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我今年74岁,有42年的高血压病史,而且是重度高血压。1982年,我在住院服药的情况下,血压仍高达200/130毫米汞柱,迟迟不下。医生说这是顽固性高血压,但我自己对病症却很乐观,通过近十几年来看十几种健康刊物所积累的经验,研究出了一套降压法。这种方法就是高血压患者根据每天气温高低,来调剂每日服药量。

  • 标签: 高血压病史 服药量 调剂 住院 顽固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对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80例,自愿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产妇40例,为镇痛组;采用传统镇痛方式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镇痛情况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两组比较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镇痛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泌乳始动时间、24h哺乳次数、72h泌乳量,镇痛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对于母乳喂养的成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静脉自控镇痛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吗啡由护士予皮下注射与静脉自控镇痛(PCA)在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H和P两组,每组20例;其中H组患者术后由病房护士每1~2h根据患者痛疼情况给予吗啡皮下注射镇痛;P组患者术后使用静脉PCA(PCIA)方案镇痛。在术后4、8、12、24、48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吗啡需要量、视觉模拟(VAS)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和血压副作用。结果在各时段内吗啡用药的累计量H组病人均高于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镇痛优良率达90%以上,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呼吸频率和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吗啡在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由护士予皮下注射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用药累计量皮下注射组高于静脉PC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副作用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相似。

  • 标签: 吗啡 皮下注射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行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可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促进肠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标签: 硬脊膜外自控镇痛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肠功能
  • 简介:随着医院感染学研究的深入,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的不断进步,以往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手段及工作方式已十分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需求。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以便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院 感染 监测系统 研制进展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数据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医院管理系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在管理中过高地估计人的自觉性是不现实的,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控制与防护措施,才能主动切断人的一切违规行为,有效减少医院信息系统内部的人为安全隐患。

  • 标签: 医院网络 应用系统 安全管理
  • 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地处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四川,以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药学师资为依托,于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创并实践了新中国高等中药教育的沧桑巨变:●1959年首创我国第一个中药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接纳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科研人员;●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2002年中药学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以中药学科为主,兼有药学、工、农等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现有中药学、中药学(基础基地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方向)、植物保护(药用植物方向)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倡导‘系统中药’,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一、倡导“系统中药学”1.倡导“系统中药学”学科体系我国中药本科教育创办之初,培养模式无从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根据中药学学术内涵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中药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

  • 标签: 系统中药 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 中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