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何克谏(公元1633——?),字其言.号青萝山人,广东番禺人。何氏出身明代名门望族.早年习儒致仕.明朝亡後随父兄隐居番禺青萝山中,以采药、行医、着书终其一生。何氏的着作有《生草药性备要》和《增注备载食物本草》。

  • 标签: 名医 岭南 生草药性备要 食物本草 番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级医院机动护士的管理方法。方法针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包括病房机动护士、ICU机动护士、体检中心机动护士在内的机动护士库,在护理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完成对科室的支援工作。结果支援临床科室53人次,累计138d;支援ICU20人次,累计53d;支援体检中心235人次,累计265d。讨论机动护士库的建立,解决了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不足的现象,保证了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动护士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酪酸梭菌联活菌散治疗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幼儿功能性便秘患儿66例,根据治疗药物分为2组,酪酸梭菌联活菌散组32例,四磨汤联合酪酸梭菌联活菌散治疗组34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两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多个样本率的x2检验。结果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87%和942%,2周后2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磨汤联合酪酸梭菌联活菌散治疗幼儿功能性便秘明显优于单用酪酸梭菌联活菌散,同时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四磨汤 便秘 幼儿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麦藤汤加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芪麦藤汤加减和饮食疗法对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芪麦藤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有效率达88%,单纯饮食疗法有效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麦藤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芪麦二藤汤加减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通过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级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补偿机制的实施,探讨补偿机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经过3年补偿方案的实施,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接诊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医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补偿机制 二级中医医院 特色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县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腰痛的患病特点。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对本县6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0例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腰痛发作具有一定的特点。首次发生腰痛的平均年龄为(307±82)岁,最早的20岁第一次发生。疼痛性质主要表现为不定时、断断续续的胀痛,疼痛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功能障碍以轻度障碍为主。结论600甲等综合医院护士腰痛已成为普遍现象,需加强腰痛的疼痛管理和功能障碍的预防,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腰痛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止血分子标记物血D-聚体的水平及其与HSP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86例HSP患儿血D-聚体水平,并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和肾脏损害分为三组,A组38例患儿无消化道出血无肾脏损害,B组32患儿有消化道出血,C组26例患儿有肾脏损坏。比较三组患儿的D-聚体阳性率。结果A组患儿的血D-聚体阳性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组患儿的血D-聚体阳性率名先高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D-聚体水平,可对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D-二聚体 高凝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监测的D-聚体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31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聚体含量的测定,分析D-聚体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分析(GCS)及格托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早期就出现D-聚体水平增高;D-聚体水平与GCS呈负相关,与GOS呈负相关。结论动态监测D-聚体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颅脑损伤伤情与预后,对指导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D-二聚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患者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名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聚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的关机。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聚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聚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 标签: D-二聚体 高血压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靶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浆D-聚体等指标水平测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34例住院患者,按照血气分析、胸片、症状等将其综合判断分为未缓解组4例和缓解组30例。另外,再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缓解组患者的血pH值、PaCO2、PaO2与急性发作期组相比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而未缓解组的血pH值、PaCO2、PaO2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30例缓解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急性发作期相比,VIIIC、VIIIAg、D-聚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但是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34例急性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与正常组相比,VIIIC、VIIIAg、D-聚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高。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病人的D-聚体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简便,能够正确地对体内有无形成肺小动脉血栓进行判定,可以将其作为判定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疗效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 标签: 凝血因子VⅢ 肺心病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次出血中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连续性护理模对预防次出血的经验。结果实施前两次出血率为156%,实施后次出血率为72%,p值<005。结论通过这种连续性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整体的护理,对预防次出血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输卵管造口术对呼气末氧化碳分压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监测CO2气腹前15min,COd2气腹后15min,术毕15min的血压(SP、DP)、心率(HR)、EtCO2、SpO2的变化。结果注气后呼吸末CO2明显增高,并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加强CO2气腹期间通气、循环、血气参数监测及处理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压 丙泊酚 EtCO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效干扰素(IFN)α-2a联合大黄蛰虫丸对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B组(长效干扰素组),疗程均为72周,观察血清肝功生化指标、HBV-DNA、HBsAg、HBeAg的阴转情况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B超等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血清肝功生化指标,HBV-DNA、HBsAg、HBeAg阴转率,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B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大黄蛰虫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生化、HBV-DNA的病毒抑制、HBsAg,HBeAg的阴转率、肝纤维化标志物、B超等指标均有改善作用,说明两药联合治疗具有改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代谢功能的作用,阻止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长效干扰素 大黄蛰虫丸 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E抗原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