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学有效的手足口患儿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儿早日得到康复的目的。方法对50例患儿实施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包括患儿的隔离,皮肤,口腔饮食等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同时注重家属的健康宣教。结果50例患儿全部痊愈。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全面健康。护士应当深入了解手足口患儿的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的检测患儿的病情,有效的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并能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护理体会,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近3年收治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的结果,本组病例以1~5岁患儿居多。患儿皮疹以手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发热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升高。痊愈50例,无1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及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后评价,进一步加强家长对其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方法择取在2014—2016年来我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择肺炎患儿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全部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随时了解患儿的病情,确定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数量,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只有研究组患儿发生一例脑膜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结论小儿虽然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常见病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大多数预后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我们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保健宣传,确保我国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临床做好护理工作对促进疾病治疗和康复有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措施和护理进展。

  • 标签: 手足口病 消毒隔离 发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进而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6年收治禾丰镇辖区的232例手足口患者为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手足口病全年都有发生,集中发生在四月份至九月份,数量占据全年发病总数的82%。我院统计情况,男性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发病人群多为幼儿,集中发生在1.5岁到5岁之间,其中两岁-三岁年龄段的儿童发病率为最高。结论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大,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儿童死亡。常见于每年的四月份至九月份之间,因此需要针对手足口病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有效降低,减少重症患儿的死亡率,将流行范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研究分析,形成适合于基层手足口病的控制对策。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点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预防手足口病应用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接受初诊和复诊时候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对236例家属健康教育前后关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行了健康教育之后,手足口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明显得到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健康教育作用下,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关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群众自我防治疾病意识和生活质量都有所改善,从而缓解了医患矛盾,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预防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患儿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手足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儿童手足口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可能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各类因素进行但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饭前未洗手、早产、体质弱、外来人口、居住环境卫生差、通风条件差、有接触患病人群、家长疾病知识认知度低等与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2)多因素分析法显示早产、体质弱、居住环境卫生差、有接触患病人群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早产、体质弱、居住环境卫生差、有接触患病人群四个因素是导致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在对于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的过程中,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期望早期识别,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早期临床特征和表现,并进行治疗和疗效观察。结果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温≥39℃,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以易惊、肢体抖动、嗜睡、呕吐多见,少数可出现抽搐、无力症状;呼吸循环系统症状以呼吸和心率异常多见,少数可出现四肢末梢循环障碍、肺水肿、肺出血。经治疗后,126例患儿中,治愈117例(92.86%),未愈8例(6.35%),死亡1例(0.79%)。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早期识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行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中医辩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热毒宁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①实验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痊愈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热毒宁 利巴韦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方法。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手足口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2016年1月。分析手足口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防治方法。结果在15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02例患儿最终确诊为手足口病,发生率为68.00%。手足口病的发生受到患儿生活习惯、不洁饮水史、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患儿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为了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我们要对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便于控制手足口病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手足口病 防控 疾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柳州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采集共10287例肠道病毒病原学特征,为柳州地区手足口病(HFM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粪便拭子,用PCR-荧光探针法对肠道病毒分型。结果肠道病毒EV71、CoxA16、EV阳性率分别为4.43%、10.79%、68.49%。1~2岁儿童阳性数占72.5%,发病高峰处于5月份。结论我院2015-2016年手足口病患者检出的肠道病毒主要为CoxA16,其感染率高于EV71型,提示对CA16型肠道病毒引起注意,0~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期为5~6月份,有明显季节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EV71 CoxA16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328例手足口病患儿,充分评估其口腔情况,制定口腔护理方案,并临床实施。结果患儿口腔疼痛均于1~2d缓解,口腔溃疡2~3d基本痊愈,正常饮食4~5d恢复,未出现口腔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手足口病患儿,对其采取合理的口腔护理,可有效减轻因口腔护理而引起的不适感,患儿疱疹及口腔溃疡均于2~8d内得以痊愈。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以及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足显微外科患者中选取58例,观察记录患者术后一天内的疼痛程度和持续疼痛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患者一天内在1200-1600和2000-000的疼痛程度最强,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在1200-1600和2000-000的疼痛时间均比其他时间段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情况改善不明显,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有效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疼痛。

  • 标签: 疼痛护理 手足显微外科 护理干预 疼痛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学随机分配法的原则,将所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为42例,对照组为41例;在治疗前,对患儿及时实行退热等病症治疗,保证本次研究具有科学性。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口服或者在患处涂擦同时配合喜炎平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皮疹消退等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49%,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可以极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大量住院费用,同是该药物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干预要点进行探析,同时分析其施行结果。方法收集62例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31例。在护理对照组患儿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者时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儿效果更佳,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并显著减少患儿的住院费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患儿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