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存肺癌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2年7月诊治的17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表现多样化,无明显特异性。结论肺结核正规治疗后出现临床表现加重,应及时进行痰检、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定期复查X线胸片,必要时行CT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成人麻疹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17例成人麻疹经过的抗病毒、对症及支持治疗,积极合理的进行临床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等综合处置,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减轻病情,消除及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十分重要。

  • 标签: 成人麻疹 临床特点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难治性的伤口的愈合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常规换药方法很多,疗效各异,为了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外科换药的基础上,试用把纱布做成圆圈垫子的形状来进行换药,在17例的观察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愈合效果。

  • 标签: 纱布圈垫 半暴露 难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术式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dard公司的平片产品对17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施行无张力修补。结果17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50-105分钟,平均62分钟。术后使用止痛剂4例,尿潴留3例,阴囊浆液肿3例。住院6-12天。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lichtenstein术式一期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lichtenstein术 腹股沟疝 嵌顿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CT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7例全部做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并有4例做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11例做CT检查。结果胃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癌9例;平滑肌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诊断总符合率为75.8%(12/17)。误诊率17.9%(3/17),漏诊率11.7%(2/17)。CT检查11例,确诊十二指肠癌3例,平滑肌肉瘤2例,淋巴瘤1例;误诊为腹腔脓肿1例,平滑肌瘤2例,腹腔恶性肿瘤2例。诊断符合率为54.5%(6/11)误诊率29.4%(5/11)。结论胃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和胃镜配合能得到病理学诊断。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对重度肠狭窄或阻塞患者显示病变范围起补充作用。CT能显示管外型恶性肿瘤的软组织块影及管壁破坏和有无淋巴结肿大。

  • 标签: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气钡双对比造影 十二指肠插管造影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情况。方法对17例住院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合并两种以上机会性感染5例,合并口腔真菌感染9例,肺炎4例,伤寒1例,肺结核4例,肠炎2例,气管炎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1例。死亡7例,占41.2%。结论CD4计数小于200个/ul,易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需积极诊治,以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出现原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6.9-2013.2在应用带锁髓内针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17例,包括锁钉失败,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处钢丝捆绑环扎导致骨坏死吸收,深部感染,外旋畸型,髓内针长度的选择及锁钉取出侧别选择失误,锁钉脱落等并发症。结果对出现并发症的病例采取补救措施,除锁钉失败1例未随访,其余1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其中1例锁钉取出错误和1例髓针过短导致骨折不愈合的,经更换内固定物,于12个月时愈合,且遗留膝关节僵硬,其余14例病例均达到骨折一期愈合,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多是术者对适应症的掌握,手术熟练程度,技术原因,手术器械应用等情况认知程度不够,出现并发症应及时补救,术者应总结经验,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份米非司酮套装用于孕14—17周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50例双份米非司酮采用4日疗法。即,每日75mg顿服,第四日根据情况加用米索前列醇片,服米非司酮均为晨起空腹服用,两小时以后进餐。常规检查无用药及治疗禁忌症。结果150例均娩一死胎,150例在服用第72小时—96小时之间(即第三日和第四日之间)娩一死胎。余135例加用米索前列醇(600ug—1800ug)后娩一死胎,胎盘胎膜剥离后行清宫术,术后查B超均无异常。结论双份米非司酮套装配利凡诺用于14—17周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份 米非司酮 孕14&mdash 17周 引产
  • 简介:摘要变应性哮喘发病机制一直认为是Th1/Th2细胞失衡。最新研究发现,IL-23/Th17轴是对变应性哮喘发病机制经典学说的补充与完善。该文就目前IL-23/Th17轴在变应性哮喘作用及其与补体C3a、C5a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IL-23 Th17 IL-23/Th17轴 变应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Th1及Tc1细胞亚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与急性加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ACHBL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CHB患者作为观察组A,20例ACHBLF患者作为观察组B,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h1及Tc1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外周血Th17细胞所占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A的Th1及Tc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观察组B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A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与Th1细胞亚群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Th1与Tc1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观察组B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与Th1及Tc1细胞亚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Th17细胞亚群比例增加在CHB及ACHBLF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Tc1具有双重调节作用,调节外周血Th17细胞异常可能作为治疗CHB以及ACHBLF的新途径。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Th17细胞 Th1细胞 Tc1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