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通胃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接受普通胃镜检查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由护士对患者检查全过程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就按一般胃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检查前患者思想顾虑减轻,术中配合好,痛苦小,检查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不良反应1例,检查中途终止1例;对照组术中配合差,痛苦较大,术后不良反应30例,其中,眼球结膜下出血3例,检查中途终止20例。结论对普通胃镜检查术患者进行一系列全程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更轻松地和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做完胃镜检查,术后不良反应减少。

  • 标签: 普通胃镜检查术 护理干预 配合Nursing intervention of ordinary gastroscop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CT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12月300例CT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1年1~12月303例CT检查患者作为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满意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P<001),99%图像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CT检查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CT图像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CT 增强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0CT检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25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在320CT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的护理要点。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检查,其获取图像质量好,诊断准确率高,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完善检查前准备、严密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工作,是320CT检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取得成功和获取优质影像的关键因素之一。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67%,据统计每年在我国约10~15%[1]的增加率。目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包括心脏的Χ线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心血管造影等诊断方法。特别是心血管造影仍是诊断复杂心脏畸形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心血管造影创伤大、患儿长时间平卧、耐受力及检查的时间长,检查后肢体活动受限且需长时间卧床,致不能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今年来,随着320CT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使得一种崭新的检查方法应用于婴幼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中。其创伤小、方法简单、时间短、痛苦小、诊断率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在检查中的良好的护理干预,是保障检查的成功率,获取得高质量的图像的重要条件。

  • 标签: CT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检查过程中 护理干预
  • 简介:作者简介戴克楠(19681111-),籍贯北京,学位大专,职务技师,研究方向磁共振。摘要目的探讨盆底MRI检查中,技师与护士合作在完成整个检查中的作用。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盆底肠疝),对其进行盆底动态MRI检查时的特殊培训,并针对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干预。结果35例患者中,只有一例因年纪较大,不能配合,其他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取得较好结果。结论技师与护理合作在盆底动态MRI检查,具有良好作用。

  • 标签: 盆底动态MRI 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降低不适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112例无痛胃镜检查者且给予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护理、术后安全护理措施,同时对112例无痛胃镜检查者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及不适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且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检查中、检查后,患者生命体征和平均动脉压监测结果与检查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适反应合计4例、占357%。结论加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护理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无痛胃镜 安全 护理
  • 简介:[目的]考察袋装中药煎煮液的卫生学情况和pH值对中药汤剂储存的影响,为确定其保存期提供依据.[方法]取柳州市中医院常用的5类中药协定处方:A(补血汤)、B(珍珠汤)、C(利咽止咳汤)、D(骨伤一号汤)、E(通络一号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及已验证的检查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和pH测定.[结果]各类中药煎煮液在3种不同储存条件下、8周保存时间内的微生物检查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5类袋装中药煎煮液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pH值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结论]为保证患者服药的安全、有效,要注意袋装中药煎煮液的保存期.

  • 标签: 袋装中药煎煮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 PH值 保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晚期肝硬化患者出现的腹水,探讨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本组50例混杂都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注意电解质平衡、水平衡,补充能量,利尿(按115~40来配比速尿和安体舒通),护肝(门冬氨酸钾镁、香丹)。25例对照组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利尿治疗。而25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再采用中满分消汤治疗。结果25例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96%,治愈率80%,无效1例,好转4例,治愈20例;而25例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72%,治愈率40%,无效7例,好转8例,治愈10例,由此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疗效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方法)来治疗肝硬化腹水,能够有效地弥补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时所带来的弊病,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脏器功能,增加患者生存的希望,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患者在治疗之后腹水症状渐渐消退,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大量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综合治疗 中西药 穿刺 放液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充分做好体格检查实训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总结工作,尤其突显并强调体格检查实训过程中的要点、难点,可提高学生体格检查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水平。

  • 标签: 中医专业 体格检查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深化内涵,改善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组织学习,深化工作流程,加强护患沟通等方法加强护理服务工作,根据护理人员结构优化组合。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患者享受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服务,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结论护士工作由管“事”变为管“人”,从本质上改变了以护士为中心的模式,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增强了护士心中有“人”的责任感,优质护理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 造影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的管理能让医院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对医院设备维修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医院设备维修管理流程和维修人员绩效评估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医院 绩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分析溶血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广西区妇幼保健院448例母婴血型不合、高疸血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8例患儿中排除HDN6例,确诊ABO-HDN392例,可疑56例,总阳性率875%,不同试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不同日龄患儿组间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溶血三项试验是新生儿溶血病的可靠诊断依据。ABO-HDN在出生后0一2d组高发于其他组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检出率逐渐降低。

  • 标签: ABO 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俞斌(19674-),女,汉族;上海金山;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主治医师;从事专业妇产科。摘要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CytologyTest,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99例妇女行TCT检查,将结果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共957例,其中538例自愿行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或LEEP术,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11699例受检者中TCT法标本满意率9433%,细胞阳性病例957例,总检出率818%,其中ASC-US及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666例(695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2例(211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4例(878%),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1例(010%),鳞状细胞癌(SCC)4例(042%)。阴道镜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或LEEP术等538例,正常或炎性反应225例(4182%),CINI159例(2955%),CINII86例(1599%),CINIII50例(929%),CA18例(335%)。结论TCT作为无创伤检测,是目前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等可以进一步帮助明确诊断。

  • 标签: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前药物外渗相关因素评估表。方法选取在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0例肿瘤化疗患者,由主管医生结合肿瘤化疗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由护理人员在化疗后进行全程跟踪观察,按照评估表进行行评估计分。结果非渗出组选为没发生外渗的患者,渗出组选为发生外渗的患者,对二者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化疗周期、用药方法、药物性质方面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在给药途径、患者依从性、外周血管情况、家庭支持方面却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比较非渗出组与渗出组在化疗药物外渗高危因素方面的评分,得出非渗出组分值均数为15341,渗出组分值为17920,二者得分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t=14930)。根据均数,发生外渗的非高危人群的平均分小于17分,发生外渗高危人群的平均分大于等于17分,1220例非高危人群中有43%的发生外渗,共计52例;580例高危人群中有276%的发生外渗,共计160例。与非高危患者相比,高危患者发生渗出的危险性是86倍,差异显著(P<0001,OR=8557)。结论本评估表阳性预报率较为准确,易于操作,评估简便、直观,可以作为确定是否发生药物外渗的重要依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评估表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能作为一种用以参考的评估工具,具体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护理人员全面细致地区了解患者的需求,在对评估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家属及患者防范和认识化疗药物渗漏的能力。

  • 标签: 依从性 外渗高危人群 化疗周期 护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0层CT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CI)患者,于发病1w内行640层CT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例CT灌注检查发现与责任病灶相符的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显著延迟;灌注正常28例,18例临床证实为TIA,10例为小体积脑梗死。119例CI患者CTA显示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能够同时从血管形态和功能上反映脑血管病变和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干预性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640层CT 灌注及血管成像 脑缺血早期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