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静脉配置中心肠外营养不合理处方,为处方审核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肠外营养的合理应用。从处方审核系统中调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肠外营养处方一共66735份,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肠外营养处方共388份,占调取处方的0.58%,其中药物配伍不合理共192份占不合理处方的49.48%;用法用量不合理共84份占不合理处方的21.65%;重复用药医嘱共112份占不合理处方的28.87%。通过汇总分析不合理处方,有助于药师把握处方审核重点,促进临床肠外营养合理应用。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肠外营养 不合理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联合后内侧入、后外侧入、内侧入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后外侧入联合内侧入治疗,实验组给予踝关节外侧入联合后内侧入、后外侧入、内侧入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踝关节外侧入联合后内侧入、后外侧入、内侧入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静脉营养中腋下静脉留置针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作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5.01-2023.05.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共计10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观察组-52例-腋下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15%(50/52),对照组82.69%(43/5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时间,观察组(5.12±1.35)d,对照组(2.33±0.92)d,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5.77%(3/52),对照组为19.23%(10/5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营养静脉营养中,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相比,腋下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留置时间更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腋下静脉留置针 一次穿刺成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方直接入(DAA)与行后外侧入(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PLA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应用DAA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与直接前方入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直接前方入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髋关节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1-2023.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置管情况和不良事件引发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明显比对照组存留时间短,出血量为(1.02±0.13)毫升,明显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比对照组耗时短。观察组患者引发不良事件比例为3.33%,明显低于照组的26.67%(p<0.05)。结论:肿瘤患者临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改善患者治疗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引发概率,增加认可度,可以借鉴。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2024年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ICU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重症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缺血性肠病治疗中联合应用康复新与罂粟碱,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随机抽取病例,共纳入缺血性肠病病例28例,开展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2组基础治疗措施保持一致,同时,对照组采用盐酸罂粟碱注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康复新。疗程2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新与罂粟碱联合应用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恢复,治疗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罂粟碱 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的应用中对静脉渗出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于本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之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静脉渗出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价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静脉渗出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小儿 静脉输液 静脉渗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困难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06月-2023年08月收治的10例PICC拔管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0)拔管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主要与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血管痉挛和收缩、静脉血栓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相关,对此类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减少护理风险。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拔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肿瘤患者,通过电脑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42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患者42例实施PICC护理。结果:探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更高,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肿瘤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较好,避免患者反复被穿刺的情况,置管保留时间增长,能提升护理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静脉炎发生率的干预价值。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段内在本院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有68例,简单化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用在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良好预防静脉炎问题。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属于感染性疾病,是机体发生重度感染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已成为良性疾病死亡首要原因。血液净化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脓毒症辅助疗法,其中,血液灌流技术(HP)结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通过调节机体内过多的细胞因子或降低脓毒症引起的内毒素活性,为治疗脓毒症带来新希望。本文从脓毒症发病机制、血液净化治疗理论、脓毒症患者的主要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和血液净化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几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灌流技术 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 脓毒症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溃疡患者64例(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随机分为康复新治疗的观察组(32例)与西瓜霜喷雾剂治疗的对照组(32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短,治疗有效率高,炎性因子水平低,P<0.05。结论:给予口腔溃疡患者康复新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康复新液 口腔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22.1.1-2023.11.30期间本院脊柱骨科手术患者72例,依据术后有无DVT划分为DVT组、非DVT组,两组均行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分析脊柱骨科术后DVT风险因素及护理前后凝血指标。结果:多因素分析示:年龄≥65、输血量≥400ml、肌力异常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护理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短于护理前(P<0.05)。结论:脊柱骨科术后DVT风险因素较多,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实施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可降低DVT发生率。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深静脉集束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时更利于患者的对止血带的合理使用。 方法 将400例新入我院进行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扎好止血带进针见回血后松开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血标本采好后松止血带,观察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时间及舒适度有何不同。 结果 实验组采血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舒适度远远大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针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进行静脉采血能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有利于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采血  止血带  时间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风险因素,分析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134例患者脊柱骨科手术后发生DVT的有26例,发生率为19.40%,对比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发生DVT的有26例,发生率为19.40%,年龄、糖尿病史、输血量>400ml、肌力异常以及D-D、CRP水平是影响下肢DVT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护理后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输血量、肌力异常均为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DVT风险因素,通过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集束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