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一种含5%(质量分数)纳米单质银颗粒-磷酸三钙复合支架(β-TCP-Ag)细胞毒性及在家兔体内抗菌促成骨性能,从而为临床治疗骨髓炎合并大面积骨缺损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以100%-磷酸三钙支架(β-TCP)作为对照组,在体外用CellCountingKit-8(CCK-8)试剂检测支架浸提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细胞毒性;体内: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以β-TCP为对照,一期在4周内建立兔股骨骨髓炎模型,再二期植入支架后分别饲养4周12周,然后取支架植入区域骨组织,用平板涂布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相对个数;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观察支架植入区域骨组织长入情况。结果CCK-8检测显示各组间细胞相对活性未见明显差异,表明β-TCP-Ag在体外未见有明显细胞毒性;细菌平板涂布法显示植入β-TCP-Ag组材料周围骨组织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远小于β-TCP组;Micro-CT分析表明β-TCP-Ag组骨缺损区域骨量明显高于β-TCP组。结论含5%纳米银颗粒-磷酸三钙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抗菌能力,在体内杀灭细菌后有利于骨缺损愈合,是一种良好抗菌骨缺损植入物材料。在改进骨感染合并骨缺损治疗中具有重要潜能。

  • 标签: 纳米银颗粒 β-磷酸三钙支架 骨髓炎 抗菌性 成骨活性
  • 简介:以抛光316L不锈钢溶胶-凝胶TiO2涂层试样为对照,研究了等离子体渗氮试样结构性能。对磨光不锈钢片采用浸涂法进行涂覆TiO2膜层处理,对溅射清洗后磨光不锈钢片进行氮化等离子处理。TiO2薄膜没有明显改变不锈钢基体表面形貌,但含有宽约1μm细长裂纹,涂层试样还检测到马氏体衍射峰。等离子体渗氮试样较为粗糙,其表面仅检测到膨胀奥氏体(S相)。与抛光和TiO2涂层试样相比,渗氮试样较为亲水(接触角约70o),表面能极性分量很高(86%),与水、血液纤维蛋白原界面张力较小,与白蛋白界面张力较大。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渗氮试样具有最好耐蚀。三种材料都满足医学植入物溶血率要求(〈5%),渗氮试样具有最好抗血小板聚集功能。

  • 标签: 不锈钢 TIO2 溶胶-凝胶 渗氮 血液相容性 等离子体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月32例(32踝)踝关节创伤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3-31个月,平均(22.3±8.4)个月,同时在手术中用关节镜探查踝关节继发性病变情况,手术前后按AOFAS足踝评分法进行评定,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主观感觉,VAS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随访3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3月(3-21个月),所有手术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后足僵硬等并发症,AOFAS足踝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前评分(46.40±4.61)分改善至术后(87.22±4.22)分。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7.25±2.30改善至术后2.05±1.35,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术后踝关节疼痛减轻,踝关节自主活动明显改善,优良率92.18%。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据KotagiriN2018年1月18日[NatCommun,2018,9(1):275-275.]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光诱导纳米颗粒或能有效治疗转移癌症;发射光作为传统癌症成像技术一部分,其能够有效定位转移肿瘤,并且诱导光敏性药物发挥作用,当这样药物被包裹到纳米颗粒中时其就能"点燃"癌细胞,同时光敏药物就会产生毒性自由基来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新型技术或能有效治疗患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转移乳腺癌小鼠。

  • 标签: 转移性肿瘤 有效治疗 纳米颗粒 光诱导 癌症 科学家
  • 简介:探索烟酒成瘾者差异表达基因及成瘾机理。基于烟酒成瘾者基因表达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提取吸烟成瘾与饮酒成瘾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其对应生物过程对成瘾机理展开研究。吸烟成瘾特征基因数量为197,饮酒成瘾特征基因数量为77,七条基因在吸烟饮酒特征基因中均有出现。TMEM53基因TLN2基因表达量对吸烟与饮酒均成明显负相关;IGFBP7、FN1、HNRNPA2B1、FLJ59422、SYNJ1基因对吸烟与饮酒均成明显正相关。其中TLN2、FN1、IGFBP7、HNRNPA2B1均与癌症存在密切相关,故烟酒成瘾可能对癌症发病治疗产生影响。

  • 标签: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表达数据 方差分析 吸烟成瘾 饮酒成瘾 生物过程
  • 简介:目的聚醚醚酮(PEEK)具有与骨骼相似的弹性模量,但PEEK作为骨修复材料应用受到其表面生物惰性及缺乏促成骨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表面修饰光固定明胶增强PEEK生物活性。方法我科研团队合成光固定明胶可通过紫外照射粘附于多种材料表面,并可增强材料生物相容。进行SEM、静态水接触角、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分化等表征学及细胞学系统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光固定明胶可固定于PEEK表面,改变了PEEK等高分子材料表面性质。在细胞学研究中,光固定明胶改性后相对于普通PEEK,成骨细胞增殖、伸展、基质分泌及分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通过光固定明胶对PEEK表面进行改性,可明显增强其生物活性,是一种有潜力骨科内植入物及医疗器械材料。

