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以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6例肿瘤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类型,归纳不良反应的年龄层次。结果针对患者使用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激素平衡类药物组的发生比例最高达96.15%,其次为细胞毒性类药物组85.71%,最后为调节生物反应类药物组69.23%。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不同年龄分组来看,壮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76.92%,青年组其次为85.71%,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最高达92.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选择抗肿瘤药物,需要重点关注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群体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更换药物,将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肿瘤患者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房颤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房颤组按照疾病特征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51例)和永久性房颤组(54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左房内径、血清MIF、Ⅰ型CP(PICP)、Ⅲ型NP(PⅢNP)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左房内径增大,且阵发性房颤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与永久性房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房颤组及房颤各亚组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亚组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MIF、PICP及PIIINP水平增加,且3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左房内径与血清MIF、PICP、PIIINP水平均呈正相关(rMIF=0.7050,rPICP=0.6954,rPIIINP=0.6816;P<0.01)。结论MIF、PICP、PIIINP可能通过参与房颤患者心房结构的改变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标签: 房颤 心房重构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Ⅰ型CP Ⅲ型NP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住院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患者的病例683份,根据用药指导原则进行评价分析,对存在不合理的处方开展讨论。结果683份病例中有128份不合理处方,占18.74%;不合理原因主要有给药途径、无指征用药、疗程过长、药物用量不适、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其中给药途径不合理发生率最高,为37.50%,其次为无指征用药。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剂总体上使用尚可,但是在药物使用指征和用药途径中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医生还要加强对药物使用方式的了解,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合理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给药途径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特征,评价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经MRI检查诊断的86例子宫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患者,分析不同病变的图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子宫肌瘤52例,大部分病灶在T1WI序列均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序列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DWI序列未见扩散受限;子宫腺肌症20例,T2WI序列病变子宫结合带增宽伴散在点片状高信号,部分出血病变T1WI序列呈高信号;子宫内膜息肉6例,表现为宫腔内长条状及结节状肿物,有蒂与内膜相连,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增强扫描与内膜及肌层相似;8例为子宫颈纳氏囊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RI多模态检查有利于提升子宫良性肿瘤肿瘤样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先天性囊肿 MRI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lncRNAPCAT19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的作用,通过shRNA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之后再观察lncRNAPCAT19对肺癌细胞的增值与侵袭作用。方法首先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培养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转染lncRNAPCAT19sh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RNA,之后采用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细胞的lncRNAPCAT19的表达量,并且,通过采用MTT和侵袭实验的方法来分别观察两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我们通过qRT-PCR检测发现,研究组A549肿瘤细胞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0.421±0.030,而对照组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1.116±0.07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6,P<0.01),说明通过shRNA可以减低lncRNAPCAT19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MTT结果显示,研究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542±0.029,而对照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719±0.065,两组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值能力;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71.2±9.1,而对照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149.6±12.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13,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

  • 标签: 肺癌 lncRNA PCAT19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住院病人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住院病人420例,总结420例住院病人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结果420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历中,不合理用药病历45份,用药合理率为89.29%。45份不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例具体表现为用药指征不适宜、药物选择不适宜、重复用药、疗程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以及溶媒使用不适宜。结论住院病人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期间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临床应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提高用药合理率。

  • 标签: 住院病人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抑制皮肤疤痕中采取透明质酸和纤维粘合剂的效果。方法对象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0例皮肤疤痕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100)、纤维粘合剂组(n=150)、透明质酸组(n=150),分别开展不做任何处理、使用纤维粘合剂、使用透明质酸等三种治疗,对比参照组、纤维粘合剂组、透明质酸组皮肤疤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透明质酸组、纤维粘合剂组皮肤疤痕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成纤维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伤口愈合强度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透明质酸组、纤维粘合剂组皮肤疤痕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成纤维细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伤口愈合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和纤维粘合剂有助于抑制皮肤疤痕。

