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在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录的15例鸣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推拿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病人采取推、拿、提、捏、揉等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后头鸣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持续推拿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10例症状治愈,4例效果显著,仅1例病况严重,延迟1个月治疗后恢复。结论中医疗法用于鸣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头鸣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患者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1例位难产孕妇,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位难产孕妇有部分实施剖宫产,部分实施阴道助产;导致出现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位难产的出现会导致孕妇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问题。结论位难产发病率一般较高,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很复杂,需要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止。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位难产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初产妇位难产发生原因、分娩方式及临床特点。结果病例研究中阴道分娩45例,余剖宫产91例。位难产的原因如下产道异常共16例,严重胎位置异常占6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占90例,宫缩乏力14例。结论位难产发病率较高,胎儿位置异常容易产生位难产,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标签: 初产妇 头位难产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放射治疗中头一些缺陷,设计相应的辅助模具予以修正。方法通过在底座下面加一个固定装置,该装置可以固定底座左右移动和控制肩的高低来得到需要的体位。结果通过该辅助模具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修正在治疗过程中的重复性,同时使一些病人难以长时间维持的特殊体位得以长时间维持。结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该辅助模具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进定位的重复性,所以在定位的过程中,该辅助模具的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头模 辅助模具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胎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顺产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经阴助产率(11.1%)和剖宫产率(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阴助产率(24.4%)和剖宫产率(28.9%)(P<0.05)。结论在胎位置异常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为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娩方式。

  • 标签: 产妇 胎头位置异常 自由体位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包头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包头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39例,年平均发病率5.53/10万,无死亡病例;全市疫情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不同地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数市区高于旗区;包头市布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3~6月,共发病123例,占病例总数的94.24%,次高峰为10-12月,占2.88%(4例);麻疹发病在年龄构成上,最小的6个月,最大44岁。除6~11月龄幼儿外,散居儿童、成年人(20~39岁)为主,共发病71例,占51.80%;其中散居儿童最多,占36.69%;在139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分别占17.27%(24例)、42.45%(59例)、33.09%(46例),其中,未到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月龄者(<8月龄)9例,占6.47%。8月龄~3岁病例有接种史的比例最高,为9.35%(13例),其次是8~19岁,为4.31%(10例),20~39岁年龄组免疫状态大多不详或无免疫史。结论全面落实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防控工作重点为散居儿童和20~39岁组人群,对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等免疫策略是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免疫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程中胎儿位不正与产程进展的关系,探讨使用导乐球联合徒手旋转胎,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139例单胎位,分娩过程中发生持续性枕后(横)位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在活跃早期使用导乐球,适时联合手转胎术;对照组69例未加以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的耐受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头位不正,适时使用导乐球并行徒手旋转胎,对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枕后(横)位 导乐球 徒手旋胎头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垂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垂直位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眼球震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患者的垂直位小于15°患者17例,垂直位角度在15-30°之间7例,术后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27±0.12),与术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垂直位患者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头位异常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刀结合股四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膝部慢性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刀(针刀加电子针治疗仪)结合股四肌功能锻炼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理疗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0天后的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膝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但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电针刀结合股四肌强化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而稳定的疗效。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针灸疗法 股四头肌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盆底康复治疗外加固定裤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否坚持完成治疗,治疗的次数及肌力、脱出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子宫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用固定裤,自然并拢双腿,观察组穿上固定裤,实施相同治疗,相同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00例患者坚持做完一个疗程的有85例,85例中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两级以上有80例,由于使用了固定裤,治疗无一例脱出,脱出率为0,效果好。对照组的患者做完一个疗程有40例,40例中只有25例的盆底肌力提高2级,效果不好。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盆底治疗固定裤能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和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率明显增加,治疗的效果明显。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固定裤 治疗次数 肌力 脱出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塑定位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临床应用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12月开展放疗的60例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不使用体位固定装置,B组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并分析热塑定位过程注意事项。结果B组患者在左右、脚与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显著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定位可显著提高放疗的精准程度,但实际应用时需严格遵循注意事项,以免影响定位效果。

  • 标签: 热塑模定位 放疗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早期介入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及研究组,分别采用药物治疗、普通针刺和头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比分析疗效及炎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梗死面积、NIHSS、MR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和常规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早期介入治疗脑梗死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和普通法针刺而言,能更好地减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头电针合醒脑开窍针刺 临床效果 炎症细胞因子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治疗MR儿童疗效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MR儿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三个处理组,穴组采用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特教,普超组采用常规脑超疗法结合特教,对照组只接受特教,经6个月治疗,于疗前、疗后由专业评估师进行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1.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穴组、普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智力评估结果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穴组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结果均数都大于普超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对MR儿童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优于普通脑超,优于单独特教,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作为无痛、无创伤性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头穴丛刺 超声波 智力障碍 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