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10月到我院住院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关于传染病预防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把2012年7月-2013年10月到我院住院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就常见传染病予以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传染病发生率以及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研究组1年内传染病发生率为2.2%,传染病知晓率为95.6%;对照组1年内传染病发生率为15.6%,传染病知晓率为77.8%,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传染病发生率低,传染病知晓率高,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加强健康教育,可使传染病发生率下降,强化人们对于传染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可主动预防,以此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管理中标准预防策略的应用价值与特点,以提高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市医院供应室管理处抽取管理人员100名,探究实施标准预防管理后供应室管理的效果,以及管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管理人员对标准预防管理的满意度较高,且实施标准预防管理后,灭菌、包装、消毒、清洗和回收的正确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污染物品的使用率。结论针对供应室管理应用标准预防管理效果较好,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标准预防 供应室管理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基础护理前5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施基础后50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住院化妆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基础护理 预防 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对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中护理方法下产妇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18%,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为4.5%,无肺栓塞情况出现;对照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39%,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为13.5%,出现肺栓塞概率为2%。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小儿11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55例为1组,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方式为全程护理干预,将两组小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儿的家长满意度及哭闹评分明显较优,两项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预防接种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有显著的效果,可将小儿哭闹情况降低,同时对家长满意度提升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小儿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将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作为核心,研究在这样的新形势媒体情况下,在多种新型模式下,针对新媒体形式,如何开展对公共卫生信息的监测,并且探讨在新媒体形式的监测情况下,对于重大传染疾病预防工作的开展问题。方法将近期禽流感病毒H7N9作为实例,利用微博等一些新型媒体技术,对重大传染疾病防治工作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利用新型媒体建立的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来对H7N9病毒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全面及时的向相关人员提供信息分析结果。结论充分利用新型的媒体形式,建立相应的信息监测模型,可以在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起到很好的决策信息支持、分析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还可以为每个部门建立监测工作体系过程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 标签: 重大传染疾病 信息监测 新媒体 疾病防控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员12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观察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现,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在预防出现院内感染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最终获得显著效果,将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凸显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88例重症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68.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重症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前瞻性护理后,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使用前瞻性方法进行护理的护理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5例出现便秘,便秘发生率为10%(5/50)。对照组患者12例出现便秘,便秘发生率为24%(12/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生理功能平均(62.2±1.2)分,躯体疼痛平均(58.3±2.1)分。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平均(54.2±0.7)分,躯体疼痛平均(49.3±1.6)分。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前瞻性护理,其便秘情况明显好转且生活质量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瞻性护理 预防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在腹部手术后病例中的应用,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探讨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价值,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探索该预防措施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726例手术病例根据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分为两组。其中2008.10一2011.10普外科大、中型手术未行抗凝的对照组共356例;2011.11-2013.11普外科大中型手术后预防性抗凝的实验组共370例。统计术后2-4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腹部手术后未行抗凝组356例,共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6例,其中发生肺栓塞2例,死亡2例。术后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组370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病例发生,无自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均对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进行监测,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可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而无明显并发症及毒副作用发生,安全、有效、可靠。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护理措施,并分析其预防多脏器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及整体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跳恢复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肋骨骨折、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脑梗死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对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全身重要脏器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骤停 护理 多脏器衰竭
  • 简介:一、产前咨询和指导的主要内容关注HIV阳性母亲出生的婴儿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科医生对HIV感染母亲的产前咨询和指导要了解母亲对HIV感染的知情程度、产后预防作用和预防方法的理解,将HIV母婴垂直传播的知识告诉母亲,帮助HIV阳性母亲做出最终的选择。

  • 标签: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婴儿 HIV感染 阳性母亲 保健 母婴垂直传播
  • 简介:摘要选取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月预防接种出现接种异常反应的89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接种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预防措施。

  • 标签: 预防接种 儿童 异常反应 原因 预防
  • 简介:药物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冠心病是可预防、可控制、可治愈的疾病。大量的研究证明,药物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源于经典名方的麝香保心丸为例,这一冠心病防治的良药,在近30年的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预防 麝香保心丸 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护患纠纷,建立良好和谐的输液治疗环境。方法深入剖析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结果211121例患者中发生18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11%。18起纠纷中4起因院方原因,给予赔偿,14起因患方引起,沟通后解决。结论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善用沟通技巧,培养优秀的护理操作,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和医疗建设等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可为缓解护患纠纷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护理质量的解决方法。

  • 标签: 护患纠纷 原因分析 护理防范
  • 简介:广东珠海林海生最近我一位朋友患了鼻咽癌正住院接受治疗,好像患这种病的人取还是比较多的,请问该怎样注意预防?鼻咽癌主要是由于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情志不舒,使内脏虚损:正气不足,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环境的变迁;或因病毒、烟雾的吸入:饮食不调;鼻咽疾病(包括鼻咽部位黏膜糜烂、黏膜溃疡、鼻咽增生结节)等引起,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EB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的呼吸道等部位,预防上应注意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减少口腔溃疡,保持鼻及咽喉卫生,以减少EB病毒感染的机会。

  • 标签: 预防方法 鼻咽癌 EB病毒感染 人体抵抗力 情志不舒 正气不足
  • 简介:癌症已成为广东省居民死因的首位,每死亡4例,即有1例死于癌症,很多人谈“癌”色变,认为癌症无法预防,得了癌症就是得了绝症,面对癌症束手无策。癌症的发生固然有遗传、基因等内因作祟,但90%以上是外部环境导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40%的癌症病例与饮食习惯、食物构成、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等因素有关。有大约30%的癌症与生活习惯,特别是吸烟、喝酒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和个体的体质有关。随着人类对癌这一顽症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意识到癌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 标签: 肿瘤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