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来我院经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心肌的部位、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管径的大小及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结果60例心肌主要位于左前降支,其次是回旋支,心肌的长度10mm~40mm,厚度0.7~2.0mm,心肌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远段,心肌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于心肌后段。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血管的诊断中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心肌、冠状动脉、心肌的特点及解剖关系,还具有安全、无创性的优势,可作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血管的首选方法。

  • 标签: 64排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桥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肱骨大结节骨折锚钉线技术的要点与不足,探讨规避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2017年1月运用锚钉线方式治疗大结节骨折的临床资料,共11例,其中Ⅰ撕脱型6例,Ⅱ劈裂型2例,Ⅲ压缩型3例,合并肩袖损伤4例,前盂唇韧带复合体撕裂1例,年龄45岁~57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完成手术,采用锚钉线拉网固定方式,归纳技术要点并列举分析其技术不足,尝试规避方法。结果11例病例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13.4月骨折均愈合,所有病例未见术后固定移位,无锚钉松脱,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复位不足,主要表现在肩关节冠状位上的骨折块与骨床上缘的台阶残留,骨折块下缘未入骨床,骨折块前缘或后缘未入骨床。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为96.3%。结论锚钉线固定方式治疗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牢靠,采用肩袖骨块兼顾固定方式稳定可靠、全面合理,镜下方式更是微创并可兼顾治疗合并损伤,但存在医源性复位缺陷,通过技术改良和熟练操作可加以规避。

  • 标签: 肱骨大结节 骨折 锚固螺钉 手术治疗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上学通勤方式与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江镇全部在读小学生的血压进行测量,对其上学通勤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6217名小学生中,血压偏高前期824人,检出率13.25%;血压偏高1394人,检出率22.42%;出生体重上血压偏高检出率表现为巨大儿组是正常组的1.25倍;上学出勤方式上血压偏高前期及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均为步行出行组<机械代步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步行出行组发生血压偏高前期、血压偏高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机械代步组的0.82倍(95%IC0.70-1.17)和0.86倍(95%IC0.75-0.98)。结论积极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是学龄儿童高血压的一个保护因素。学龄儿童在适当的通行距离下应选择步行作为日常上学通勤方式,尽量避免或少选择机械代步,从而有效预防高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小学儿童 出行方式 出生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上学通勤方式与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江镇全部在读小学生的血压进行测量,对其上学通勤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6217名小学生中,血压偏高前期824人,检出率13.25%;血压偏高1394人,检出率22.42%;出生体重上血压偏高检出率表现为巨大儿组是正常组的1.25倍;上学出勤方式上血压偏高前期及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均为步行出行组<机械代步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步行出行组发生血压偏高前期、血压偏高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机械代步组的0.82倍(95%IC0.70-1.17)和0.86倍(95%IC0.75-0.98)。结论积极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是学龄儿童高血压的一个保护因素。学龄儿童在适当的通行距离下应选择步行作为日常上学通勤方式,尽量避免或少选择机械代步,从而有效预防高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小学儿童 出行方式 出生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