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索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方法,提高急救的实效性和规范性,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调查某医院的40名急救病人,其中20名未经规范专业的急救处理,由患者家属和现场人员自行送我院就诊,作为对照组,另20名病人进行规范专业的急救处理,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病人治愈及好转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专业及时规范的急救处理,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抢救成功率95.0%;对照组的20名病人,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抢救成功率75.0%,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医护人员掌握专业规范的急救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急救病人的生存率,系统规范的急救方法值得在各大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多发伤 急救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急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取急救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采用急救常规护理和急救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观察组20例中,对于急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无效1例,有效19例,临床护理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中,无效5例,有效15例,临床护理有效率7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工作中,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患者 急救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多发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5.29±5.25)min、出血量(100.20±9.52)ml、下床时间(3.10±0.13)d、住院时间(7.48±1.88)d、术后VAS(4.58±0.58)分、并发症发生率4%、ADL(93.84±1.9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下肢多发创伤性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优选该术式治疗疾病。促进下肢功能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下肢多发创伤性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人工假体置换术
  • 简介:摘要简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体会,并加阐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习惯的改变、不正确的用眼等原因,导致4—12岁儿童易发此病。笔者用培土宁风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标签: 培土宁风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旨在为临床经济、有效以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加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并且联合运用血塞通冻干粉加入生理盐水进行静滴;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加生理盐水进行静滴,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好转率。结果实验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的抑制,有助于梗死区的血供。

  • 标签: 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 用药分析 依达拉奉注射液。
  • 简介:总结了1例复杂危重多发伤患者行剖腹探查+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脾脏切除术+横结肠双腔造口术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多发伤危重病人实时查房,多学科联合会诊,个性化体位管理,预见性的感染控制,积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多发伤 体位管理 预见性感染管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与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与CT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时间段脑梗死及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结果MRI对脑梗死时间<24h、24-72h的检出率、脑梗死总检出率、≤2mm的梗死病灶的检出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及较小的病灶而言,MRI的检出率更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MRI CT
  • 简介:摘要在全身经过辐射照射的事故中,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最适合利用生物剂量系统的。对于局部照射事故中,为让计量分布资料能够更加详细,皮肤呈纤维细胞以及毛发染色体畸变,对毛发预定有较大的优越性。并且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细胞仪以及毛囊染色技术等免疫化学方法,是可以到广泛应用的。

  • 标签: 辐射事故 生物剂量学 现况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将静脉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应用在高原地区高血压老年患者LC术中,评价临床效果和对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的影响作用。方法此文加入分析的数据来自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后拟行LC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分组,一组纳入30例,静脉全麻用于参照组,静脉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实验组,分析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研究两组麻醉之前、气管插管时、手术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测定值、收缩压测定值、舒张压测定值。结果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参照组指标数据,P<0.05,表明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气管插管时、手术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测定值、收缩压测定值、舒张压测定值对比参照组指标数据,P<0.05,表明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地区高血压老年患者LC术中采取静脉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呈现良好效果,且可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 标签: 高原地区 静脉全麻 硬膜外麻醉 高血压 LC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3月于我院肿瘤内科住院并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80例,记录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提前拔针的原因。结果80例患者留置时间为3-5天,平均3.8天,其中因穿刺部位不当提前拔针4例,因操作不当提前拔针6例,因病人自身因素提前拔针3例,因输入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提前拔针4例,因封管不当提前拔针3例。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人员应该选取适当的穿刺部位,做好病人的宣教,同时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延长静脉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