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心病体外循环术术中护理配合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术进行治疗,术中护理人员进行病情监测、器械、巡回等相关术中配合,观察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心博指数、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情况,并统计患者治愈例数与并发症例数,评价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儿检测时间点心搏指数、心脏指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治愈率为100%,术中无意外状况,术后有仅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并发症。结论对行体外循环术的小儿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因意外带来的损伤。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术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呼吸机的应用维持适当的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保证患儿平稳顺利度过围术期。方法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心电监护,定期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给予有效的镇静,维持良好的心功能,合理的应用,降低肺动脉的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和心功能得维护。结论做好术后的监护可降低病死率,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顺利康复。

  • 标签: 先心病 小儿 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孕期12-40周疑有胎儿心病心病高危因素的3700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随访结果、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病的胎儿为58例,经过产后超声随访及尸检结果确诊为先心病为62例,超声诊断阳性率为93.55%,漏诊4例,漏诊率6.45%。结论通过在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特点,选择合适的孕周通过多切面产前超声扫查可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胎儿先心病 超声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我国每年有20万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复杂的先心病占20%左右。由于心内结构复杂多变,传统影像学资料不能提供细致准确的图像,所以手术难度大,手术根治率低,手术死亡率高。不过,现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有效解决了,由北京阜外医院先心病外科专家花中东医生领导的团队,在应用3D打印技术帮助提高复杂先心病的诊疗效果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256层CT在儿童心病冠脉发育异常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心病患儿50例,按照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有冠脉病变组与无冠脉病变组,每组各25例,采用256层CT心脏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结果50例患儿在正常心率下扫描,图像质量三级37例,图像质量二级11例,图像质量一级2例,未出现图像质量0级。冠脉病变组的25例患儿经过手术证实共有76处异常,通过256CT扫描检查发现72处异常,检出率为94.73%。256层CT对儿童心病冠脉发育异常诊断的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92.00%。结论256层CT对于先天性冠脉发育异常的检出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很高,能够清晰的显示心脏整体结构、冠脉及肺血管解剖关系,从而更加准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冠状动脉畸形做出诊断。

  • 标签: 先天性冠脉发育异常 儿童 CT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ET-1、VEGF、eNOS表达,探讨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患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心脏彩超评估PASP,据PASP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12)、轻度PAH组(n=12)、中度PAH组(n=12)、重度PAH组(n=12)。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ET-1、VEGF、eNOS检测,统计、分析血清ET-1、VEGF、eNOS与肺动脉压改变关系。结果各组血清ET-1、VEGF、eNOS比较,轻度、中度、重度PAH组各指标均呈逐渐增高,中度、重度PAH组各指标较正常组均增高,血清VEGF轻度PAH组较正常组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PAH组RA、RV较正常组和轻度PAH组增大。结论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随着PASP增高,血清ET-1、VEGF、eNOS表达增加,且与PASP存在正相关;ET-1、VEGF、eNOS参与PAH的形成,三者可能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 标签: 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ET-1 VEGF eNO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临床变化。方法选择46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一天与手术后第一天,分别对血清中的心肌酶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第一天心肌酶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第一天的心肌酶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的变化与年龄、性别差异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酶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对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监测与评估作用,提示我们临床关注心肌酶的变化,及时采取诊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心安(环磷酰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92例冠心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安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6/46),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比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能够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扩血管和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先安注射液 环磷酰苷葡胺 冠心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心安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68例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心安治疗)与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①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FVE与E/A比值较对照组更高,而DHT与AHT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②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18%,较对照组更高,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较对照组的11.76%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心安与硝酸甘油对于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均有一定疗效,但心安的效果更优,安全性高,具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心先安 硝酸甘油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前超声系统检查的孕18~36周胎儿4225例,对疑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均行心尖四腔心切面及常规10个基本切面超声检查,并对可疑急性胎儿行超声心动图筛查,记录诊断结果。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4例,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8例,漏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显像清晰,操作简单,具有无创性,可与其他产前诊断方式结合以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产前检查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从2009年至今完成新生儿及婴儿重症心病手术体重2.4KG—5KG的患儿56例,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56例患儿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心脏直视下进行,应用超滤装置,体外循环中进行超滤。HCT维持在25%—30%,体外循环结束后进行超滤HCT达35%。结果本组资料术后送入ICU监护,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控制肺部感染,强心治疗过程中,对其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了NO吸入治疗。除3例肺部感染严重,心力衰竭难以控制,家属放弃治疗外,其余患儿均存活。结论在传统超滤的基础上将超滤器在体外循环的管路上连接,从而实现在体外循环中的各个阶段将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和炎性介质清除体外,提高红细胞压积,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心脏的后负荷,避免肺水肿,减轻肾功能的损害,减少体外循环的损伤,是新生儿及婴儿重症心病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重症先心病 体重2.4KG&mdash 5KG 体外循环 超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参与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各类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症给予个体化治治疗。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致病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肺心病 冠心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46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46例肺心病患者心绞痛(8.7%)、胸闷不适(45.7%)、急性心肌梗死(2.2%)、高血压(28.3%)、心界扩大(60.9%)、心电图V5、V6ST段压低(78.3%)、超声心动图LVEDd≥50mm(67.4%)、LVEF<40%(60.9%),心功能不全(LVEF<40%)者,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使用(60.90%)。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需综合各种临床资料才能确诊,用药也与单纯肺心病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特点、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间与我院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单纯肺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心肌梗塞史、肺部疾病史、基础病史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比较、分析;结果年龄、吸烟史、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心绞痛、心力衰竭、夜间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左偏(>30°)、左心室增大等指标在研究组患者中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检查结果,认真鉴别、合理诊断能够降低该病的误诊、漏诊率,对于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心病 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肺心病59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经临床诊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12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左室肥厚伴劳损的60例(47.2%);ST─T缺血样改变的81例(64.29%);房性早搏31例(24.60%);心房颤动32例(25.41%);异常Q波25例(19.84%);室性早搏16例(12.70%);心房扑动,束支阻滞较少均为7例(5.56%)。各类心电图比较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心电图表现复杂、多样,合并高血压多以左室肥厚出现,合并冠心病者主要以ST─T缺血样改变。除了可靠的心电图诊断外,还需结合临床特点方可作出诊断。

  • 标签: 肺心病合并高血压 冠心病 心电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