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据JamesBornholt2016年4月11日(ASPLOSⅩⅪ)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和微软公司电子工程师开发出的一种新技术可能能够降低储存数字数据所需的空间。这个系统利用DNA分子编码、存储检索数字数据,能够比当前计算机文档技术上百万倍紧凑地储存信息。科学家成功地将来自4个图像文件的数字数据编码为人工合成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 标签: DNA 数字图片 图像文件 数字数据 美国华盛顿大学 核苷酸序列
  • 简介:概述了数字人体与医学提出背景需求,阐述了数字人体与数字化虚拟人的区别;从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设备技术、数字人体研究方法、数字人体模型信息处理等方面介绍了数字人体方法;重点阐述了数字人体的特性;介绍了数字人体的分类;最后,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人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 标签: 数字人体 医学 数字化虚拟人 信息处理 中医药现代化
  • 简介: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模型对髋臼后柱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术中钢板成型及髋臼后柱解剖型钢板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1位成人患者(男72例,女39例)骨盆CT数据,测量股骨头直径(D);并分别通过CT断层扫描的三维反求技术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测量髋臼后柱钢板放置路径中髋臼后壁、近端、远端的3段近似圆弧的曲率半径(R。、心R,),以及反应三段圆弧相对位置关系的髋臼后壁圆弧展角a;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股骨头直径(D):47.4±3.7mm;其中女性为43.6±2.3mm,男性为49.5±2.5mm。Rl:48.0±7.8mm;&:67.7±13.4mm;R3:9.8±0.4mm。α:51.4°±6.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髋臼后柱钢板路径中的R1、R2、R3a与股骨头直径D性别均无相关性。R]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其尺寸变化范围不大;而&总体上随着Rl增大而增大(线性相关系数R=0.388),而髋臼后壁圆弧展角Q随着R1的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系数R=0.735)。结论髋臼后柱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股骨头直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髋臼后壁的形态决定了髋臼近端以及远端骨盆形态。新型髋臼后柱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髋臼后柱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形时间。

  • 标签: 骨盆后柱 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患儿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DR腹部检查的650例患儿,其中男性356例,女性294例,年龄12h~10岁。对其腹部平片的质量及病变进行分析。结果在650张DR腹部平片中,有595张甲级片(占91.54%),55张乙级片(占8.46%),0张丙级片。病变显示情况:通过DR数字化调节,不典型小气液平影101例,急性假性肠梗阻87例;机械性肠梗阻35例。肠套叠21例;小肠疝气8例。消化道穿孔13例。食管裂孔疝2例。膈膨升48例。胃扩张5例。先天性脐膨出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9例。腹腔积液13例。腹膜炎2例。消化道异物151例。消化道畸形57例。脊柱发育畸形69例。泌尿生殖系异常影像5例。膈下区肺炎、盘状肺不张3例,膈下肋骨骨折9例。结论腹部DR平片是大部分腹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只要腹部摄片质量优良,诊断医师充分利用DR的优势,认真仔细观察分析后,对腹部各脏器疾病尤其是空腔脏器的疾病就能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十分重要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数字化X射线摄影 小儿腹部 婴幼儿 腹部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SCT的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模型对骶髂关节形态特点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新型骶髂关节前方的弧形解剖锁定钢板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68位成人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骨盆SCT数据测量,测量骶髂关节弧形板放置路径中的骶髂关节线(AB、BC)及AB与BC的夹角、骶髂耳状面的连线(DE、DF)及DE及DF的夹角,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骶髂关节线男性AB:(24.65±6.37)mm、BC:(28.64±8.18)mm1为133.18°,女性AB:(19.54±4.58)mm、BC:(31.29±8.84)mm2为131.38°;男性DE:(22.26±4.82)mm、DF:(19.08±3.39)mm1为63°女性:DE:(18.94±5.20)mm、DF:(21.27±3.65)mm2为63.3°;平卧位时骶骨的侧部呈与水平面平行,这种关系减少了CT影像测量与实体测量的误差。结论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骶髂关节线及性别具有的相关性,与左右无明显的相关性,骶髂关节形态决定骨盆形态及承受力的稳定性作用。新型弧形锁定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骶髂关节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行时间,增加力学的稳定性。

