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成就最显著、影响最深远的部分,也是历史情缘最为深厚的两个文化体。它们都是关涉肉身、灵魂、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都根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源于生活的需要。它们相通相融、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

  • 标签: 传统医学 古典文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方法及营养支持的必要性。方法:对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该组42例患者治愈34人,治愈率为81.0~40,7例死于严重并发症,1例猝死。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的关键,采用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治疗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回顾性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每次24小时,每天2次:治疗7天后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结果]两组疗效、NYHA心功能分级、LVEF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73例、针灸推拿科门诊病人,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3个月后将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对比。结果:经治疗有效患者7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治疗后较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针灸 风湿
  • 简介:目的:观察腺梗稀莶IIA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vWF及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入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肝素组、腺梗稀莶IIA高、低剂量组,采用环形缩窄下肢股静脉管腔1/2限流,直流电持续电击损伤法造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造模6h后采血。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vWF及ICAM-1的含量。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血清中vWF、ICAM-1水平明显升高,腺梗稀莶IIA可以降低vWF、ICAM-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腺梗稀莶IIA能改善炎性反应,减轻静脉血栓大鼠血管肉皮细胞的损伤.有明显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 标签: 腺梗豨莶IIA 血栓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
  • 简介:在我校2008级中药学基地班进行了《中药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开放设计性教学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我校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亦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 标签: 中药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奥美拉唑20mg,1次/d,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干预 疗效分析
  • 简介:“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建立了有中医特色的名老中医项目管理平台。“十一五”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不断深化,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继续设立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重点项目,对“十五”形成的名老中医信息采集模板与平台,进一步完善功能。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具有采集、储存、挖掘、管理四大功能,目前已通过网络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应用,普遍提高了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效率。

  • 标签: 管理平台 名老中医 传承研究 科研管理
  • 简介:为探讨基于病例研究的综合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以脑梗死疾病为案例,对进入临床实习的中医本科生采用基于病例研究的综合教学方法,同时与传统带教式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认为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帮助。

  • 标签: 病例研究 脑梗死 临床实习 教学方法
  • 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和保护肾功能。众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参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疗效,降低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灵汤 双嘧达莫 泼尼松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病。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人群患病率较高,其症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治疗IBS,中医对此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文章对该病辨证分型及情志致病因素做出探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分型 情志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H22肝癌小鼠早期邪毒证和气虚证对甲状腺Tg等11个基因转录及激素水平影响。方法:采用标准化诊法技术筛选出邪毒证、气虚证H22肿瘤小鼠,RTqPCR检测激素生成相关Tshr等11个基因转录水平,同时ELISA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结果:(1)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肿瘤发生后下降,且邪毒证甚于气虚证;(2)Tg等11个基因,转录水平变化总体趋势与激素水平类似。结论:肿瘤发生后,小鼠甲状腺机能受到抑制,其中邪毒壅盛证尤甚。

  • 标签: 肝癌 小鼠 邪毒证 气虚证 甲状腺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背俞穴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埋线治疗组100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100例,疗程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ALT、AST)、血脂(CHOL、TG)、血清瘦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肝脏CT,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由(98.2±31.3)U/L下降至(34.1±17.0)U/L、AST由(70.1±24.9)U/L降至(31.6±15.2)U/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LT、AST下降程度比较有明显疗效优势(P〈0.05);与此同时,治疗组治疗后CHOL下降至(5.3±0.6)mmol/L、TG亦下降为(1.8±0.5)mmol/L,与治疗前比较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CHOL及TG变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发现,穴位埋线治疗前后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为(3.56±1.98)μg/mL和(1.60±0.90)μg/mL,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8.7±2.1和7.3±1.0,提示穴位埋线治疗可降低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并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P〈0.05),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可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调节血脂代谢,达到治疗NAFLD患者的作用。

  • 标签: 穴位埋线(脾俞 肾俞 肝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瘦素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比较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探寻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肌筋膜触发点组、经络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100例,每组均临床常规用药,肌筋膜触发点组采用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经络穴位组采用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并配合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8周后,进行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有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肌筋膜触发点组总有效率85%,经络穴位组总有效率82%,肌筋膜触发点组与经络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相当,二者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肌筋膜触发点 经络穴位 针灸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肝脾舒合剂治疗肝热脾虚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热脾虚型C-IBS患者分两组,治疗组40例予GPS合剂治疗,对照组20例予莫沙必利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脾舒合剂能改善肝热脾虚型C-IB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 肝脾舒合剂
  • 简介:肾病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症候群之一,常常并发血液高凝状态,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为主,但大剂量及长期的使用,常引起诸多不良反应,甚至因此而使激素无法坚持应用,导致疾病难以控制或病情反复。近年来,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知柏地黄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疗效、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复发率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制订:1)尿蛋白﹥3.5g/24h;2)血浆白蛋白﹤30g/L;3)明显水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知柏地黄丸 肾病综合征/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