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一期采用前臂游离皮瓣、股外侧皮瓣及腓骨肌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100%,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患者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基层医院在各学科紧密的配合下开展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在合理的规避风险后实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部 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研究肠外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未给予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化疗期间根据胃肠功能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统计4个疗程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转铁蛋白、前白蛋白、IgA、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2.41±0.53)g/L比(2.15±0.57)g/L、(0.28±0.07)叽比(0.20±0.08)g/L、(3.25±1.19)g,L比(2.85±1.01)g/L、0.403±0.065比0.323±0.083、2.15±1.02比1.35±0.73],IgM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35)g/L比(1.48±0.7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白蛋白、IgG、C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化疗能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药物疗法 联合 肿瘤 继发原发性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对5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24例健康体检者的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对照,对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检测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74.1%(40/54),健康体检者的阳性率为4.17%(1/24),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明显比健康体检者阳性率高(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可促进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显著提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诊断 12种血清肿瘤标志物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其预防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采用预防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另外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没有采取预防血栓治疗为对照组。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概率。结果治疗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只有1例在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采取有效治疗后均治愈,没有1例发生肺栓塞。对照组未采取预防血栓治疗,1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出现肺栓塞,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强化风险意识教育,积极妥善地进行术前术后治疗,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发生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9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超声造影灌注过程,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将其分为不均匀强化、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和不强化;同时观察甲状腺结节造影前后的测值得变化。结果58个甲状腺结节(31个良性结节,27个恶性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者良性6例,恶性20例,呈均匀强化的良性结节8例,恶性结节6例,呈环形强化的良性结节15例,恶性1例,2例良性结节不强化。良恶性结节在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均匀强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简要介绍中药茯苓的药理作用,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理论基础。并通过近几年对中药茯苓相关研究论述的查阅,综述茯苓药理作用。发现茯苓能有效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并增加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茯苓抗肿瘤药物在防治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茯苓 药理作用 免疫功能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7月-2014年2月接受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统计术前超声检查评估颈侧组淋巴结、颈部淋巴结、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术前超声检查显示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为98.1%(51/52),敏感度为75.0%(6/8),阳性预测值为85.7%(6/7),阴性预测值为96.2%(51/53);术前超声检查显示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为94.1%(32/34),敏感度为38.5%(10/26),阳性预测值为83.3%(10/12),阴性预测值为66.7%(32/48);术前超声检查显示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为97.3%(36/37),敏感度为30.4%(7/23),阳性预测值为87.5%(7/8),阴性预测值为69.2%(36/52)。结论术前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相对较高,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故常规进行中央组淋巴结的清扫十分有必要。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前超声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临床价值
  • 简介:多学科会诊能规范肿瘤诊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通过组建会诊团队,明确会诊病例,加强多学科会诊环节管理,使肿瘤诊治更为规范,可使医院投诉发生率明显减少,提高医疗质量和诊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培养年轻医师,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

  • 标签: 多学科会诊 肿瘤规范诊治 医疗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在肿瘤内科患者中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肿瘤内科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结果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中应用全程健康宣教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肿瘤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改善其主要照顾者身心健康状况,以提高肿瘤患者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对患者的全方位照护。方法寻找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从患者及照顾者自身因素两方面来探讨。结论肿瘤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患者因素、主要照顾者自身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因素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因素等,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可预知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水平,这对提高照顾者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照顾者 身心健康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肿瘤日间门诊开设PICC导管维护中心的实践及体会。我院通过明确PICC门诊的设置、人员组成及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各项规章制度、质控标准,规范培训教学,进行PICC技术专业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解决门诊患者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有效改善输液质量,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同时,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满意度不断上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杜绝了化疗药物外渗情况,为医院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培训了医院护士PICC技术,促进了静脉输液技术不断提高。通过对开设PICC门诊的组织管理、设置及效果的评价,认为使PICC置管护理服务程序化、规范化,符合规范要求,是专科护士培训的有效途径。

  • 标签: PICC 肿瘤日间门诊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不同静脉滴注方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持续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密闭式输液法进行持续化疗,观察组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配合便携式微量泵进行化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合理、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输液情况、渗漏情况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预计和实际输液完成时间差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药物渗漏\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配合便携式微量泵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滴注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方法选用61例在2014年度8月至2015年度8月于本院行疑似甲状腺肿瘤诊断治疗患者,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甲状腺肿瘤情况,而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技术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测技术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技术,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诊断 磁共振
  • 简介:摘要超声检查在孕早期的普及与推广,对妊娠期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检出率大大提升。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肿瘤,在处理方法上尚无定论。但由于危及母儿安全,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妊娠期 子宫肌瘤 卵巢肿瘤 诊治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肿瘤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5.4+3.4)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6.6+3.5)分,满意度为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肿瘤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患者,观察在实施CRRT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TLS患者30例。针对所有TLS患者于临床给予CRRT治疗。针对患者CRRT治疗12小时前的Peep、治疗后的Peep、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患者腹内压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对TLS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TLS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TLS患者于临床选择CRRT给予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措施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获得了有效降低,自身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显著的改善,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12小时CRRT治疗的患者过程中,患者的腹内压未表现出任何的影响(P>0.05)。结论针对TLS患者,在给予CRRT治疗过程中,临床配合给予护理干预,患者的疾病情况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成功凸显CRRT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价值。

  • 标签: CRRT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肺癌患者、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各选择3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运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的CEA(癌胚抗原)、CA125(肿瘤相关抗原125)、CA199(肿瘤相关抗原199)以及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的CEA、CA125、CA199以及NSE水平要高于对照A、B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A和CA199两项指标水平的对比差异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与肺癌诊断和分期判断有着密切联系,联合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有利于对肺病变程度作出有效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