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0例剖宫术产妇,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于手术后6小时即给予足三里、三阴交、阴谷、曲泉穴进行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疼痛减轻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各时间段上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地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穴位按摩 中药穴位贴敷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2组均观察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2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穴位埋线 自血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07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脐旁左侧注射后不按压(观察组),脐旁右侧注射后按压5min,注射12h后,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不按压组的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较按压组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不按压可减轻皮下出血情况。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按压 皮下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范围与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后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每例患者的10次LMWH注射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注射完毕后以棉球压迫,对照组以棉签压迫,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面积大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降低,面积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使用棉球压迫可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面积,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风湿痹病是临床常见的发病与季节相关性大、易于反复的慢性疾病。冬季易于发病,适于冬病夏治之法治疗。而穴位敷贴为冬病夏治方法之一。风湿痹病采用穴位敷贴治疗结合电针离子导入可达振奋阳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

  • 标签: 风湿痹病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腧穴 离子导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治疗妊娠恶阻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妊娠恶阻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治疗对比30例予常规护理的妊娠恶阻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治疗妊娠恶阻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按摩 妊娠恶阻 中医 护理
  • 简介:摘要文章从中医、西医两个角度阐述了肺炎发热的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尤其是穴位贴敷在退热处理方面的机制、疗效及独到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针刺穴位+药物治疗胆囊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胆囊炎患者112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针刺穴位+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脂餐前后患者在运动功能变化以及胆囊大小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胆囊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收缩功能表现为良好的患者87例,收缩功能表现为一般的患者25例。同治疗前比较,完成治疗后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针对胆囊炎患者,临床选择针刺穴位+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有效改善,发挥显著的胆囊炎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患者的胆囊功能恢复。

  • 标签: 针刺穴位 药物治疗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捏提法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疗41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运用穴位捏提法并针刺治疗,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41例中,痊愈34例,占82.9%,好转4例,占7.8%有效2例,占4.9%,无效1例,占2.4%。结论对于顽固性呃逆,采用穴位捏提配合针刺予以治疗,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穴位 捏提法 针刺法 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经腹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药物组(B组)、药物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穴位为足三里、内关及合谷穴,记录术后及次日清晨前恶心呕吐次数,B组采用穴位电刺激加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药物组只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D组不采取措施。结果A、B、C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次数均低于D组,A组、B组较D组相比差异更为显著(P<0.01),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人术后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与只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相当,单纯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即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并减少止吐药物的用量。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恶心 呕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虚寒性胃脘痛患者临床治疗当中,穴位按摩配合艾灸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虚寒性胃脘痛患者82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配合艾灸治疗。结果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虚寒性胃脘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穴位按摩配合艾灸临床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还能明显改善患者一系列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穴位按摩 配合 艾灸 虚寒性胃脘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温灸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符合条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温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结论穴位温灸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 标签: 穴位温灸 原发性高血压病 降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烫熨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来我院剖宫产术,并在术后1天肛门未排气的产妇120例,按数字随机分组原则上述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指导床上运动、咀嚼口香糖、进食流质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烫熨疗法+穴位按摩护理,最后比较两组产妇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对两组产妇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统计比较发现,观察组都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中药烫熨疗法+穴位按摩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相比,能更好促进产妇肠蠕动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助于产后恢复。

  • 标签: 烫熨疗法 穴位按摩 联合 剖宫产手术 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有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功能性便秘 穴位按摩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帖敷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帖敷治疗,对两组排气时间、术后腹胀消失情况比较分析。结果在肛门排气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消失时间也有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中药穴位帖敷可以明显提前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有助于术后腹胀的治疗,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穴位帖敷 妇科腹腔镜 术后腹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有效缓解食管癌术后腹胀的方法,为中西医综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胸腔镜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腹部按摩,3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整肠散穴位贴敷结合艾灸能缩短食管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有效地缓解腹胀。

  • 标签: 穴位贴敷 艾灸 食管癌术后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针刺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穴位透刺次配合电针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透刺 电针法 周围性面瘫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