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总管切开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数据分别为(84.19±4.28)min、(7.05±1.34)d,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仅为5.00%,低于对照组患者,P值小于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管 胆总继发管结石 效果
  • 简介:祝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心理疏导治疗方法,在中医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可惜的是,除一些医学专著之外,鲜有作品记录祝由术的具体施治过程。即使有医书记录,或则一鳞半爪、语焉不详;或则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一般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事实上,枚乘的代表作品《七》,正是祝由的一则生动华美的记录,惜乎几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并未关注到它的这一特殊文本属性,而一贯将该文作为汉大赋的开山之作,这个误解应该予以纠正。

  • 标签: 祝由 七发 文本属性 心理疏导 枚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潼矿泉浴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3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临潼矿泉浴,对照组进行临潼普通水浴,两组每次均为20分钟,每日一次,疗程均为4周,每周观察评价疗效1次。结果治疗4周时,研究组有效率为88.67%,对照组有效率为2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49.1022,P<0.001)。观察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临潼温泉浴治疗慢性湿疹非常有效,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大力推广,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开辟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慢性湿疹 矿泉浴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发型肺结核蒙医病证的出现频率。方法:根据胸部DRX线片,确诊符合蒙医敖西根苏热病的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观察记录患者咳嗽、咯痰、胸痛、盗汗等症状,探讨发型肺结核痰菌阳性与痰菌阴性患者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的出现频率。结果:初与复发肺结核患者蒙医病证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型肺结核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与胸痛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与体倦乏力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与盗汗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盗汗与手足热心、潮热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盗汗与口干咽燥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咽燥与气短、颧红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咽燥与咯血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型肺结核痰阳性与阴性患者咳嗽、咯痰、盗汗、口干咽燥、颧红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体倦乏力、潮热、气短、手足心热、咯血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型肺结核初和复发患者的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出现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型肺结核蒙医敖西根苏热病证间出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体倦乏力、潮热、气短、手足心热等病证出现频率与痰菌阳性、阴性有关。

  • 标签: 继发型肺结核 蒙医病证 频率
  • 简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条文中"微饮短气"不仅仅是独立的病理状态,更是对其它痰饮病的稳定期或缓解期的一个概括,对痰饮病的善后治疗有原则性指导意义。条文中给出的治疗方法是"从小便去之",即指"利尿";又根据病情的虚实、病位等,给出了"……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金匮要略》 短气 微饮 证治 肾气丸 苓桂术甘汤
  • 简介:本文介绍任学教授辨治大瘕泄(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应为大瘕泄,虚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理属性,尤其重视脾肾虚损,治疗上注重五脏相关、整体调节,把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湿滞瘀结证、气滞瘀结证、气虚瘀结证进行辨证论治,并创制结肠炎奇效散,临床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疏风、健脾、通腑、化瘀、温阳的中药,乌梅丸、紫金锭也可随证选用。

  • 标签: 任继学 大瘕泄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目的探讨53例多原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式及预后转归,以期提高对多原恶性肿瘤的认识,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自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3例多原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原恶性肿瘤49例,三原恶性肿瘤3例,四原恶性肿瘤1例。共发现111个恶性肿瘤病灶,其中33个位于消化系统,29个位于呼吸系统,20个位于头颈部,11个位于乳腺,9个位于泌尿系统,6个位于妇科系统,其他3个发生于脑、血液系统。53例患者生存时间范围为2-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5.5%,49.2%。结论高发年龄为60-79岁,以双原恶性肿瘤多见,好部位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头颈部多见。均存在体质偏颇状态,以痰湿、血瘀证居多。治疗方式对其生存期有影响,第一原发肿瘤化疗与总生存期有关(P〈0.05),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

  • 标签: 肿瘤 多原发恶性肿瘤 同时性 异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