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 A 水平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我院儿科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52 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 月到 2018 年 3 月,同期选取健康儿童 52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血清维生 A 水平,随机将研究组划分为研究组 A 组及研究 B 组各 26 例,给予不同治疗干预,比较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儿维生 A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数值( P<0.05 );研究组两组患儿治疗前 IgA 、 IgG 、 IgM 指标具有一致性,治疗后研究组两组 IgA 、 IgG 、 IgM 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 A 组患儿 IgA 、 IgG 、 IgM 指标显著高于 B 组( P<0.05 )。 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 A 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经给予患儿维生 A 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利于疾病恢复。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血清维生素 A水平 免疫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药学干预在抗生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6 月 -2019 年 4 月 期间收治的 84 例患者 , 利用抽签法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2 例;参照组 给予常规抗生管理,实验组给予药学干预,对比两组结果 。 结果: 实验组抗生使用情况更好,合理使用率更高,组间对比 ( P<0.05 ) ,统计学 存在 意义。 结论: 对于使用抗生治疗的患者,在其中加入药学干预措施,可以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效果十分显著 。

  • 标签: 抗生素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耐药状况及耐药机理。方法 : 利用 excel表格对我院 2010~2014年期间综合重症监护室中各种碳青霉烯类抗生使用情况、用药密度、检测菌分离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期间,我院综合重症监护室 碳青霉烯类抗生的用药密度分别为32.7、 30.12、 29.52、 28.55、 27.15,呈逐年下降趋势。 各年度检测率变化较小,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随用药密度的减少变化不大。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的临床使用应慎重,注意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状况,耐药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循证药学在抗生治疗方案 中的使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6 月 期间收治的 104 例 抗生治疗 患者, 利用抽签的形式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2 例;参照组 给予传统抗生用药方式,实验组给予循证药学方式,统计两组效果 。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更高,症状消失的更快,组间检验 ( P<0.05 ) ,统计学具有意义。 结论: 对于使用抗生治疗的患者,在其中加入循证药学理论,临床效果更好,此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 标签: 抗生素 循证药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抗生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的临床措施。 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间来院治疗的 242 例抗生治疗患者。随机分 A 组和 B 组,均 121 例,行合理用药干预和常规用药管理,对比不良反应率。 结果: A 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 B 组( P < 0.05 )。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药物类型,无差异( P < 0.05 )。 结论:为抗生药物治疗患者行合理用药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生素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生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12 到 2019.10 时间段收治的抗生治疗患者,共 100 例,随机划分为甲组( 50 例)和乙组( 50 例)。即甲组为常规用药,乙组为督导用药,对比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甲组住院时间为( 7.33±1.24 ) d ,乙组为( 17.37±4.28 ) d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00% ,甲组为 24.00%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于抗生药物治疗期间,倡导督导用药原则,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还可降低或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抗生素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住院时间 督导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不同种类抗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92 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 利用奇偶平分法, 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6 例;参照组 给予阿奇霉素,实验组给予罗红霉素,比较两组结果 。 结果: 检验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体现了 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组间不良反应计算,没有显示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可用于其中,但罗红霉素效果更好,其值得于临床推广使用 。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不同种类 抗生素 药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5 年 2月到 2016年 2月收治的 8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4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于术前 30min给予 2.0g头孢曲松钠静脉注射 1次,术后追加 1次;观察组 4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 2.0g头孢曲松钠 1日 2次静脉滴注 +250ml甲硝唑注射液 1日 1次静脉滴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5d。观察比较 2组预后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发生肠梗阻 5 例( 12.5%),切口感染 7例( 17.5%),出院 1月后出现腰背不适 14例( 35.0%);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 1 例( 2.5%),均无早期肠梗阻表现,出院 1月后均未出现腰背不适。观察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术后联合使用抗生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 抗感染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是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 C 以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进行有效的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门诊和住院部接纳的 60例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 60例体检合格的群体作为一般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参照血清胱抑 C、凝血功能等进行有效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对比,一般组患者为( 1.50±0.32 )㎎ /L ,观察组患者为( 1.13±0.21 )㎎ /L ,一般组高于观察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两组患者而凝血功能对比中,其血浆纤维蛋白对比,一般组高于观察组,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抗血凝酶 -Ⅲ对比,一般组均低于观察组,(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 结论: 血清胱抑 C 以及凝血功能有效地反映出急性脑梗死患者部分体制变化,具有一定的检验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 C 凝血功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敏试验结果下合理选取抗生对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接受并治疗的 6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病例,纳入的时间段最开始由 2017年 3月直到 2019年 1月 ,把常规性治疗的 30例作为 A组,把药敏试验结果下合理选取抗生的 30例作为 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在治疗后, B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A组患者更高,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 P< 0.05)。