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穴位热敏化是穴位效应和灸疗疗效最大化发挥的关键,但穴位热敏化客观阈值小,受检测设备精度局限而难以识别,是膝骨关节炎穴位热敏化、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之一。该研究旨在促进穴位热敏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客观化。方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模仿高年资针灸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热敏化的综合认知策略,提取穴位热敏化分层特征的深度学习算法,开展算法训练和策略权重研究,建立高效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热敏化识别策略权重估值网络。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策略权重算法,可以提升现有设备条件下15%左右的穴位热敏化识别率。结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穴位热敏化客观化研究,明确了膝骨性关节炎穴位热敏化的客观指标及标准化描述,能高效地为科研和临床提供穴位热敏化的客观化判断依据。

  • 标签: 深度学习技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热敏化 腧穴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深度针刺"足三里"穴对慢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以及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44只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慢性胃炎大鼠模型采用碘乙酰胺溶液诱导制备。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组用相同方法固定大鼠,但不做针刺处理,浅刺组、深刺组将毫针刺入不同深度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胃泌素、白介素含量及胃液pH值,观察胃部出血点及体重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降低,针刺后深刺组大鼠血清胃泌素浓度较造模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深刺组作用优于浅刺组(P〈0.05);比较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的白介素IL-1β,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浅刺组、深刺组的组间互相比较,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大鼠"足三里"穴治疗慢性胃炎,相较于浅刺,有着更明显刺激机体内血清胃泌素释放的功能;针刺"足三里"穴对于调节慢性胃炎大鼠的血清白介素浓度及胃液pH值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足三里 针刺深度 血清胃泌素 慢性胃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改良整脊手法结合电针、刺络拔罐法治疗非椎间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结合电针与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甲钴胺片口服用药。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为6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改良整脊手法结合电针、刺络拔罐法治疗非椎间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在改善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甲钴胺片口服药物治疗。

  • 标签: 中医整脊手法联合针刺 非椎间融合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