  • 标签: 透明质酸 纤维粘合剂 皮肤疤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TN基因的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利用特异性siRNA将CTTN基因进行沉默,westernblot检测其沉默效率。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TTN基因沉默后,呈现红色荧光的TRITC-鬼笔环肽标记的F-actin和呈现绿色荧光的Dyligt488标记的cortactin共定位的黄色荧光-侵袭性伪足数量的改变情况。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CTTN基因沉默前后侵袭细胞数量的改变。结果westernblot检测发现,siRNA可以将CTTN基因显著沉默。在此基础上,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发现,CTTN沉默后出现侵袭性伪足的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Transwell侵袭模型同样发现,CTTN沉默显著减少了侵袭细胞数量(P<0.05)。结论CTTN基因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降低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CTTN 非小细胞肺癌 侵袭性伪足 荧光共聚焦 Transwel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治疗1、2月后的VEGF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介入性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 血管内皮抑制素 介入治疗 肝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注射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治疗的326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的情况。结果本次326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治疗的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26例,占到7.98%,其中外科系统14例(9.03),内科系统12例(7.02%),不合理用药原因中有6例属于联合用药不合理(1.84%),8例属于药物使用过量(2.45%),3例属于用药疗程偏长(0.92%),9例属于用药指征不明确(2.76%)。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应针对不同科室用药情况制定严格规范的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标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住院患者 不合理用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免疫抑制剂,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参照组(75.00%),其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可有效缓解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急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儿童手术前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的70例手术治疗脑肿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性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组开展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脑肿瘤儿童手术时间、脑肿瘤儿童手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应激性的监测指标;手术治疗后感染率。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满意度、应激性的监测指标、围手术期脑肿瘤儿童手术时间、脑肿瘤儿童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治疗后感染率优于常规性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脑肿瘤患儿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良好,可减轻机体不良应激和降低感染风险,缩短诊疗时间。

  • 标签: 脑肿瘤儿童 手术前后 护理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7例脊柱肿瘤患者,其中,原发肿瘤患者17例(对照组),肿瘤转移患者3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以及重建脊柱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和术后7d的疼痛评分和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血清TNF-α以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以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对于脊柱肿瘤患者的效果较好,但对于脊柱肿瘤转移者,患者的疼痛程度会更为严重,可能与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相关。

  • 标签: 早期手术 脊柱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化学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和并发症,便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秘会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原本疾病加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对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护理进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 化疗 便秘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中,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肿瘤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因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肿瘤疾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其中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关系,而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是由百分制九十的微生物共生而组成的超级生物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食物进行分解吸收等生理过程。为了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疾病之间的关系,下面针对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的发生、以及肠道菌群对肿瘤疾病治疗的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旨在进一步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调配工作流程及管理。方法环境监测的生物标记物选择环磷酰胺(CP)和阿糖胞苷(CAR),监测项目包括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环境擦拭样本及工作人员操作使用的手套和口罩,残留浓度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果PIVAS不同工作环节中的不同物体表面被环磷酰胺(CP)和阿糖胞苷(CAR)污染的程度不同,污染程度最重的是生物安全柜台面,CP平均污染浓度为3.303ng/cm2,CAR平均污染程度为0.838ng/cm2;其次是混合调配间门把手,CP平均污染浓度为1.629ng/cm2,CAR平均污染程度为0.108ng/cm2。结论PIVAS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肿瘤药物污染,这种污染同时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PIVAS应在现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抗肿瘤药物调配工作流程,最大程度降低PIVAS工作人员的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情况。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抗肿瘤药物 职业暴露 环境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卵巢肿瘤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入的2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对应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卵巢肿瘤予以腹腔镜术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术后症状表现,提高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治疗 良性卵巢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肿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实施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身体指标、不良症状评分优于A组;B组和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6.7%和20.0%,B组低于A组;B组的健康指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 标签: 脑肿瘤出血 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灸疗法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每组各30例,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添艾灸疗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参考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多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0.0%低于参考组患者的病死率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艾灸疗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及死亡率。

  • 标签: 艾灸疗法 晚期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原发性纵膈肿瘤1例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例原发性纵膈肿瘤患儿,分析对原发性纵膈肿瘤患儿采取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对患儿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并执行了针对性的化疗方案,有效改善了患儿的全身症状和胸腔压迫症状。结论对原发性纵膈肿瘤患儿采取非根治手术,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原发性 纵膈肿瘤 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