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价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初治鼻咽癌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100例,A组采用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B组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生活质量核心为问卷(QLQ-C30)中文版及头颈部特殊问卷(QLQ-H&N35)。结果同步放化疗第1d,A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得分较B组低;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感觉问题、进食困难、社交困难、口干、使用营养剂、体重减轻方面评分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中期、后期、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早期因多程化疗累积毒副反应较重,致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差,建议在治疗早期护理人员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使患者坚持完成治疗。

  • 标签: 诱导化疗 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科护理安全隐患,并给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患者均选自我院心理科,共选取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2岁,年龄最小的为26岁,患者所对应的平均年龄为(37.58±4.67)岁,对其展开分析工作,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管理对策。结果心理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为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认识不足和患者自身问题等。结论针对心理科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其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理科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手术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确定研究结论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将2016年1月16日至2018年2月18日期间于急诊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作为A组,未实施针对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将2017年3月14日至2018年4月15日期间于急诊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作为B组,实施针对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并调查护理满意度,通过数据对比确定最终实施效果。结果B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且护理满意度在数值上也高于A组。结论对存在于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加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手术期间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手术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老年智能障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的事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老年智能障碍患者采用全面的安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事故发生率,降低患者受伤比例,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性,并且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老年智能障碍患者 住院期间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脑外科护理的相关安全隐患和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研究脑外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预防医疗纠纷事件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探索有效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应用有效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结论采用必要措施能够防范、避免和消除护理纠纷,可以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和安全的护理服务,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保护护理人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外科护理 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手术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30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和并发症产生率方面都比对照组好。结论在进行耳鼻喉科手术时,对病人配合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能够解决安全隐患问题,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和病人满意度,为以后治疗此类病人提供经验。

  • 标签: 耳鼻喉科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介入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行术中护理安全隐患预防,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手术术中护理过程中,预防安全隐患较为重要,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预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介入手术 术中护理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1月100例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常见安全隐患护理。比较两组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2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对照组有11人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2%,观察组的49人满意,满意度为98.%,对照组有41人满意,满意度为82%,对照组处理后平均住院时间(7.8±2.4)天,观察组处理后平均住院时间(4.1±1.5)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感染疼痛、感染、医疗器械的护理及抗菌药物以及人性化心理处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育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妇产科 剖宫产 护理 常见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8年期间收治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15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再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且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效果理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实验,统计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并从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预防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与预防防范实施之前相比,预防方案实施之后患者的临床顺应性、心理焦虑状况、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度均明显改善,且两者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是患者的顺应性、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药物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等几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对策,使得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大大降低,临床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症状缓解速度,增强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微波照射天突膻中 抗感染 同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和2017年7月(常规组)至2018年10月(对照组)分别接收75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投诉率为2.67%,依次低于常规组的17.33%和18.6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高于常规组的77.33%(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改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借鉴价值较高。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风险 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联合使用对子宫内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炎治疗的患者100例纳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根据对其实施的护理方法途径的不同,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施以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将患者护理前后的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评分、依从性、生存质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前,组间对比显示患者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炎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的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理指导 健康指导 子宫内膜炎 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培他滨单药对比该药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术后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局部晚期术后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B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明显低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96.43%,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低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14%,P>0.05,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局部晚期术后直肠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卡培他滨单 奥沙利铂 联合治疗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术后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存在情况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32例次在传染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危险事件,依据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对其相关的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16例次为交叉感染,占总数的50.00%,7例次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总数的21.87%,6例次为针刺伤,占总数的18.75%,3例次为肺部感染,占总数的9.37%。采取预防措施前314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28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8.91%,采取预防措施后358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6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科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极大地降低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质量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过程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能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提升医院急诊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急诊科60例护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有关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估研究对象对于急诊护理安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综合提出应对急诊护理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结果认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环节中,以抢救室和治疗室最高,分别占到71.7%和61.7%。“查对不细致”、“工作紧张致身心疲劳”、“抢救仪器操作年龄差”、“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认可的比例分别为76.7%、73.3%、73.3%、70.0%和63.3%。结论医院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对急诊护理现状加以优化调整,在总量控制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抓好护理人员个体上的心理干预和职业培训,从软硬件和个体-整体层面提升急诊护理安全的防范水平。

  • 标签: 急诊护理 安全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妇产科患者152例,随机分研究组(优质护理服务)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6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显著,健康知识掌握率高,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值得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5月引入质量检测管理,比较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前(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200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200件)消毒供应中心供给医疗器械抽样检查结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后医疗器械抽样检查不合格总率为,明显低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引入前,P<0.O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质量监测管理可有效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供给医疗器械不合格总率。

  • 标签: 质量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体质量和BMI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极大的改善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7月—2018年8月240例质量管理样本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120例质量管理样本作为改进前组,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120例质量管理样本作为改进后组,然后比较分析管理前与管理后的物品平均送达时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后,物品平均送达时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改善物品平均送达时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