(2.11+0.91)次(t=?,P<O.05)。2、安全性应用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未发现患者新发感染HIV病毒、乙肝病毒等经血液系统传播的疾病,18名患者用药前未发现抑制,治疗后也未发现抑制形成。结论预防治疗能明显减少血友病B患者关节肌肉等重要部位的出血的次数。

  • 标签: 血友病B,凝血酶原复合物,疗效,相关因素,预防治疗,儿童,抑制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凝血酶原复合防治早产儿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于2007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6小时内入院,且排除有产伤及入院时已有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根据家长是否同意使用苯巴比妥联合凝血酶原复合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入院后(生后6小时内)均立即给予凝血酶原复合20IU/kg,一次。苯巴比妥钠首次20mg/kg,24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共用5天。头颅B超监测有无脑室出血,并记录出血发生率、临床表现轻重、出血程度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无发热、血栓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早产儿用药后的出血发生率18/40(45%);临床表现有13/18(72.2%),无5/18(27.8%);出血程度Ⅰ级6/18(33.3%)、Ⅱ级7/18(38.9%)、Ⅲ级5/18(27.8%)。观察组出血发生率8/40(20%);临床表现有2/8(25%)、无6/8(75%),出血程度Ⅰ级7/8(87.5%)、Ⅱ级1/8(12.5%)、Ⅲ级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苯巴比妥的应用还可改善因应用呼吸机而易诱发或加重脑室出血的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凝血酶原复合早期(生后6小时内)防治早产儿脑室出血安全有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值得一用。

  • 标签: 苯巴比妥联 凝血酶原复合物 早产儿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健脾生血汤加减联合多糖铁复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医院2022年5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76.67%和13.33%,在改善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本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挥出更大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推广并实施。

  • 标签: 健脾生血汤 多糖铁复合物 缺铁性贫血 临床的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淋巴瘤组织和血液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Ⅰ(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瘤组织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淋巴瘤组织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荧光强度.结果淋巴瘤组织mRNA表达由正常对照组的8.52±0.58下降为1.16±0.16(P<0.01);蛋白表达由正常对照组的16.36±1.06下降为2.35±0.24(P<0.01);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组的426±48下降为268±27(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淋巴瘤组织MHCⅠ类分子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同时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也下降.有可能通过检测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下降来辅助早期诊断淋巴瘤.

  • 标签: 淋巴瘤 基因 MHCⅠ类 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激活复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期间来本院就诊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在发病72h、1周、3周时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并与25例正常组作对比。结果72h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PAC-1的阳性表达率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膜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飞蓟宾磷脂复合(silybincompound,SC)和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SC+α干扰素+一般保肝和支持治疗)和对照组(一般保肝和支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1V)、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III、C1V、HA、LN及TGF-β、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水飞蓟宾磷脂复合联用α干扰素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水飞蓟宾 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PAC-1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为分子探针,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CD62p、CD63、PAC-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ACI患者CD62p、CD63、PAC-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有统计学意义,CD62p、CD63、PAC-1的表达水平与ACI密切相关。结论CD62p、CD63、PAC-1作为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为ACI的诊断及预测病情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CD62p CD63 PAC-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原结合凝血酶原复合对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大出血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给予人凝血酶原复合治疗,和人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原复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凝血酶指标和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更好,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发挥止血作用。

  • 标签: []妇产科大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 纤维蛋白原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糖铁复合力蜚能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糖铁复合力蜚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同时治疗1疗程后(1疗程为4w),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铁等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多糖铁复合力蜚治疗不良反应较少,且效果良好,是孕期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药物。

  • 标签: 多糖铁复合物力蜚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临床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在多细胞生物清除异常细胞及更新正常细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的分子和途径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过程,而线粒体是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也是细胞凋亡的重要场所。随着人们对细胞凋亡过程的不断了解,认为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且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又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线粒体内跨膜电位的降低,是细胞凋亡级联反应过程中最早发生的事件,它可引起线粒体膜发生一连串的生物化学变化,导致细胞凋亡一系列的级联反应。

  • 标签: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线粒体位于细胞核外,具有自我复制、转录、编码等功能,在能量代谢、自由基形成、细胞凋亡等中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线粒体功能的异常,可导致整个细胞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引起病变,目前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糖尿病、肿瘤以及儿童行为发育障碍等,现就国内外近几年有关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线粒体 功能异常 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针对线粒体脑肌病、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肌阵挛癫痫伴随RRF(MERRF)、线粒体性神经胃肠脑肌病(MNGIE)、Kearns-Sayre综合征、不完全型Kearns-Sayre综合征、慢性进行眼外肌瘫(CPEO)、单纯性线粒体肌病进行对症治疗。

  • 标签: 线粒体细胞病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节香烟提取(CSE)诱导心肌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机制及白藜芦醇(Res)心肌保护作用。方法H9C2细胞分5组:C组(对照组)、二甲亚砜组(DMSO溶剂对照组)、CSE组(CSE刺激组)、CSE+Res组、Res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IRTI的mRNA表达、WestonBlot检测各组细胞SIRTI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微量平板法检测不同浓度CSE刺激H9C2细胞产生ROS的变化、特异性荧光探针CM-H2DCFDA检测活细胞内ROS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CSE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ROS表达显著增强。与CSE组相比,CSE+Res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ROS表达显著减少。随CSE刺激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产生增加。提前给予Res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产生减少。结论Res可通过刺激SIRT1的表达而抑制CSE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ROS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的心脏氧化应激损伤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