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电子软镜在实验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电子软镜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原因,以明确根本问题。首要目标是通过识别操作流程、人员技能、清洗剂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找出导致设备损坏的核心因素。其次,我们致力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根治维护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今后的清洗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清洗人员的技能水平,降低因人为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是确保电子软镜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我们将通过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检查、清洗流程标准化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我们深信这项研究不仅能够为电子软镜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将为类似设备的维护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期望为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水平提供新的标杆,确保科研工作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方法 通过选择代表性案例,收集系统配置、用户反馈等数据,进行安全漏洞分析和用户调查,评估维护策略有效性和合规性,最终撰写报告,从而全面了解电子软镜在实际应用中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情况,为系统优化和管理策略提供有益信息。结果 通过对电子软镜维护与安全管理个案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导致软镜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包括力度不当、清洗剂选择错误等。此外,清洗操作规程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未明确规定清洗步骤中的细节,导致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理解偏差。培训频次相对较低,部分操作人员对最新的清洗操作规程不够熟悉。同时,操作人员对电子软镜的特性了解不够深入,未能根据设备特性调整清洗方法。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首先,我们建议对清洗操作规程进行修订,明确每个步骤的细节和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理解并正确执行。其次,提高培训的频次,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最新的清洗操作规程,加强其对设备特性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强调加强对电子软镜特性的介绍,使操作人员充分了解设备的敏感性和使用要求。最后,我们建议考虑引入智能监控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清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并进行提醒。通过上述改进建议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坏风险,提高电子软镜的维护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也为未来类似设备的维护提供了经验和指导。结论 这些综合的研究结果为电子软镜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为未来的系统优化、管理策略制定以及用户培训提供了实质性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子软镜 维护 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具有综合性特点,在系统当中,涵盖了物、人、财等多样数据,电子病历系统属于系统重要组成,涉及到患者治疗基本信息。通过运用电子病历系统,能够更为迅速的获取患者信息,并为诊疗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弥补纸质病历存在的不足,提升诊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 标签: 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病历 基本信息
  • 简介:摘要:数据质量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中对医疗决策和患者满意度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了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综合策略,包括改进模板设计、医生培训、患者教育、数据审核和验证、定期监测反馈、患者参与、数据质量政策和流程制定,以及文档标准持续改进。这些策略将提高信息质量,确保医疗决策准确,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数据安全,提高医疗效率,促进医疗行业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手册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2.3-2023.3消毒供应中心收集的70件器械图谱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器械图谱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件,对照组器械图谱使用常规规范化管理,研究组器械图谱在使用常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再使用电子手册,将两组器械清洗后清洗质量、器械不良发生率以及器械清洗质量控制效果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使用电子手册规范化管理后器械合格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43%,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使用电子手册规范化管理后器械清洗质量控制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手册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大大提高器械合格率,保证各环节的质量以及器械的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对管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消毒供应中心广泛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电子手册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无痛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例无痛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控制在15例左右,其中分别对两组通过无缝隙和常规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心理状态变化方面,采用了HAMD和HAMA评分的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更低,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方面,也是观察组更低一些,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无痛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适合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痛电子结肠镜 息肉切除术 无缝隙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器械闭环电子追溯规范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3月1日—31日共31天,查检装配手术器械14857份作为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模式前的对照组,选取我院2023年6月1日—30日共30天,查检装配手术器械12677份作为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模式前的观察组。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修订实施标准、优化组合、修订清单、固定标识、全面推广等五项措施,对策实施顺序分为三步进行:修订标识牌制作标准,全面更新器械标识,增添固定卡扣。分别统计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手术器械闭环电子追溯的状况及圈成员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后,手术器械电子追溯规范率由活动前39.17%提高到91.22%、圈成员无形效果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电子追溯规范率,确保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运输、储存、及时供应等消毒供应全过程达致可追溯。并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加强科室间的协作、提升团队精神、快速适应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强化“患者安全”服务理念,加强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成效。

  • 标签: 学科建设,品管圈,闭环管理,电子追溯,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对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本文将100名在2020年8月到2023年8月在本院接受过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0),另一组是综合护理的(n=50),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不良反应明显降低;两组患者的总体遵医率均明显提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电子支支气管镜治疗的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其疗效,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重症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 电子气管镜 临床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行一般治疗,实验组加用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够提高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床旁电子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重症肺部感染 治疗效果 血气分析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管理工具在提升手术室电子护理病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2年1月~12月间,分析手术室电子护理病历质量不合格原因;在2023年期间对手术室电子护理病历使用PDCA管理工具,对比2022年与2023年电子护理病历合格率,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电子护理病历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由于需要多种APP界面反复切换,很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造成护理表单信息填写错误。另外在书写过程当中,由于种类和表单的内容相对较多、速度较快、专业性较强,所以导致术后护理病历资料未能够及时归档。此外传统的病历质量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因此临床上不断推进PDCA管理工具,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出,在2023年间,手术室电子护理病历合格率显著高于2022年,2023年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信息系统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2022年(P<0.05)。结论:PDCA管理工具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室电子护理病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建议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工具 手术室电子护理病历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常规管理上施用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观察分析对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状况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取本医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共30例,设置2022年整年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设置2023年整年在常规管理上施加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期间的希望、效能等心理资本评分数据为更高倾向(P<0.05)。观察组工作投入状况的各个得分数据为更高(P<0.05)。观察组期间管理满意度得分数据为更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常规管理上施用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促进工作投入,管理满意度增加,作用凸显。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人员 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