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确诊收治的5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实施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改善程度、治疗有效率以及疱疹愈合时间、止痛时间以及结痂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促疱疹早日愈合,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 标签: 护理干预 带状疱疹 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窄谱UVB联合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取窄谱UVB联合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窄谱UVB联合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降低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窄谱UVB 泛昔洛韦 甲钴胺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带状疱疹爆发痛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爆发痛的疗效。方法36例带状疱疹爆发痛患者随机分成神经阻滞治疗(NB)组和曲马多治疗组(T)组,观察治疗后24h、1w、1m、3m的镇痛VAS评分。24h、1w、1m、3m疼痛发作频率。结果NB组24h、1m、3mVAS评分低于T组(P<0.05),1w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NB组24h、1w、1m的疼痛发作频率均低于T组(P<0.05),3m的疼痛发作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阻滞治疗用于带状疱疹爆发痛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发生率,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带状疱疹爆发痛的方法。

  • 标签: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爆发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A组采用静脉注射阿昔洛韦,B组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观察病人疱疹的干涸时间和水疱完全结痂时间。结果水疱完全结痂天数比较,A组8.32±1.14,B组7.03±1.19。(t=4.4376,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与阿昔洛韦联合用药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病程缩短,减轻病人痛苦

  • 标签: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中药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辨证施护方法用于带状疱疹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辩证施护,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1.43%;观察组疼痛缓解、水疱吸收、皮损结痂时间分别为(1.30±0.35)d、(2.05±1.04)d、(4.02±1.39)d,对照组为(3.62±0.85)d、(5.31±1.59)d、(7.62±1.47)d。结论带状疱疹护理中辨证施护的应用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护理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火针配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得效果。方法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40例,采用火针配合相应部位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过1月治疗后,有效率100%结论综合疗法对带状疱疹疼痛治疗疗效好,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等优点。

  • 标签: 带状疱疹 火针 椎旁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68例,运用中医针刺疗法,清除湿热而祛热止痛;用西药抗病毒,补充B族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通过外敷,加快伤口愈合和减轻局部疼痛;同时,结合红外偏正光技术照射,通过综合治疗,达到了祛痛、消炎、创伤愈合快的优点。本组总有效率达到94.2%的良好效果。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后遗神经痛患者病程、部位、疼痛程度、合并疾病与近、远期疗效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我科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后遗神经痛住院病人共67例,统计性别、疼痛部位、合并疾病,并电话随访疗效、疼痛评分。结果病程对患者远期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疼痛部位对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合并糖尿病可能对疗效有影响(P>0.05)。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后遗神经痛时病程短的远期疗效优于病程长者,合并糖尿病者疗效可能较非糖尿病者差。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提出护理建议。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应将氦氖激光应用到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联合护理,缓解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氦氖激光 带状疱疹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花针和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采取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刺联合拔罐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方面简单易行,同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疼痛显著减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梅花针 拔罐 带狭疱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20例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63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疼痛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带状孢疹 后遗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照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后,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进行较好的提高,因而值得临床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使用。

  • 标签: 伐昔洛韦 氦氖激光照射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花针和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采取梅花针叩刺联合拔罐治疗的5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4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刺联合拔罐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方面简单易行,同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疼痛显著减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梅花针 拔罐 带状疱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6.6%(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在老年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氦氖激光 伐昔洛韦 老年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4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5.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昔洛韦对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影响。方法按照治疗先后顺序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阿昔洛韦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昔洛韦方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疱疹消失及结痂的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①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3.94%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显著较高;观察组的复发率51.52%与对照组的81.82%相比显著较低,经比较差异均较大,即P<0.05;②疱疹消失及结痂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较短,相比差距较大,即P<0.05;③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恶心、轻微头疼等反应,差异较小,即P>0.05。结论昔洛韦可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结痂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泛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小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早产率、肝功能损伤率、肾功能损伤率、子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与对照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剂量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早发型子痫前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围生期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在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确诊的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例,均经血培养检查证实为B族链球菌败血症,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围生期临床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0例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情况为8例患儿以呻吟为首发表现,另2例患儿因娩出后48h内有发热且拒乳症状入院。患儿实验室检查情况为白细胞计数在1.2×109/L~11.3×109/L范围内,CPR最高检出值为149.0mg/L,PCT检出值均>0.5ng/ml,8例患儿检出值>10.0ng/ml,入院后72h内下降至正常值。患儿治疗转归情况为患儿根据实际情况用青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用500.0mg/kg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支持治疗,联用3d~5d,3例全身症状严重患者用血浆支持治疗。所有患儿经治疗后2d~3d内病情均明显好转,疗程在15d~39d范围内,平均治疗疗程为(22.3±1.6)d。结论临床应高度警惕早期有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白细胞计数异常下降,以及PCT异常患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的感染风险,早期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以降低早发型B组链球菌败血症病死率以及后遗症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围生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27(IL-27)、白介素-6(IL-6)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至2016年12月入住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的新生儿病例,按照EONS的诊断标准及是否发生感染,将患儿分为败血症组(32例)、一般感染组(20例)和非感染组(20例),分别收集各组患儿出生第一天和败血症组出生第七天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27、IL-6水平。结果败血症组患儿出生第一天的血清IL-27、IL-6水平高于一般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出生第七天血清IL-27、IL-6水平较出生第一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血清IL-27、IL-6水平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白介素-27 白介素-6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