  • 标签: 聚醚醚酮(PEEK) 光固定明胶 表面改性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锁定动力髋螺钉(DHS)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PFNA组与锁定DHS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牵引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PFNA组较锁定DHS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锁定DHS组为5.7个月。末次随访使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PFNA组:优良率95.2%;锁定DHS组:优良率94.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效果确切手术方法。与锁定DHS相比,PFNA具有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优势。但两种手术方式在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并无差异。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锁定DHS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行单节段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后发生症状椎体再骨折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对诊断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并行PVP94例患者行回顾研究,19位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出现症状椎体再骨折(再骨折组),75位未发生再骨折(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生物学手术各参数。结果随访出现再骨折病例中,邻近椎体再骨折11例(57.89%,11/19),非邻近椎体再骨折8例(42.11%,8/19),邻位椎体骨折均为术后6月以内发生,非邻位椎体再骨折中仅2例(25.00%,2/8)发生在术后6月以内。既往骨折病史(P=0.01)、骨水泥是否分布对称(P=0.02)、骨水泥量(P=0.02)及骨水泥分布位置(P=0.03)是椎体再骨折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填充位置、骨水泥量、分布是否对称以及既往骨折病史是发生再骨折影响因素,而PVP术后更长时间内出现椎体再骨折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相关。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再骨折 骨水泥 水泥分布
  • 简介:目的比较直接前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诊治老年单侧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其中采用直接前路36例(直接前路组),后外侧入路37例(后外侧入路组),分析其手术用时、切口长短及愈合时间、手术出血及伤口引流量、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3天、7天疼痛视觉评分(VAS),术前、术后1、3、6、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脱位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7个月,平均13.6个月。直接前路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小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下地行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前路组术后3天、7天疼痛视觉评分优于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月、3月、6月直接前路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9、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基本接近。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健康生活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接前路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局部红肿,后外侧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假体脱位,1例出现切口周缘麻木,两组患者无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结论直接前路后外侧入路均能有利于髋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早期临床疗效较好。直接前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假体脱位发生率低,术后早期疗效好等优势,但直接前路手术对术者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 标签: 直接前路 后外侧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平足症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9月,对20例(25足)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平足症患者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术前终末随访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跟骨外侧柱延长植骨愈合。术后20例(25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平足症可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 标签: 平足症 副舟骨 胫后肌腱 Evans截骨
  • 简介:多模医学图像配准是将不同医学成像模式提供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关键步驟。条件方差(SCV)是一种新用于多模图像配准相似测度,但SCV主要缺点是它仅使用量化信息来计算联合直方图。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新插值函数来计算联合直方图,从而提高SCV性能。将改进后SVC用于多模医学图像配准,并与归一化互信息(MI)、交叉累积剩余熵(CCRE)原SCV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相比NMI、CCRE原SCV,本研究方法能配准具有不同空间变换噪声图像,具有更高配准成功率鲁棒

  • 标签: 图像配准 条件方差和 PV插值 归一化互信息 交叉累积剩余熵
  • 简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对用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移位机进行了构型综合尺寸优化。优化后设备在满足患者使用要求前提下总质量尽可能降低,有利于此类康复设备家庭化推广。结果表明在移位机应力许可范围内,本设计满足体重范围从40kg到112kg身高从145cm到195cm的人员使用,并能进行参数化尺寸编辑。最后通过样机乘坐实验验证了本研究正确,为康复领域器械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构型综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工程 移位机 医学工程 康复
  • 简介: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新兴二维碳材料,在生物传感、肿瘤诊断、药物基因载体、抗菌抗病毒、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同时,石墨烯材料能促进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具有抗菌载药缓释,在骨科生物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石墨烯材料在骨科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相关研究细胞、分子机制,以期为未来基础临床研究提供可取信息。

  • 标签: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生物相容性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抗菌
  • 简介:目的对比TightRope系统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其中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17例,锁骨钩钢板治疗组2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后3、6、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骨折愈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但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手术切口更小(P〈0.01)。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术后3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高于锁骨钩钢板组,尤其在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方面(P〈0.01)。术后12个月锁骨钩钢板治疗组与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组Constant-Murley评分相当,但前者疼痛评分仍低于后者(P=0.02)。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内达到骨愈合,术后1年内未发现严重并发症,不需要翻修手术。结论双切口结合TightRope带袢双钛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与锁骨钩钢板治疗相比更利于早期症状改善功能康复。

