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室内质控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服务临床。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全年生化室内质控,在完全按照卫生部的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及结合1/3的CLIA88规定的CV值来确立各个项目的变异系数及标准差。结果采用卫生部的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及结合1/3的CLIA88规定的CV值来确立各个项目的变异系数及标准差能满足临床对检验质量的要求。结论室内质控要结合本科室实际,以能满足临床为金标准。

  • 标签: 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 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室内脑膜瘤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6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脑室内脑膜瘤患者,采用MRI检查诊断,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为单发,发生在侧脑室30例,其中体部3例,三角区27例;21例为左侧,右侧9例。6例位于第四脑室。病理类型33例为纤维细胞型,3例为细胞型。MR表现为病灶边缘清晰、规则,呈分叶状4例,呈椭圆、类圆形32例。T1W1肿瘤稍低信号6例,等信号30例。T2W1肿瘤稍高信号15例,等信号18例,稍低信号3例。增强扫描33例均有明显强化。患者脑室均有程度不等的扩大,瘤周水肿12例。结论脑室内脑膜瘤采用MRI诊断,可显著提高确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MRI 脑室内脑膜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测定HBsAg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选择0.5IU/ml的HBsAg阳性质控品进行20次检测,先用即刻法和L-J质控图联合排除异常值后算出X、SD、CV,用该值绘制L-J质控图框架,再直接使用未经取舍的20次检测数据计算其X、SD、CV,绘制L-J质控框架,最后用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测定值分别在上述两个不同质控框架中进行绘图验证.结论先用即刻法和L-J质控图联合排除临界阳性质控品(0.5IU/ml)异常值后得出X、CV、SD,再用该组值绘制常规L-J质控图适合用于ELISA法检测HBsAg室内质控。

  • 标签: ELISA法 室内质控 异常值取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对于社会和医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可以有效地保证医院所需要的消毒灭菌物品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以满足医院对于此类物品的需求,也可以为医院节约许多运营成本,同时避免大量的社会资本重复投资和闲置,所以许多地区都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逐步建立起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基于此,本文就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区域化消毒供应 医院 运营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在复苏期间的躁动状态,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按设定标准入选86例术毕躁动老年患者,记录其一般情况,观察其躁动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大致有拔管刺激、低氧血症、疼痛、导尿管刺激、心理因素这5点。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躁动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全身麻醉后老年患者进入复苏室期间,发生躁动的情况较多,原因复杂,应及时观察分析,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处理,保证复苏期间的安全。

  • 标签: 全身麻醉 躁动 老年患者 复苏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手术室内使用手机会产生的污染情况。方法2015年6月~7月随机抽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携带的手机作为本次检测的对象,进行细菌污染状况的取样检测。结果手机污染情况94.59%,且最高的染菌量可达到272CFU/cm2,污染菌种为8种。结论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应该加强手术室的管理,限制甚至禁止手机在手术室内的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手机污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检,总结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站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1000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HBsAg室内质控,总结质控漏洞。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影响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为①检验人员疏忽;②试剂质量;③检验环境。结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检,其质控物制备方法简便,且具备良好稳定性和安全性,可在临床试验室中推广应用。应注意避免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检测质量。

  • 标签: 室内质量控制 每联免疫吸附试验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方法,培养合格的准护理人员。方法采取规范培训+区域带教的方法,对2014年~2015年教学年度131名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达90分以上,操作考核成绩均达到93分以上,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率达到98%,收到很好的专科带教效果。结论根据专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带教体系,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并因材施教,针对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不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教、学双赢的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带教 规范化 区域化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急诊护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急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探索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调动护士积极性,本文针对急诊科护士现有区域及岗位进行定期人员轮和绩效考核的设计,最后对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采取此种方式对护士进行岗位管理和绩效激励机制考核,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检验科做好生化质控的体会。方法本院检验科于2000起开展室内生化质控,并于2016年起加强室内生化质控,分别选取加强前(2015年3月—2015年10月)生化检验样本117份、加强后(2016年8月—2017年4月)生化检验样本124份,观察检验结果正确情况,并分别于加强前、加强后随机抽取临床医生各10例,调查对生化检验结果的满意情况。结果加强室内生化质控后,检验结果正确率、医生对生化检验结果满意率均高于加强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检验科积极加强室内生化质控后,可有效的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提升临床医生对生化检验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基层医院 检验科 生化质控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从剂量、时间和种类多角度研究家装污染物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探讨其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84只,随机分14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花生油,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微核差异。结果随着家装污染物浓度的增高、染毒时间的延长以及染毒种类的增加,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明显增加。结论家装污染物对小鼠的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效应。

  • 标签: 家装污染物 甲醛 氯化铅 微核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区域管理新方法。方法运用“5S”理论对现有手术室进行规范、科学化管理,设立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标识明确统一、定期检查评估、定期成果汇报,人人参与,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结果“5S”管理与区域管理结合运用改善了手术室的环境,实现了每个区域物品的安全有效性及摆放位置的规范标准化,保证手术进程中准确、快速取用,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护士的在岗率。结论将“5S”理论应用于手术室区域管理,加强了手术室有限空间的合理运用,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进一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ldquo 5S&rdquo 理论 区域管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清洗及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将具备条件的某区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为该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在该区内随机选取5家医院,将其复用器械纳入集中管理,对比集中管理前后灭菌物品质量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实施集中处理后,灭菌物品质量较实施前有较大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χ2=3.977,P=0.046)。结论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实行集中管理,可大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率
  • 简介:摘要分析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探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管理措施。

  • 标签: 信息系统 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CSSD)各区域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国家法规性文件《消毒隔离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与灭菌的监测与追溯制度》和《CSSD感染管理小组职责》等标准,分区域制定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各区域的工作质量管理。结果科学规范的加强各区域工作质量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分区域的工作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各区域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我们所说的室内质控一般是应用在测定每日的情况,主要是应用在评价其精密度,每天可以运用到不同层次也就是高、中、低这各三个层次的质品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测定,(在最少包括了两个质控的水平)最标准的是每日都在控制。然而,实际工作种是很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这本文章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寻找到原因并进行处理。

  • 标签: 日立7180生化仪室 内质控失控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和影响质量因素,探讨改进措施,解决存在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方法根据美国CLIA能力验证的质量分析要求规定允许临床总误差TEa与生物变异的总误差TEa进行比较并且使用,对2008~2011年4年间我院检验科生化室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室内质量控制的偏差费用错误的方法,错误率反映检验方法的稳定程度。结果检验科生化室质量控制方法的总合格率分别是Glu99.9%、AST81.6%、ALT99.6%、CER73.4%、Ua91.5%、Ca91.3%、P82.8%、TG99.8%、TC99.9%、TBil62.5%、HDL-C91.3%、K99.9%、Na82.1%、Cl81.7%、TP81.2%、ALB92.1%、BUN83.2%。结论影响检验科生化室内质量的结果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应该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以及快速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满足临床对检验质量的要求。

  • 标签: 检验科 生化检验 室内质量控制 方法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而形成的疾病,我国大约为7.18%的乙肝病毒携带率,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肝硬化或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的可自愈率大约为90%,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可分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携带者、乙肝肝硬化等。乙肝的临床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很多,而检验质量又是影响乙肝治疗及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如果提高检验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探讨乙肝两对半ELISA检测法的室内质控,为今后的临床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ELISA检测法 室内质控 仪器设备 试剂盒
  • 简介:摘要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除颅脑创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脑肿瘤病变等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EVD结合CLD治疗自发性脑室系统出血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收到良好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推广应用,为临床治疗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自发性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腰大池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