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临床中医诊断与治疗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特色。现代影像学是人体运用视觉诊断疾病即望诊的延伸和发展。发生于疾病不同阶段的证,以该病病理生理或/及病理解剖的变化为基础,是中医证与医学影像可能具备相关性的立论依据。探索并逐步阐明西医常见病中医证与该病医学影像诊断指标的相关性、诊断与疗效评价价值及其生理病理基础,构建中医证影像学体系,对于促进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证候 医学影像 相关性 中医证候影像学
  • 简介:规范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证是辨证的核心,也是体现疗效的关键,因此,证规范化是建立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基石,也是探索和建立现代中医方法学的前提。虽然证规范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尚未达到"统一标准"的基本目标。证系统具有动态时空、多维界面、内实外虚的特性,似乎复杂性成为"统一标准"的障碍,其实不然。国学和中医化繁为简、大而无外的思维方法对复杂性的处理具有针对性,形象-抽象-具象的非线性逻辑思维方法与西学复杂系统的科学方法并不冲突。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认可、西医也认可的共识指向是当下学科发展的基石。显然复杂系统研究方法的引入是对证规范化研究的有益探索,那么对证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才是引入复杂系统研究方法的最大启发。本文提出证规范化的研究理应在重新审视证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探索在中医药学原创思维启发下的方法学。

  • 标签: 中医 证候 规范化 原创思维
  • 简介: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中医证特征、辨证要点,寻找尘肺的中医辨证规律,以便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99例煤工尘肺患者进行了中医证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99例煤工尘肺患者经临床医师辨证可分为9种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表寒肺热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脾气虚证、血瘀证,其中肺气虚证和痰热蕴肺证的出现频次较高.对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类,归纳为肺气虚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血瘀证4个证.结论煤工尘肺其病位主要在肺,病性虚实夹杂,尘毒阻肺的基本病机贯穿疾病过程,尘毒是煤工尘肺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此基础上,不同患者的证又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侧重.

  • 标签: 煤工 尘肺 中医 证候调查
  • 简介:目的研究包括证要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对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46例2004年7月—2014年11月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缺血性中风复发及死亡等预后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因素对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影响。结果颅内多部位梗死患者其复发风险是单部位梗死患者的4.328倍,入院至发病第14天痰证显现患者其复发风险是未显现患者的3.463倍,急性期使用中药汤药患者其复发风险是未使用患者的49.3%。结论多部位梗死、入院至发病第14天痰证的显现是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期口服汤药治疗为保护因素。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复发 危险因素 证候要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透析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中医证变化特征。方法将8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以固有透析频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根据其透析频率分为3组。A组(2周4次透析)12例、B组(2周5次)27例和C组(2周6次透析)43例。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3个月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诊断其中医证,并检测比较透析3个月时3组残余尿量、溶质清除指数(Kt/V)、血肌酐、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血压等相关指标、年龄、透析龄、单次透析时间、单次透析超滤量等临床资料及2年生存率。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与C组比较,B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P〈0.05)。3组2年生存率和透析前后中医证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透析3个月中医证频数从高到低均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透析3个月,3组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频数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而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证频数则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结论较低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在取得较好预后情况的基础上有助于维持患者肾功能,不同透析频率对其中医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等中医证为主,且治疗可进一步加重其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

  • 标签: 透析频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医证候 变化特征
  • 简介:目的依据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原则,通过回顾性临床调研,对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证进行研究,探求慢性肾小球肾炎正虚与邪实的证分布特点.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医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归纳,客观再现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的本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记录.运用因子分析统计学方法提取支配慢性肾小球肾炎四诊变量的公因子,根据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①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3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0的出现率最高,其包括的中医证为湿热证和瘀血证;单纯本虚证的因子中以气虚为主的因子8的出现率最高.②传统人为证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证以气虚发生率最高,而标实证以湿热和瘀血最为多见,提示湿热和瘀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病机.因子分析虽不能代替传统中医辨证,但能对中医证进行较理想的分离,顺利得到独立的证分组,特别是发生率在前3位的证中两者都包括了瘀血证和气虚证,这也验证了临床证研究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因子分析 湿热 瘀血 证候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证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将2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证组、风热犯心证组、湿热侵心证组、心阳虚弱证组,进行证要素分布调查,采用因子分析,二项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并非单纯的心系的气阴两虚,其病机涉及多个脏腑,是一个综合的脏腑病机演变过程。二项分类回归分析显示,气阴两虚证组与非气阴两虚证组(包括风热犯心证组、湿热侵心证组、心阳虚弱证组)证要素比较,在胸闷或胸痛、面色苍白、心律改变、心音低钝、心烦、寐差、乏力、头晕、纳差、完谷不化、善太息、默默不语、手足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心律改变、心音低钝、头晕、完谷不化、善太息、默默不语等6项证要素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具有诊断意义。结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的病机演变过程中,肝脾两脏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气阴两虚证 证候要素 肝脾
  • 简介: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恢复早期偏瘫痉挛程度与虚实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58例,分为实证组和非实证组,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中风证积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分别观察评价2组患者入组第1天和第21天的痉挛程度、证演变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第1天,实证组的痉挛程度与证积分的相关系数为0.581(P〈0.01),呈显著正相关,非实证组二者相关系数为0.030(P〉0.05);入组第21天非实证组痉挛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449(P〈0.05),呈显著负相关,实证组二者相关系数为-0.279(P〉0.05).结论在缺血性卒中恢复早期,实证组偏瘫痉挛程度与证积分相关性更强,在非实证组则痉挛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更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虚实证候 痉挛性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