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二次注射加缝扎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直肠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行改良二次注射加缝扎术治疗,对照组42例行TST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高于治疗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出血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二次注射加缝扎术治疗直肠内脱垂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改良四面二次注射加缝扎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英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牙缺损的手操作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牙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操作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牙缺损患者而言,选择手操作护理配合可以显著地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牙体缺损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米炒党参的炮制工艺没有可量化的参数,探讨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的可量化参数。方法采用Design-Expert11设计,优化米炒党参炮制工艺。结果优化得最佳炮制工艺为米用量为药材量的20%,将米与党参片置138℃容器内炒制3分钟。结论建立了可量化的米炒党参炮制工艺参数。

  • 标签: 米炒党参 炮制工艺 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藤梨枝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响应法分析优选藤梨枝提取工艺,以溶媒倍量、提取时间、超声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含量进行优选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藤梨枝的提取工艺为10倍量溶媒,提取2次,每次25min。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藤梨枝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服务用于口腔颌外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口腔颌外科接收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药学服务,分析对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效果。结果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后的治疗依从性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提升(P<0.05)。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后对于口腔颌外科相关知识的了解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1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117/120)。结论对口腔颌外科患者实施药学服务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口腔颌外科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服务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通过经皮椎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通过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椎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20/30),两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26±0.23)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02±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通过椎成形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V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肌痉挛患者行A型肉毒毒素重复局部注射治疗的给药剂量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诊治的肌痉挛患者18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患者均接受为期3年的3轮重复局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比三轮疗效、注射剂量及维持时间。结果本组186例患者共计接受为期3年的3轮重复局部注射治疗,患者各轮疗效大多始于注射后的2~3天内,并于1周内达到高峰,各轮的有效率、药效持续时间以及平均注射剂量等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第1~3轮患者副作用总发生率分别为6.45%、7.56%、7.95%,三轮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肌痉挛患者行A型肉毒毒素的局部注射治疗,可长期重复注射并无需增加注射剂量,也可维持良好疗效及药效持续时间,患者治疗后视物模糊等相关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剂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后凸成形术并中药辨证治疗高龄胸腰椎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4月以来通过责任病椎椎弓根穿刺、球囊撑开复位,并灌注3~6ml的骨水泥成形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结果13例患者术后2小时后能下床站立行走,缓解责任椎引起的腰背部疼痛,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远期未见骨折椎体高度丢失及上下椎再骨折。结论椎后凸成形术并中药辨证治疗高龄胸腰椎椎骨折,局麻、微创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避免了卧床并发症,提高了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体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辨证施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扁桃与扁桃挤切术对慢性扁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5例慢性扁桃患儿分为观察组(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术组)和对照组(扁桃挤切术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白膜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节点白膜在扁桃窝覆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扁桃炎患儿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扁桃效果较扁桃挤切术好,能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术后疼痛,但是术后恢复慢。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切除 扁桃体挤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扩张矫形器(thevertebralexpansionoforthosis)在单侧经皮穿刺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山东冠龙公司生产的经皮椎成形扩张矫形器,采用单侧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椎骨质疏松性病理骨折共56例(68节椎),术中采用X线、CT观察椎体内骨水泥的弥散情况,评估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手术时间,Cobb角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8-24个月,每个节段的手术时间平均(25±6)min,每个节段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0±0.6)ml,VAS术前8.5±1.2,术后3.4±1.4(P<0.001)。Cobb角术前18.7±5.2,术后10.3±2.4(p<0.001)。术后CT及X线可见骨水泥在椎体内均匀分布,其中1节椎发生椎管内渗漏,4节椎发生椎间隙外漏,2节椎椎旁渗漏,均无临床症状。结论经皮单侧椎成形术,不仅减少了一次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长,并且节省了患者费用,减少了X线术中透视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辐射量。椎扩张矫形器的应用,撑开力量大,可不同方向的旋转撑开,扩张椎体内空间,增加骨水泥分布面积,注射压力小,还可以作为球囊撑开前的辅助扩张,撑开效果更佳。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椎体扩张矫形器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规范、科学地预防颌外科病人深静脉栓塞症。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我院颌外科患者250例为对照组,2017年1-6月颌外科病人30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基于Caprini模型的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专科高危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结果对照组共评估出中危50例,高危、极高危11例,观察组共评估中危88例,高危、极高危42例,观察组的下肢肿胀例数及发生DVT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于Caprini模型的风险评估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专科高危因素高血压、从ICU转回、白细胞增高、血液中D二聚异常增高。更能筛查出静脉栓塞高危患者,更适用于颌外科病人血栓风险的评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血栓的发生。

  • 标签: 风险评估 深静脉血栓 颌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皮内针(撳针)配合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新型皮内针(撳针)配合肌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治疗,每周7次,治疗3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周进行通过House-Brackma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评定。结果59例患者完成治疗。干预后,两组House-Brackma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评定均显著改善。实验组干预3周后House-Brackma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评定后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皮内针(撳针)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毫针治疗,且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贝尔面瘫 皮内针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成形术联合壮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行经皮椎成形术、依降钙素以及钙片治疗对照组(n=47)与并行壮骨颗粒治疗实验组(n=47),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月、3月、6月,,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3月、6月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继发性椎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成形术联合壮骨颗粒方案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骨质,缓解患者疼痛,可明显降低继发性骨质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壮骨颗粒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为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术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术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球囊扩张椎成形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改善疼痛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在围绝经期椎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院治疗的62例围绝经期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为PVP组,另32例采用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为PKP组,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随访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局部Cobb角及腰椎功能,另外对比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增加(P<0.05),局部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降低(P<0.05),与PVP组比较,PKP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P<0.05),局部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P<0.05);PKP组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PKP,相较于PVP可更好的恢复患者腰椎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围绝经期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为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术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术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球囊扩张椎成形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改善疼痛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196例老年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19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和渗漏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曝光次数和渗漏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填充量和X线照射次数,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评估人类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护理则是保持口腔卫生及健康的主要措施。如何在人群尤其是口腔颌外科病人中开展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是当今口腔护理专业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个性化口腔护理与传统口腔护理方式不同,且多方面优于传统口腔护理。因此,笔者在文中对目前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在口腔颌外科病人中的临床效果研究及概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参考并总结了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口腔颌外科病人口腔护理的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个性化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TP-Ab)是否会产生钩状效应,能否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方法对2017年699例阳性病人的梅毒螺旋抗体血清利用EASYCUTA?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进行2倍稀释检测,结果有显著再进行倍比稀释检测。结果发现2例病人TP-Ab血清原倍检测结果明显低于2倍稀释后的检测结果,倍比稀释后的结果先增高后降低,呈明显的钩状效应。结论用梅毒螺旋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时会产生明显的钩状效应。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 钩状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长骨骨折患者实施MIPPO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于我院接受肢长骨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2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手术,实验组行MIPPO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愈合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长均较短,实验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大于参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肢长骨骨折骨愈合优良率实验组(92.86%)高于参照组(7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肢长骨骨折患者MIPPO技术治疗,患者治疗后骨愈合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MIPPO技术 四肢长骨骨折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