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评估护理模式在蛛网出血护理中的开展作用。方法在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蛛网出血患者中选取108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者设为对照组(n=54),将采取疼痛评估护理模式者设为研究组(n=54),就2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主观护理体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89%)(c2=4.412,P=0.036);②研究组平均疼痛VAS评分(2.96±0.15)分,低于对照组的(5.12±0.75)分(t=20.753,P=0.000)。结论疼痛评估护理模式开展于蛛网出血护理中效果肯定,在有效镇痛的同时,予以良好主观护理体验。

  • 标签: 疼痛评估护理模式 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规护理模式 疼痛 主观护理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脉瘤性蛛网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60例动脉瘤性蛛网出血后未形成慢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等相关单因素比较,χ2值分别为6.71、13.71、5.93、40.00、4.68、5.89、7.21、15.85、6.700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等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10.846、17.134、5.009、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脑积水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蛛网麻醉患者56例为基线资料展开研究,依据是否加温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对照和观察组,观察组麻醉前对液体进行加温,对照组并未进行加温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不同时段内的中心体温变化情况以及寒战发生具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论是手术时间、麻醉前输液量,还是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对比不成立,p>0.05。手术实施及麻醉前后患者中心体温无明显差距,实施后各时段内中心体温差异有显著,尤其麻醉前、蛛网麻醉后患者体温较低。麻醉后0-5、10、20min时段,观察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仅为3.5%,二对照组高达60.6%,寒战程度5级总发生人数观察组4人,对照组12人,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麻醉患者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保持患者中心体温,还能减少蛛网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前 加温输液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中心体温 寒战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出血采用颅内动脉瘤栓塞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的疗效与护理。方法80例蛛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颅内动脉瘤栓塞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并配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照组颅内动脉瘤栓塞后行腰椎穿刺做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颈项强直持续时间(8.34±1.53)h、头痛持续时间(5.54±1.85)d、脑脊液红细胞<100×106/L时间(6.67±1.45)h、脑脊液压力<180mmH2O(1mmH2O=0.0098kPa)时间(5.56±0.5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65±1.46)h、(7.57±1.78)d、(10.56±1.58)h、(7.45±1.6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43±2.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34±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脑积水、再次出血、脑疝、消化道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发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全程周密的护理能有效的治疗蛛网出血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栓塞 持续腰大池引流 護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动脉瘤性蛛网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死亡率,实验组表现出明显优异性(P<0.05)。结论严密观测病情发展并进行脑室引流的优质护理是提高患者预后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动脉瘤 蛛网膜下隙出血 急性脑积水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发气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自发气胸患者,选择3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7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气体逸出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操作水平、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的临床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治疗的5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肝切除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患者肝切除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58例患者术后1个月的生存率为93.10%,术后随访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31%、62.07%、36.2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时间、肝硬化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输血、术后栓塞化疗均与患者手术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量>4u、重度肝硬化、术后未接受化疗栓塞为患者手术预后差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的近期预后良好,远期预后较差,术前状态、术中、术后辅助治疗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为导致患者临床预后变差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自发性破裂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气胸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2例自发气胸患者,对其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手术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用于治疗自发气胸,并结合手术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气胸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样本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2月,样本来源我院收治的90例自发气胸进行胸腔镜治疗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于肛门排气时间、自由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腔镜治疗自发气胸患者,于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自发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病例自发气胸行胸腔镜手术资料,共74例病例,时间选自2018年2月-2019年8月,依据信封法区分为对照与康复组,分别37例,其中行护理中常规方法的为对照组,行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为康复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护理效果及肺部功能而言,康复组症状恢复、康复时间、透视检查时间均比较短,且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和通气储量更优,数据差异比较(P<0.05)。结论就针对自发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而言,行护理方法中的康复护理比较单纯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荐。

  • 标签: 康复护理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总结分析对于自发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的临 床治疗效果。方法:在 2017 年 8 月到 2019 年 8 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 100 例自发气胸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每组各 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胸腔组均优于开胸组 (P<0.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开胸手术 自发性气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自发气胸病患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医治模式进行具体医治操作的临床效果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份到 2018年 4月份,收治的 53名自发气胸的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使用常规医治模式的病患为基础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医治的病患为康复组。最终通过比较两组病患的医治成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来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医治模式,对该病痛医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基础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2.2%,康复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6.7%。从医治总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分析,康复组患者的疾病医治效果都明显优于基础组的患者。结论:对自发气胸病患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医治的模式进行具体的医治操作,可以预防病患和并发症的出现,并加快康复的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医治 自发性气胸, 临床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48例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双侧自发气胸的肺部基础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感染是诱发的主要原因,以交通型 气胸为主,双侧气胸发生率高。经治疗后 43例好转出院, 5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症状不典型、容易误 诊,应采取积极的诊治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老年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48例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双侧自发气胸的肺部基础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感染是诱发的主要原因,以交通型 气胸为主,双侧气胸发生率高。经治疗后 43例好转出院, 5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症状不典型、容易误 诊,应采取积极的诊治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老年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疱破裂并发自发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价值所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气胸患者15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其采取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拔管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气胸患者的治疗,采取胸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而且安全、有效、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胸腔镜下手术 肺大疱破裂 自发性气胸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双侧自发气胸的肺部基础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感染是诱发的主要原因,以交通型气胸为主,双侧气胸发生率高。经治疗后43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应采取积极的诊治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老年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双侧自发气胸的肺部基础疾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感染是诱发的主要原因,以交通型气胸为主,双侧气胸发生率高。经治疗后43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气胸起病隐匿、进展快、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应采取积极的诊治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老年 自发性气胸
  • 作者: 周凤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东明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山东菏泽  274500)  【摘  要】目的:探究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中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腹水乳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后,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C反应发白以及腹水乳铁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且治疗后恢复正常,能够作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诊断标准,对临床中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