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3.02期间在我院采用地尔硫卓治疗的8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量调整用药后,显效4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有效率92.5%;用药后窦性心动过缓出现3例,低血压出现2例,减量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地尔硫卓能够有效降低心肌耗氧,增加冠脉血供,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地尔硫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经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经系统综合护理。再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上,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经常规治疗与综合系统护理,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分为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各150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Majeed骨折评价标准评定,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54.7%,手术组患者优良率为90.7%,手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不稳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通过正确的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固定骨折,显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3例,改善6例,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96.6%,无效1例。结论不稳型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心肌缺血发作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氧耗,同时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5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临床内科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不稳型心绞痛患者,显效13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控制心肌缺血发作和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心绞痛的发作。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5月—2013年05月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骨折患者分为C1组(干预组34例)与C2组(对照组34例)。针对C2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针对C1组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骨盆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在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的表现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在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患者极其明显(P<0.05)。结论针对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对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缓解患者内心产生的焦虑感以及抑郁感,患者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得到了极其显著的降低,成功提高了患者临床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性心绞痛PCL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不稳性心绞痛患者136例,均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表征,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药物和护理的68例不稳性心绞痛患者,设为比对组;在比对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护理干预的68例不稳性心绞痛患者,设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在6周连续服药和心理干预半年后的疗效。结果经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与比对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发作心绞痛的次数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可成为不稳性负面躯体化行为的障碍,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股骨粗隆部位不稳骨折采用DCS(动力髁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患有股骨粗隆部位不稳骨折患者23例,对其采取动力髁螺钉进行治疗。结果23例患者采取1~2年的跟踪随访,没有1例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治愈,没有钢板断裂、骨不连以及松动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秀率100%;经2年的跟踪随访,23例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都有显著的好转,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部位不稳骨折采用DCS(动力髁螺钉)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小,保证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 不稳定骨折 动力髁螺钉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高龄不稳型心绞痛(UA)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30天临床效果,探讨超高龄UA患者PCI合理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我院80岁以上UA患者病历,按UA诊断标准、造影检查示病变冠脉至少有2支血管狭窄≥70%,排除入选前诊断晚期肿瘤、心功能≥(NYHA)III级、肾功能衰竭期以上、不能耐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纳入共88例,年龄80至87岁,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患者48例,平均年龄82.2岁,观察组PCI患者40例,平均年龄为81.7岁。随访1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及猝死例数,症状缓解时间。结果1月内治疗总有效率80.86%,观察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2.80%,两组治疗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高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干预有效,超高龄UA患者PCI治疗效果近期30天内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高龄老人 介入治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高龄不稳型心绞痛(UA)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长期临床效果,探讨PCI在≥80岁UA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80岁以上UA患者病历,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入选92例,失访3例,年龄80至87岁。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48例,PCI(观察组)40例,随访2年因心绞痛再次住院次数、月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发生心梗例数、再次血运重建术、心因死亡例数、全因死亡例数及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长期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超高龄UA患者PCI与药物保守治疗长期效果无差别。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高龄老人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的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患者中选取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一期愈合率为87.50%,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4.38%,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在桡骨远端不稳骨折治疗中,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钢板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锁定组)和解剖钢板治疗组(解剖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锁定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显著低于解剖组(均P<0.05)。锁定组患者术后桡关节功能优30例、良12例、中2例及差1例,优良率为93.3%;解剖组患者优20例、良12例、中8例和差5例,优良率为71.1%,锁定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解剖组(X2=6.157,P=0.013)。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为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延迟愈合,锁定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延迟愈合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解剖组患者(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疗效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其疗效显著高于解剖钢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PFNA治疗老年不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PFN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4年6月对49例老年不稳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对其骨折类型、合并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例随访6~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5.64%。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转子间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复杂不稳型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复杂不稳型髋臼骨折25例,术后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随访6~12月,平均8.3月。结果本组所有25例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5月。髋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优23例,良2例。无断板、断钉、退钉及感染,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重建锁定接骨板可塑形便于更好固定骨折,且固定牢靠。故重建锁定接骨板可应用于复杂不稳型髋臼骨折的治疗。

  • 标签: 复杂不稳定型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 重建锁定接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4.09%,心电图改善率为75.O%,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比索洛尔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不稳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55%,对照组为60.56%,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2,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例数以及心电图检测ST-T段改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用于不稳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更显著,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心电图恢复更加接近正常水平,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对临床2012年以来收治的不稳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对不稳型心绞痛治疗的最初目标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对其短期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风险进行分级。危险分级后的处理目标包括消除缺血发作、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