  • 标签: 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 TightRope系统 锁骨钩钢板
  • 简介:为了满足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融合器在高应力环境下应用,同时提高其与骨组织接合能力,采用压铸腐蚀方法制备孔径为0.4mm,多孔层厚度为1.5mm,开孔率达100%表面多孔PEEK(surfaceporous-PEEK,SP-PEEK),并研究了SP-PEEK单向压缩行为。结果显示:当SPPEEK孔隙率分别为30%,40%50%时,其在横向力(平行于多孔层方向)作用下,保留了实体PEEK53.6%~83.6%弹性模量(分别为9.2、7.95.9GPa)及87.1%~90.5%屈服强度(分别为57、55.854.9MPa);在轴向力(垂直于多孔层方向)作用下,SP-PEEK保留了47.1%~49.1%弹性模量(分别为5.4、5.35.2GPa)及64.3%~79%屈服强度(分别为49.8、48.340.5MPa)。制备SP-PEEK(具有与皮质骨相当弹性模量(4.9~28GPa),能够满足脊柱融合刚度要求。

  • 标签: 聚醚醚酮 表面多孔材料 脊柱融合 压缩行为 高应力环境
  • 简介: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组不同摩尔比DL-LA/GA/TMC三元共聚物。通过GPC、1H-NMR、DSC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不同摩尔比对共聚物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摩尔比与投料摩尔比基本一致;共聚物为无定形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DL-LA含量增加略有升高,而随TMC含量增加明显降低;共聚物拉伸强度随TMC含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通过改变TMC含量有效地提高了材料韧性,当TMC含量≥35%时,共聚物显示了热塑性弹性体特征;当TMC含量为50%时,聚合物断裂伸长率达到1778.5%,拉伸强度仍保持在12.4MPa。

  • 标签: DL-丙交酯 乙交酯 三亚甲基碳酸酯 三元共聚物 热性能 力学性能
  • 简介:目的比较硼酸盐生物玻璃自体髂骨移植对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效果。方法取38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对照组(15只)实验组(15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植入自体髂骨硼酸盐生物玻璃(borateglass,BG)。术后4、812周行X线检查,观察材料降解新生骨生成情况。术后6周9周分别腹腔注射茜素红钙黄绿素。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Micro-CT检查。结果影像学组织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新骨生成明显优于空白组,1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新骨完全修复缺损;实验组材料降解与新骨生成协调进行;术后12周缺损处组织学切片显示,对照组实验组缺损处有大量新生骨组织。结论硼酸盐生物玻璃可完全修复兔桡骨干大段骨缺损,其修复效果与自体髂骨移植接近,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硼酸盐生物玻璃 自体骨移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 简介:提出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血压检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应检测系统,进行了原理测试对比实验。首先,对三名实验者进行了验证实验,确认了系统稳定性;其次,以水银式血压检测法作为对比方法,进行了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血压检测法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血压检测法具有良好直线相关;最后,用Bland-Altman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94%以上实验结果分布在95%置信区间范围之内,说明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良好一致。基于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血压检测法与水银式血压检测法具有大致相同检测精度,本研究提出血压检测法对间歇式血压检测是有效

  • 标签: 血压 容积脉搏波振幅梯度 血管壁力学特性 容积脉搏波 检测系统
  • 简介:本研究制作了与组织光学参数相近硬质仿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漫射光子密度波(diffusephotondensitywaves,DPDW)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DPDW硬质仿体光学参数测量系统。由网络分析仪在300KHz~1MHz频率范围内对激光器进行交流调制,在与光源间隔1cm处接收漫射光子,经过解调获得幅值与相位数据。利用光辐射方程对获取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进而得到硬质仿体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对3种不同吸收系数硬质仿体检测中,μaμ′s检测最大误差分别为0.282、0.003cm-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8%、23.7%,吸收系数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9。测量精度满足常规生物组织光学特性测量要求,本系统将在硬质仿体检测以及生物组织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光学参数检测 硬质仿体 漫射光子密度波 网络分析仪 光辐射方程
  • 简介:开发了一种基于爬行运动脊柱康复训练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支撑床体机构上下肢爬行训练支撑机构,控制系统由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运动控制程序等组成。通过2个直流电机为爬行运动训练提供动力,1个步进电机为脊柱侧弯矫正训练提供动力,1个直线导杆电机控制床体旋转2个步进电机控制腹部支撑上下、左右移动。上位机采用PCI-1240运动控制卡作为控制核心,实现爬行训练距离、速度运动时间等控制;下位机使用单片机实现对训练位置姿态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控制脊柱康复训练仪各部分协调动作,以满足脊柱患者康复训练需求。

  • 标签: 控制系统 爬行训练 脊柱康复 康复设备 运动疗法 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