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l2月收集的115起护理不良事件,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病人损伤结局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本研究中有0起Ⅵ级,0起V级,0起Ⅳ级,10起Ⅲ级,33起Ⅱ级,53起I级,19起0级。不良事件所涉当事人的工作时间为3起>15年,10起11年~15年,12起6年~l0年,25起2年~5年,65起<2年;职称为5起主管护师,13起护师,97起护士(包括实习学生、见习护士)。结论对于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事件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在第一时间上报,这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极为有效。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透护理产生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血液透析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回归性分析,责任心不强、无茵观念欠缺、健康宣教不到位、语言沟通不良、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进行分析。结果血液透析室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责任心不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结论加强血液透析室安全管理、制定合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必要的惩罚和非惩罚相结合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惠纠纷的发生,下面对我科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用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未进行系统安全管理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的各类不良事件作为对照组,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后发生的各类不良事件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做好住院患者的安全评估及健康教育,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重视患者的安全评估和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孕期不良因素与儿童先天性耳聋的关系。为预防先天性耳聋的发生、聋儿早期干预及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噪音接触史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孕期吸烟(大于10支/天)、被动吸烟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孕期噪音接触史,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与先天性耳聋有相性。

  • 标签: 危险因素 先天性耳聋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当医院面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时,为了保证护理应对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护理体系的良好运行,作者提出了对护士的思想准备与关爱、体恤,定期培训、强化知识,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完善应急制度,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定点检测与做好物资准备,反复演练,控制事件现场,做好传染病报告几项措施,从而确保较高的护理工作质量和保障病人、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 标签: 传染病 突发 事件 护理应对Nursing emergency of infectious diseas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不良存在原因,对不同原因作分析处理。方法回顾我县2007~2012年窒息复苏中5分钟阿氏评分〈6分的病例。结果窒息复苏不良的原因有呼吸道清理不彻底,复苏囊使用不当,复苏方法不正确,气管插管不成功,窒息时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多发性先天畸形。结论加强训练心肺复苏实用技能,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后遗症。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复苏不良 原因分析 加强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087例剖宫产产妇,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愈合不良出现几率,影响因素、治疗效果。结果切口愈合良好1056例(9715%),愈合不良31例(285%),分别有脂肪液化症状者23例,切口感染者4例,伤口裂开者4例。愈合不良相关因素主要为体质量指数高、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瘢痕子宫、试产时间较长、急症手术、未选用合适预防抗生素、手术时间过长、住院时间增加、失血量大。治疗后预期愈合,患者未出现瘘道。结论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率高,相关因素较多,需给以孕期保健,确保体质量指数在适宜范围内,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病变;产程中减低非必要阴道检查、肛查等;采取合理措施避免产程过长;选用预防抗生素;提高手术医师操作水平,减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不良时需尽快处理。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突发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减少突发事件的方法,为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部门诊病人的突发事件,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门诊病人突发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意外突发事件相关因素的内部结构分析;一类事件结构比随医院门诊人次逐年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二类事件结构比具有不确定的变化性,三类事件结构比随医院门诊人次逐年增加呈减少的趋势;突发事件与开放诊室和人员配置的线性关系明显。结论改善就医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门诊服务;增加开放诊室,缩短就诊时间,有效减少门诊病人突发事件

  • 标签: 门诊突发事件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26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节不良心理反应,以维护和恢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自我心理维护和社会帮助方式。结果精神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及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严重损害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通过切实有效的自我心理维护、强化各种支持系统及社会帮助,使精神科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得到调整,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不良心理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0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分为有事件组(n=74)和无事件组(n=30),将两组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两组的比较分析中,单因素分析发现有事件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及高血压病家族史、高血糖、高总胆固醇(TC)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且有事件组心电图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数目明显增多,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下降,较多患者初次入院即存在心衰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OR498,P=002)、TC(OR247,P=002)、LDL-C(OR247,P=003)、病理性Q波(OR154,P=001)、LVEF(OR094,P=003)与AMI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呈密切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史、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多导联病理性Q波及LVEF下降,是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事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构性心理干预对于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给予结构心理干预,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抑郁评分为1.60±0.38,焦虑评分为1.46±0.27,恐惧评分为1.26±0.28,恶心呕吐评分为1.17±0.33,疼痛评分为1.88±0.69,食欲丧失评分为1.44±0.5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法能够改善胃癌术后营养不良病患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构性心理干预 胃癌 营养不良
  • 简介:双黄连冻干粉针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3味中药按一定比例提取精制而成,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同时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病例也日趋增多.作者总结了近年来双黄连冻干粉针不良反应物质基础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双黄连冻干粉针过敏反应机制、临床预防其过敏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双黄连冻干粉针 不良反应 物质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就胃力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2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本组资料全部采用四川宝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胃力康冲剂(10g/袋)进行治疗,对患者试验前后的腹胀症状进行相应的评分,其分值由腹胀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两部分组成。结果本组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治疗4周之后,痊愈33例(33%),显效27例(27%),有效30例(30%),无效10例(10%),总有效率为90%;平均在(74±35)d之后患者的食欲改善,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患者最大饮水量明显增加,而腹胀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力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佳,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腹胀等,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药物治疗 腹胀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力康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对照法观察中医健脾益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辩证施治50例)与对照组(采用吗丁啉口服50例),进行对比实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脾益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健脾益胃 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