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性学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核心。近年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使实验诊断学的教学适应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是目前各教学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培养医学生临床检验思维,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教学 质量
  • 简介:摘要应用护理质量的相关评价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测,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护理安全以及质量进行评价、监督和判断,及时对质量异动问题进行发现,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以及措施的落实。之后再次通过护理质量评价对护理的效果改进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保证护理的安全。

  • 标签: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学生评教对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和教学工作状况,对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近3年来实施学生评教的评分情况的变化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学生评教对教学质量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评教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制备一种含有雷帕霉素的聚乙二醇栓剂,以雷帕霉素作为原料,采取热熔法制备工艺,在得到雷帕霉素栓剂后,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制备分析后发现,制备栓剂外观为白色半透明状,室温下能够保持较好的硬度。

  • 标签: 雷帕霉素 栓剂制备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TBL(以团队为本)PBL(以问题为本)混合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一年级农村医学专业的130名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名。给予对照组学生单一的PBL的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学生TBL+PBL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而比较两组学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当中的课堂效果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教学中的课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教学中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欲望,各小组之间畅所欲言,讨论期间气氛较好,并且在发言时能够有的放矢;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当中使用TBLPBL的混合模式,可以明显加强学生的课堂效果,并且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为今后实践做铺垫。

  • 标签: T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口腔修复体给检查结果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笔者医院于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共48例,按照口腔修复体的不同类别为患者分组使用氧化锆烤瓷冠的12例患者归入A组,使用金合金烤瓷冠的12例患者归入B组,使用纯钛烤瓷冠的12例患者归入C组,使用钴铬合金烤瓷冠的12例患者归入D组。所有烤瓷冠均形态相同,且固定在患者下颌骨的第一磨牙处,为患者行MRI检查,比较四组患者MRI图像中的伪影差异。结果钴铬合金制作的口腔修复体在伪影最大直径和最大面积上远远超过其他几种口腔修复体,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及颅脑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钴铬合金的烤瓷冠,以免MRI检查中出现较大的伪影,给其检查结果带来误导。

  • 标签: 口腔修复体 MRI 检查质量 伪影 钴铬合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脑卒中患者总体生命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躯体功能的受损程度最大。结论脑卒中后遗期病人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卒中后焦虑、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生存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替莫唑胺白蛋白纳米粒(TMZ-BSA-NPs),并考察其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均质法制备TMZ-BSA-NPs。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外观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透析法结合HPLC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并采用透析袋法考察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电镜结果显示TMZ-BSA-NPs呈类球型,平均粒径为117.6nm,纳米粒载药量为5.33%,包封率达52.16%,24h体外累积释药率为89%。结论本法制备TMZ-BSA-NPs工艺简单且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结果显示TMZ-BSA-NPs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 标签: 替莫唑胺 白蛋白 纳米粒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胃漂浮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从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比例、温度、增塑剂的使用量等方面考察了其浮率及含量释放。结果最终采用106的油相比例。外水相40℃,增塑剂0.2g,所得微球浮率良好,24h后,仍有90%以上的微球上浮,12h后,释药达到全部药量80%。结论该微球重现性好,浮率高,释药性能等符合实验设计目的。

  • 标签: 胃漂浮 微球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针对优质护理构建敏感指标,指导质量评价、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敏感指标评价效果。方法2015年1月~6月,医院外科接待患者3412例次,2015年8月进行筹备工作,10月证实实施新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2016年1月-6月,外科接待患者3761例次。结果改进后护理满意率、护士满意率高于改进前,改进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反映科室、护理模式的特点,有助于护理目标的达成。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 敏感指标 优质护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PDCA循环法管理应用在手术室的时间界限进行分组,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400例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管理,并将其设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手术室400例手术患者实施PDCA科学循环法进行护理管理,将其设为观察组。分别从PDCA科学循环法护理质量管理的4个过程进行阐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间管理合格率、交接班规范率、不良事件上报率、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间管理合格率、交接班规范率、不良事件上报率、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科学循环法应用在手术室中可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性提高,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室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途径和改善方法。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加强护理、临床、检验等多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进而实现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结果通过对本次研究讨论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体系的构建主要包含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结构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结果质量指标;6个二级指标,主要包含人员、设备、标本采集、检验报告、制度、临床反馈等6个方面指标。结论构架科学、有效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检验 危急值运行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质量改进项目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质量改进项目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65.32%升至干预后的72.65%,并且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质量改进项目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无缝隙护理策略,并研究其对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从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0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策略。在护理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应激指标进行观察,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的改善情况、应激指标、总满意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无缝隙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无缝隙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指数法在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评价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份我地区4家旅店的客户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选择室温、二氧化碳、空气细菌数、台面照度及茶具细菌总数作为相应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相应指标的评价指数进行计算。结果4家旅店当中,A旅店的综合指数表现最差,D旅店的综合指数表现最好,其余B、C旅店的综合指数表现合格。结论利用综合指数法可对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的综合指数进行计算,全面反映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状况,是一种客观、有效的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综合指数法 公共场所 环境卫生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工作评价的调查分析。方法运用方便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该医院近百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系统进行处理,并结合相关文献得出结论。结果手术室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均值在11.37±4.03之间,比起其他科室满意程度的均值14.17±3.98较低。而评价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来源于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量,生活不规律,职业病的发生几率较大,封闭的工作环境,快速发展的医学技术,国内护患关系紧张等。结论医院应该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科室合理安排工作、减少工作强度,加强职业危害教育。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工作评价 评价分析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TP胶体金试验(CGT)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739例梅毒患者,进行CLIA试验和CGT试验,用TP血球凝集试验(TPHA)进行确诊。采用SPSS19.0软件绘制抗TP抗体S/CO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到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时的S/CO比值。结果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敏感度为98.85%,特异度为93.55%,AUC0.996;CGT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2.86%,AUC0.984。结论CLI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都优于CGT,诊断价值亦优于CGT。可作为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实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梅毒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胶体金试验 TP血球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动达标理论用于急性脑卒中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互动达标理论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能力指数。结果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能力指数比研究组低,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将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建议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互动达标理论 生活质量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安全护理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观察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方法选取本院眼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开展加强安全管理,旨在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风险发生几率2.13%、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13%、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96±1.40)、投诉率0、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安全的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对护理质量的改善,及医院信誉形象的维护,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护理文书 并发症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