结论:对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药敏试验结果下合理选取抗生效果颇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 标签: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 抗生素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究 芒硝外敷联合抗生在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中的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于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接治的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 159 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 80 例, 采用 芒硝外敷联合抗生进行治疗,对照组 79 例,则采取常规的抗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通过使用 芒硝外敷联合抗生 进行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此治疗方法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芒硝外敷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糖尿病患者中胰岛注射笔与传统注射器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8 年 3 月 ~201 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 糖尿病 患者, 利用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4 例; 参照组给予传统注射器治疗,实验组给予胰岛注射笔治疗,比较两组价值 。 结果: 比较后显示,实验组血糖水平明显好转,其胰岛用量减少,与参照组检验 (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其中给予胰岛注射笔治疗,其效果优于传统注射器,此 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注射器 胰岛素注射笔 糖尿病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患者接受缩宫联合钙剂和米索前列醇预防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134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参照组和观察组组,均有 67例。参照组使用缩宫进行预防,参照组使用缩宫和钙剂以及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对两组各阶段的出血量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产后 2小时和 24小时的出血量比参照组少,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产后出血使用缩宫联合钙剂和米索前列醇预防治疗的效果理想,产妇产后出血量有所减少,临床中能够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缩宫 ;钙剂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 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 500ml,其发生率大约是 5%至 10%,对产妇的生命产生严重的威胁,也是妇科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还有凝血障碍,胎盘植入,软产道损伤等 [1]。产后止血过程是凝血机制和自贡县委自身结构共同作用实现的,子宫肌肉尤其是子宫体妊娠的时候,胎盘黏着的肌细胞增大,血浆中充斥着收缩活性肌浆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现在临床中对产后出血使用最多的治疗药物是缩宫,有研究提及葡萄糖酸钙和米索前列醇可以降低出血量报道。可是比较少有这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报道。此次就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134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参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67例患者。患者没有肝肾功能不全,癫痫和高血压病史,对研究药物不过敏。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参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是( 25.13±2.97)岁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是( 25.42±2.85)岁。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可以开展研究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使用缩宫治疗,在孕妇分娩成功后,进行宫体注射或者滴注给药 10 u。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产妇使用了缩宫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及米索前列醇联合给药的方式,缩宫的使用方式和剂量和参照组相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宫口全开后静滴 5%葡萄糖溶液和 10ml10%浓度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 10分钟内滴完,米索前列醇需要舌下含服, 400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观察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产后 2小时和 24小时出血量情况,详细记录和对比,产后后出血量使用弯盘收集血液量(容积法) +灭菌纸浆垫血液量(称重法),所得的玻璃杯测量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 %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 ;以( x±s)表示产后不同时段出血量等计量资料,行 t检验,( 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后 2小时和 24小时的出血量比参照组少,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 讨论    宫缩乏力会让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出血以胎儿胎盘娩出时最多。临床中一般都会使用麦角新碱和缩宫素来预防,尽管其效果比较理想,可是胎盘产生的肝肾肠以及缩宫酶会将其消除,半衰期为 4分钟,这个半衰期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研究显示 [2],缩宫使用剂量超过 40u后,其效果提升的并不明显。    产后止血过程是凝血机制和自贡县委自身结构共同作用实现的,子宫肌肉尤其是子宫体妊娠的时候,胎盘黏着的肌细胞增大,血浆中充斥着收缩活性肌浆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使用葡萄糖酸钙进行滴注,能够让其和肌浆球蛋白,肌动蛋白和钙离子结合,让子宫收缩,压迫宫壁上血管,完成止血的目的 [3]。米索前列醇收缩作用对各阶段的妊娠子宫产生影响,该药物是前列腺 E1衍生物,直肠粘膜和口服的吸收较快,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弥补缩宫持续时间短的问题。前列腺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存在,激素水平不会影响其效果,因此对缩宫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了一定的弥补。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后 2小时和 24小时的出血量比参照组少,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因此,缩宫,米索前列醇,葡萄糖酸钙联合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非常理想,临床中产妇的出血量减少比较多,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总而言之,缩宫、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米索前列醇联合预防产后出血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产后出血使用缩宫联合钙剂和米索前列醇预防治疗的效果理想,产妇产后出血量有所减少,临床中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胰岛 +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致力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07 月 ~ 2019 年 07 月收治的 100 例 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 作为实验对象 , 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 各组临床 治疗 效果。对照 组( 50 例):应用 伏格列波糖 + 唑来膦酸治疗 ;实验组( 50 例):应用 胰岛 + 唑来膦酸治疗。 对比 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 VAS 评分、 视网膜病变 发生率 。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 呈现为 p>0.05 的无差异性 ;治疗后,实验组 VAS 评分为( 1.21±0.33 )分,低于对照组, 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 ( P<0.05 ) ;实验组发生视网膜病变几率为 4% ( 2/50 ),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 )。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胰岛与 唑来膦酸 ,不仅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同样也使其视网膜发生病变的可能性降低,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 。

  • 标签: 胰岛素 唑来膦酸 糖尿病 骨质疏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泵注生长抑,对急性胰腺炎后低血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区间,收治的 35例通过持续泵注生长抑治疗急性胰腺炎后发生低血糖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未见伤亡情况。结论:急性胰腺炎后发生低血糖经持续泵注生长抑治疗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 标签: 持续泵注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晚期胆囊癌患者行生长抑与阿霉素、氟尿嘧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57例晚期胆囊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28例行生长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实验组 29例行生长抑与阿霉素、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观察 2个周期后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化疗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晚期胆囊癌患者行生长抑与阿霉素、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晚期胆囊癌 生长抑素 阿霉素 氟尿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