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有效的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100例行骨科治疗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予以防范。结果护理前患者的有效恢复率52.0%、护理满意度75.0%分别低于护理后的72.0%和9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时分析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予以针对性防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有效恢复率和满意度。

  • 标签: 骨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和防范对策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妇产科住院病人100例施行分析,总结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对比妇产科病人接受防范对策之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结果100例妇产科住院病人接受防范对策之后的心理焦虑程度、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与防范对策应用之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较为多见的安全隐患问题包含病人顺应性、药物隐患、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消毒隔离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开展有效的防范对策能够显著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限度或消除。方法选取150例手术室治疗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75例患者中,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4例(5.33%)研究组75例患者中护理安全不良事故0例(0.00%),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安全隐患防护措施,对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医患护患关系的促进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前列腺癌50例患者临床数据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护理人员、医疗机构与患者自身。结论护理人员、医疗机构与患者自身均可导致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予以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有效的提高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前列腺癌 围手术期护理 安全隐患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方法从制备的每一个细节着手,持续改进,加强过程控制并对改进前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规范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标准和操作,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后,白细胞过滤故障导致滤盘更换比例0.23‰,离心破损率0.78‰,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比例0.11‰,三项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一次成浆率70%,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细节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能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和制备成本。

  • 标签: 去白悬浮红细胞 制备过程 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同时采取质量评价指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杜绝护理缺陷率、护理记录完整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行质量评价指标管理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质量评价指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用于基层医院的作用。方法选取基层卫生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200例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及随访的受检对象,运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或经校验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单臂血压测量和运用VBP-9外周动脉测量仪进行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对比两种测量方式的血压监测结果,观察指标包括右上肢血压与右踝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差。结果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右上肢血压的舒张压高于单臂血压测量。舒张压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脉压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步四肢血压测量右踝血压的收缩压高于单臂血压测量,收缩压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用于基层医院,可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检测结果,能降低高血压漏诊率。

  • 标签: 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 基层医院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38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均行术前同步放化疗方式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局部晚期直肠癌经过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后,3例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1例进展,总有效率81.58%(31/38);副反应5例腹泻,12例腹、骨髓抑制,4例骨髓抑制,3例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1例皮肤溃疡、腹泻。总发生率65.79%(25/38),腹泻、骨髓抑制副反应分别行止泻、升白细胞处理后基本都能好转,能继续坚持治疗。结论针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有效率高,副反应可控,在临床中疗效理想。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直肠癌 卡培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处理过程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质量改进方法。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处理过程中出现难点,并通过加强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等措施实现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均抽取100件器械,比较合格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前合格率为89.0%,改进后合格率为100.0%,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存在处理时间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流程管理,提高医疗器械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外来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于同步放化疗后,给予巩固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8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9.76%、骨髓抑制发生率4.88%、1年生存率78.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躯体、精神、社会功能分别(23.40±1.20)分、(23.51±0.20)分、(22.18±0.72)分及(20.49±1.1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限,提升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联合化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6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缓解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高近期缓解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疗效安全显著,在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靶向治疗 同步放化疗 肺癌脑转移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跌倒高危患者实行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跌倒高危患者进行管理,减少跌倒的发生,确保门诊患者安全。方法应用医院统一跌倒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门诊患者进行评估,对评估的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管理,预防跌倒的发生。结果实施门诊患者跌倒管理后门诊患者跌倒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门诊患者跌倒可防可控,通过跌倒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门诊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跌倒 门诊患者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质量控制是保障药品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品检验极易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药品质量,造成多种安全事故,威胁大众安全;因此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提升质量控制的关注度,明确其实行的必要性,并探析其相关的实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药品检验 质量控制 必要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视频资料对全麻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宣教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4-11月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260例,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0例给予全身麻醉术前常规护理宣教,实验组130例应用视频资料给予全身麻醉术前护理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全身麻醉等内容的掌握程度、麻醉前心理情绪稳定情况、苏醒后的状态,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所有对比项目中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应用视频资料进行术前护理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全身麻醉急手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降低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术后的麻醉苏醒质量,使手术及麻醉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视频资料 全身麻醉 术前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片减轻宫颈癌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放化疗组。两组均给予调强放疗和同步化疗。联合组在放化疗同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放化疗组给予放化疗。结果联合沙利度胺组的放化疗毒副反应显著低于放化疗组(P<0.05)。放疗结束2个月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71%、78.57%,两组有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片可有效减轻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不影响肿瘤的近期疗效。

  • 标签: 沙利度胺片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41例患儿采用外周动脉由输液泵(反装)引出血或用20ml注射器抽血,同时用微量推注泵经外周静脉输血。结果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再配合蓝光治疗,治愈出院。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同步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于行输血检验过程中如何开展质量控制,并对安全性输血问题加以讨论。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行输血检验的病患300人进行分析。对病患予以随机分组,形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输血检验病患行血液标本搜集,实施输血检验。观察组病患通过输血检验方式,对实际结果予以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输血安全事件出现的几率为5.33%,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33.33%。结论开展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对检验结果具有积极影响。另外加强质量控制也可提升输血安全性。

  • 标签: 血型实验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降低医院维修施工过程中需电焊、切割金属等产生火花(俗称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施工动火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管理措施,将改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各项风险指数(RPN)相比改善前,均降低50%以上。结论运用FMEA法能降低医院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

  • 标签: FMEA法 施工动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MEA),降低医院维修施工过程中需电焊、切割金属等产生火花(俗称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方法应用FMEA法分析医院施工动火管理中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制定和执行改善管理措施,将改善前后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改善后各项风险指数(RPN)相比改善前,均降低50%以上。结论运用FMEA法能降低医院在维修施工过程中动火存在的火灾风险。

  • 标签: FMEA法 施工动火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救治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30例单纯接受放疗治疗,研究组30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应用于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理想,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顺铂 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