  • 标签: 骶髂关节 S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
  • 简介:为提高对婴儿健康监护的质量,本研究提出在育婴箱中增加婴儿哭声识别功能,该系统主要以TI公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TMS320DM643多媒体音频编解码芯片TLC320AIC23B为硬件核心,设计一套实时的婴儿哭声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拾音器采集婴儿哭声,音频解码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发送给DSP芯片,DSP芯片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用优化的自相关函数算法提取特征参数-线性预测系数(LPC),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识别算法,实现对婴儿的哭声准确识别,并经串口向上位机发送识别结果。该系统在实际测试后表明,婴儿啼哭状态识别准确率可达97.1%,在婴儿护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护理 哭声识别 数字信号处理器 线性预测系数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骨折病人,其中男性66例,女性14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2.5岁。用碘化铯非晶硅阵列数字平板探测器采集图像,行胸腰段椎体正侧位摄影,所有病人的侧位影像均行DR组织均衡技术后处理。由3位高级影像专家采用双盲法评价图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腰段椎体病变32例,正常48例。胸腰段椎体侧位的常规DR与运用组织均衡技术处理的影像质量区别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组织均衡技术对显示胸腰段椎体的侧位影像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组织均衡技术 胸腰段椎体侧位像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分型及压迫厚度对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探讨不同乳腺分型压迫厚度同AG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患者4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美国HologicSelenia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所获得的400例乳腺片,回顾性分析不同的乳腺分型、不同的压迫厚度与AGD的关系。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分型为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患者的AGD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及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AGD的关系。结果乳腺X射线摄影AGD随乳腺厚度增高而增高,随着乳腺密度分型由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到致密型逐步升高,AGD也随之升高。结论乳腺AGD与乳腺的压迫厚度不同乳腺分型有着密切关系,有利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优化的曝光参数,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优质图像。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压迫厚度 乳腺分型 平均腺体剂量
  • 简介:目的建立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配合医生监控处方药用量,对门诊处方整包装药品残余药量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联网医生工作站。采集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在2012年7月286例患者服务医保联网数据,其中男性189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52岁。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残余药量发生的规律,设计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采集某个医生2012年7月~8月对231例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开药信息化控制残余药节省统计。结果1例患者2个月购买30R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伏格列波糖片甲钴胺片4次,共计购买了12盒,残余3.6盒,费用多花240.84元。排除整包装不拆分的情况,患者多购买了3盒药,费用为200.7元。286例患者残余药金额高达6万余元。使用该系统后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2012年7月~8月治疗231例患者,在保证患者治疗前提下,共少开了3万余元糖尿病药品;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使用该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门诊患者的购药数量。结论处方残余药审核系统的运行,降低了门诊医生的药品比例,使医院合理用药更趋于科学、完善,大大减少了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治病费用。

  • 标签: 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 残余药量 合理用药 监控
  • 简介:计算时间较长存储空间较大,是时域有限差分法在PC系统上求解声场问题的瓶颈.为解决该问题,我们研究了由数个PC机、计算机网络MPI并行编程实现的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及其在声场计算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Bessel声场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并行计算在声场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算法中,能明显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对单个PC机存储空间的要求,而虚拟拓扑结构的优化,能够提高并行计算的效率.

