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成熟和清除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分步使用成熟和清除荆,比较患者白斑总面积和色素点总面积与入院时的情况。结果:与入院时比较,使用成熟和清除后患者的白斑平均总面积明显缩小(P〈0.001),白斑区明显色素再生(P〈0.001)。结论:成熟和清除对控制白斑的扩散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成熟剂 清除剂 白癜风
  • 简介:目的:合成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得到的多肽MC2,测试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Fmoc/t-Bu正交保护固相合成技术,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合成多肽。肽的粗品通过制备反相高效液相来纯化。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测试MC2的降糖活性。结果:在微波条件下能够快速高效的合成MC2,活性结果显示能够降低血糖。结论:合成了多肽MC2,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 标签: 苦瓜 多肽 固相合成 微波
  • 简介:本文在对治疗肿瘤中药注射品种分类的基础上,主要从处方药物组成情况、治疗功能以及中医证型等方面,对用于治疗肿瘤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品种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肿瘤 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千里光碱普通凝胶(GG)和脂质体凝胶(LG)的离体和在体的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为研制千里光碱LG提供依据.方法:离体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结果:LG和GG经离体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经完整皮肤时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LG为GG的3.2倍,但皮肤去角质层后,LG为GG的0.198倍.结论:脂质体促进千里光碱在皮肤角质层内滞留,而不显著改变其皮肤透过量,脂质体凝胶是千里光碱外用高效低毒治疗皮肤癌的新制剂.

  • 标签: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脂质体凝胶剂 经皮给药 抗肿瘤中药 皮肤癌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作者: 祖艺玮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中药注射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区间,对记录的344例不良反应病例实施统计分析。结果:对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中在10-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理血、祛痰和清热类型引发的ADR情况需更为关注;皮肤/附件损伤,循环系统损伤引发的ADR反应更高。结论:因中药注射在临床中可能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中需规范用药情况,强化药物的监管和用药处置流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规范用药
  • 简介:目的:优选慈姑多糖部位的提取方法及其颗粒的制备工艺,为慈姑多糖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正交设计L4(23),以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影响慈姑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制备慈姑多糖部位;利用苯酚-硫酸法对慈姑多糖部位中的慈姑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再以颗粒的吸湿性、成型性、溶化性、休止角及制粒的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慈姑多糖部位颗粒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考察所添加辅料种类、慈姑多糖部位与辅料比例、乙醇浓度对慈姑多糖部位颗粒成型工艺的影响,借以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慈姑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冷浸提取48h;慈姑多糖部位中慈姑多糖的含量为20.22%;优选的慈姑多糖部位颗粒成型工艺的条件为以乳糖作为辅料,慈姑多糖部位与辅料比例为1∶2,并使用80%乙醇作为润湿;在优选的条件下,颗粒的成型性好、流动性好且不易粘连,溶化速度快且静置后无沉淀。结论:优选的慈姑多糖部位的提取方法及其颗粒的制备工艺合理且简单可行,为慈姑多糖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慈姑多糖部位 颗粒剂 制备工艺 休止角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红花、血塞通、舒血宁、痰热清、刺五加等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案例,探讨中药注射的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我院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案例,结合参考文献,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必须重视和警惕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ASMq)对不同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探讨ASMq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利血平拮抗实验以及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实验,分别用ASMq低、中、高剂量(小鼠2.0、4.0、8.0g·kg-1;大鼠1.5、3.0、6.0g·kg-1)对上述模型进行全程干预,观察ASMq的抗抑郁作用效果。结果:ASMq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1)、悬尾不动时间(P〈0.01);具有拮抗利血平所致的体温下降(P〈0.01)、眼睑下垂(P〈0.01)及运动不能(P〈0.01)作用,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正常组相比,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组大鼠糖水摄入量减少,敞箱实验中水平运动、站立次数明显下降,处于抑郁状态。ASMq干预组能够增加糖水摄入量、水平运动及站立次数(P〈0.01)。结论:ASMq能够改善不同抑郁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缺损,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 标签: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 不同抑郁动物模型 抗抑郁作用
  • 简介:目的:以乳安巴布中芍药苷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浓度氮酮对该制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HPLC测定接受液中芍药苷含量。结果:不同浓度氮酮对芍药苷均有促渗作用,3%氮酮对芍药苷的促渗作用最强。结论:氮酮浓度为3%时促渗效果最佳,为该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乳安巴布剂 芍药苷 HPLC 体外透皮吸收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皂苷M1酯化产物的结构。方法:用月桂酸、二亚胺与M1进行酯化反应,采用柱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IR,UPLC/QTOFMS和NMR(1D和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三种化合物,其中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1结构中葡萄糖单元3-OH,4-OH,6-OH位引入酯基。结论:在M1中葡萄糖单元上发生酰化反应,合成出三种新的M1衍生物。

  • 标签: 人参皂苷代谢物M1 酯化产物 合成 NMR
  • 简介:目的:探索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将二酸酐与冬凌草甲素14位羟基缩合,再与氨基酸酯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采用MTT法测试所有目标化合物体外对肿瘤细胞株(BGC-7901,SW-480,HL-60,BEL-7402,A549和B16)的细胞毒性以及化合物2c和2d对小鼠H22肝癌在体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10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MS及1HNMR确证;生物活性初筛结果显示,化合物2c,2d和3e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c和2d在体抗肿瘤活性大于环磷酰胺和冬凌草甲素。结论: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2c,2d和3e作为潜在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冬凌草甲素 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以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科学的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世界经合组织指出,

  • 标签: 生物转化 生物催化 源头创新 社会可持续发展 药物 环境危机
  • 简介:目的:合成一系列新型胺烷基酯类取代的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以便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以顺式反式阿朴长春胺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反应较为简便地得到了目标产物。结果:一共合成了24个新型胺烷基酯类取代的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合成新型胺烷基酯类取代的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的通用方法。

  • 标签: 衍生物合成 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 胺烷基取代衍生物 抗氧化 长春西汀衍生物
  • 简介:中药注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再评价,不仅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中药注射本身发展的需要。中药注射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药注射有效性再评价的主要内容,目前大多数中药注射的作用机制研究比较少,多停留在药效学评价阶段。为此,本文针对中药注射作用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药注射的特点,提出了以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为核心的中药注射作用机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中药注射的再评价与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作用机制 再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更好的异甘草素合成方法以及异甘草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微波辅助方法合成异甘草素;利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法研究异甘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以72%的产率获得异甘草素;通过分子荧光光谱实验计算得到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猝灭常数、热力学参数和结合位点。结论:微波辅助的羟醛缩合反应是一种高效异甘草素合成方法;异甘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通过静电引力产生了络合物,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改变。

  • 标签: 合成 异甘草素 牛血清蛋白 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