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穿刺细胞DNA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疑似癌细胞骨髓转移的肺癌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采集两份骨髓穿刺标本,一份开展常规HE染色,另一份开展细胞DNA染色,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DNA分析的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常规HE染色涂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穿刺细胞DNA分析可有效诊断肺癌骨髓转移,相较于常规细胞学检查更为简单省事,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癌 骨髓穿刺细胞 DNA倍体分析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接受他乐克+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较对照组80.00%高出17.78%,治疗后观察组CO、CI、EF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倍他乐克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联合他乐克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心绞痛患者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他乐克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脂获得显著改善,且心绞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绞痛时,联合通心络胶囊与他乐克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倍他乐克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缺损的手操作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操作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牙缺损患者而言,选择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牙体缺损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予复方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复发率为4.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复发率为17.07%,两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1.93,P<0.05);两组复发率亦存在显著差异(χ2=15.38,P<0.05);两组患者皮下萎缩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1.19,P>0.05),实验组皮内白色药物沉淀与瘢痕表面色素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56,χ2=9.35,P<0.05)。结论综上,复方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具有复发率低及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 标签: 局部注射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增生性瘢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Hcy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3.914,P<0.05);两组治疗后Hs-CR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Hs-CRP、Hcy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他乐克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且可降低血清Hs-CRP、Hcy等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倍他乐克 冠心病心绞痛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通过经皮椎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通过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椎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20/30),两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26±0.23)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02±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椎成形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V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后凸成形术并中药辨证治疗高龄胸腰椎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4月以来通过责任病椎椎弓根穿刺、球囊撑开复位,并灌注3~6ml的骨水泥成形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13例患者术后2小时后能下床站立行走,缓解责任椎引起的腰背部疼痛,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远期未见骨折椎体高度丢失及上下椎再骨折。结论椎后凸成形术并中药辨证治疗高龄胸腰椎椎骨折,局麻、微创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避免了卧床并发症,提高了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体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辨证施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扁桃与扁桃挤切术对慢性扁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5例慢性扁桃患儿分为观察组(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术组)和对照组(扁桃挤切术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白膜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节点白膜在扁桃窝覆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扁桃炎患儿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扁桃效果较扁桃挤切术好,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术后疼痛,但是术后恢复慢。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 扁桃体挤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扩张矫形器(thevertebralexpansionoforthosis)在单侧经皮穿刺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山东冠龙公司生产的经皮椎成形扩张矫形器,采用单侧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椎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共56例(68节椎),术中采用X线、CT观察椎体内骨水泥的弥散情况,评估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手术时间,Cobb角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8-24个月,每个节段的手术时间平均(25±6)min,每个节段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0±0.6)ml,VAS术前8.5±1.2,术后3.4±1.4(P<0.001)。Cobb角术前18.7±5.2,术后10.3±2.4(p<0.001)。术后CT及X线可见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其中1节椎发生椎管内渗漏,4节椎发生椎间隙外漏,2节椎椎旁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经皮单侧椎成形术,不仅减少了一次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长,并且节省了患者费用,减少了X线术中透视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辐射量。椎扩张矫形器的应用,撑开力量大,可不同方向的旋转撑开,扩张椎体内空间,增加骨水泥分布面积,注射压力小,还可以作为球囊撑开前的辅助扩张,撑开效果更佳。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椎体扩张矫形器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成形术联合壮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行经皮椎成形术、依降钙素以及钙片治疗对照组(n=47)与并行壮骨颗粒治疗实验组(n=47),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月、3月、6月,,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3月、6月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继发性椎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成形术联合壮骨颗粒方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骨质,缓解患者疼痛,可明显降低继发性骨质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壮骨颗粒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为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术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术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球囊扩张椎成形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改善疼痛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在围绝经期椎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院治疗的62例围绝经期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为PVP组,另32例采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为PKP组,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随访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及腰椎功能,另外对比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增加(P<0.05),局部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与PVP组比较,PKP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P<0.05),局部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P<0.05);PKP组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PKP,相较于PVP可更好的恢复患者腰椎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围绝经期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为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术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术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球囊扩张椎成形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改善疼痛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196例老年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9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和渗漏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和渗漏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填充量和X线照射次数,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TP-Ab)是否会产生钩状效应,能否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方法对2017年699例阳性病人的梅毒螺旋抗体血清利用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进行2稀释检测,结果有显著再进行比稀释检测。结果发现2例病人TP-Ab血清原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稀释后的检测结果,比稀释后的结果先增高后降低,呈明显的钩状效应。结论用梅毒螺旋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时会产生明显的钩状效应。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 钩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长骨骨折患者实施MIPPO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于我院接受肢长骨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2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手术,实验组行MIPPO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愈合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长均较短,实验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大于参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肢长骨骨折骨愈合优良率实验组(92.86%)高于参照组(7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肢长骨骨折患者MIPPO技术治疗,患者治疗后骨愈合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MIPPO技术 四肢长骨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08例,均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用药14d、治疗1个月和6个月,阳性率分别为5.56%、5.56%、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7%、24.07%、31.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0.37%(P<0.05)。结论采用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确保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降低再感染率。

  • 标签: 四联疗法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小儿鼾症患儿中选取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扁桃摘除联合腺样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鼾症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切除术 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例颈动脉瘤患者行栓塞+切除复合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颈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护理(颈总动脉压迫试验、颈动脉或者全脑动脉造影的护理)、术后护理(体位、病情观察、伤口的护理)、并发症护理(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0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颈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顺利出院的关键。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