  • 标签: Bessel声场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并行计算 消息传送接口 虚拟拓扑
  • 简介:本文介绍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脑电反馈方法,该方法将脑电生物反馈电磁场生物效应有机结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脑电反馈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改善大脑代谢循环,调节敏感的血化学成份,起降脂、解聚、镇痛、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等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这种脑电反馈对一些脑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电反馈 电磁场 生物效应 神经元
  • 简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对用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移位机进行了构型综合尺寸优化。优化后的设备在满足患者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总质量尽可能降低,有利于此类康复设备家庭化的推广。结果表明在移位机应力许可范围内,本设计满足体重范围从40kg到112kg身高从145cm到195cm的人员使用,并能进行参数化尺寸编辑。最后通过样机乘坐实验验证了本研究的正确性,为康复领域器械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构型综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工程 移位机 医学工程 康复
  • 简介:骨斑点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发病率为千万分之一左右[1],无性别差异,多是在相关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国内对骨斑点症病例报道主要是应用X射线检查进行影像学诊断。随着CTMRI的广泛普及应用,笔者认为根据病情选择CTMRI检查,藉此提高骨斑点症的影像诊断水平。

  • 标签: 骨斑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含有有效药物的载药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缓释系统,可改变常规的给药方式,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用超声的方法结合了不同的药物制成作用不同的纳米粒子,验证了纳米粒子对局部给药治疗的有效性,建立了良好的动物动脉摄取模型,为继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纳米粒子 生物降解 动脉摄取
  • 简介:本文简述了生物材料医用装置的生物学评价项目选择以及生物学评价方法,并对生物学评价的意义发展历史及现状作了概述.

  • 标签: 生物材料 医用装置 生物学评价
  • 简介:颈椎是一个典型的非规则形体构件,由于颈椎体、关节、韧带、椎间盘等材料性质不一,模型的建立较为复杂,准确建立异物同构颈椎模型尤为重要。几何模型数据取自健康男性的颈椎CT片,采用人体颈椎几何特性,使用数字化三维医学影像交互式处理系统MIMICS11.11,通过CT图像识别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颈椎模型。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与MIMICS11.11及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接口程序。我们研制了人体颈椎分析系统,实现多种情况下颈椎模型的计算分析。计算表明建立的颈椎模型较为合理,明显提高了人体颈椎模型的构造能力分析能力。

  • 标签: 颈椎 模型 三维有限元 计算技术 几何构造
  • 简介:目的对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磁力外驱动轴流式心室辅助血泵的血液相容性能进行测试。方法利用特制血袋作为模拟循环管道,羊血作为循环介质,采用标准溶血指数衡量体外溶血实验性能。通过3只山羊12h在体实验衡量其在体适应性。结果实验测得轴流血泵体外实验标准溶血指数(NIH)为(0.158±0.043)mg/L。3例实验动物12h在体辅助无机械故障,血泵辅助后实验动物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FHb)开始上升,最高达到164.8mg/L。结论磁力外驱动轴流血泵实验结果比较理想,值得进一步改进。

  • 标签: 轴流血泵 溶血实验 动物实验
  • 简介:为改善、提高因直肠癌而行肛门切除患者患严重肛门失禁患者的生存能力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一种模拟人体肛门功能的机械装置——植入式人造肛门(implantedartificialanus,IAA)。该装置由人工肛垫、连接盘、微型液泵组成,能够通过手术植入盆腔肛门部位。人工肛垫由钛合金支架医用硅胶液囊组成,微型液压泵体积适于植入体内。微型泵安装了体外无线遥控装置。经测试,IAA的制作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遥控微型泵,使人工肛垫能够自如闭合、开放,从而达到控制排便,治疗失禁的目的,再现自然肛门的功能。

  • 标签: 植入式 人造肛门 人工肛垫 微型泵 肛门失禁
  • 简介:据2008年3月26日斯特里尔斯·安德烈亚第斯博士(心血管研究,2008年3月26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科学家已经证明,毛发毛囊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是最容易获得干细胞的来源之一。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心血管 皮肤 制备 功利 科学家
  • 简介:近年来,炭材料由于它的独特的结构、优异的性能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炭材料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因此炭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它独特的优势。炭材料作为人工生物材料已经被广泛地研究。本文阐述了炭/炭复合材料、石墨、碳纤维、纳米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前景。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纳米碳管 生物相容性 生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