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搜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中医治疗),每组均分为56例,分析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应用中医种类为226种,且应用药物次数为1269次。其中应用次数占比最多为当归、其次为甘草、红花、延胡索、桃仁、川芎等中药;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的中药效果分类由高到低分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物等。结论应用补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类中药处方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治疗 带状疱疹 用药规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肝纤维化证治方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收集有关肝纤维化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探索肝纤维化中医证候、治法、方药、中药规律。结果肝纤维化证型涉及到虚、实两端,且虚实夹杂,其中以肝郁脾虚证为多,涉及到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郁、血瘀、湿热。治法方面涉及到补虚与泄实二大类,其中以活血化瘀法为多,其常与疏肝健脾等其它治法配合使用。方药以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等功效为主。中药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等功效为主。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疾病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 标签: 文本挖掘 肝纤维化 证治方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取穴规律。方法进行Bxcel数据库的建立,对2010年至2017年期间发表的对单纯性肥胖针灸治疗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与研究。结果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根据相应的检索方式进行了文献的检索方面的工作,并且发现其中的1534篇文献符合研究规定,进而经过筛选后发现有238篇高质量的文献可以予以采纳。各经腧穴选用统计238篇文献中累计选用穴位98个,其中使用最多的10个穴位统计分析,其中三阴交215次、足三里218次、天枢201次、中脘200次、丰隆220次、关元216次、阴陵泉208次、曲池186次、气海189次,还有内庭196次。结论医护人员使用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单纯性肥胖疾病的治疗,将胃经、任脉、脾经腧穴结合辨证及随症选穴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针灸 单纯性肥胖 取穴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指导下的护理工作,主张治疗护理并重,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同时“辩证”是护理的重要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危险因素,总结有效预防对策。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在我院选择50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其感染分布规律进行观察和统计;并选择同时期无下呼吸道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情况并分析其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科室分布主要为内科,年龄分布情况则以年龄较小者和年龄较高者为主,有无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是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否留置导尿管等均为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一定分布规律,且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临床应结合现状给予患者对应预防干预。

  • 标签: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分布规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穴规律。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诊疗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人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为前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针灸组(40例,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西医治疗)两个组别,观察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30d后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择主穴常有合谷、下关、风驰、内庭、足三里、太冲、四白等,疼痛部位不同,合理选穴施针可提升治疗针对性,进一步保证疗效。

  • 标签: 中医 针灸 三叉神经痛 取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015—2016年医院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规律。方法采用医学资料研究索引法,选取我院各科室注射用药品的使用资料,统计其用药品不良反应规律,并就现状进行对应解决。结果从历年数据分析总结来看,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均是独占鳌头,并且所占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注射剂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药注射剂ADR(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通过ADR监测,对其潜在易感因素进行分门别类,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性借鉴。结论医院注射用药品用药量和用药强度较高,临床通过合理监测ADR,并对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规律性分析总结,对科学使用注射剂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医院 注射用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手术后颅内压的变化规律及高峰时间,为深入研究颅内压的精准管理奠定基础。方法在颅内压监测下,比较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前后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小骨窗开颅术后1h颅内压明显降低(P<0.01);术后89~156h时间区间颅内压>25mmHg和颅内压>30mmHg的次数百分比均高于术后<89h和>156h时间区间(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后1h颅内压明显下降,术后89~156h时间区间为颅内压最高峰时间。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因急腹症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患者被误诊的原因,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16年至2017年医院收治的24例误诊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被误诊的原因。结果在本组病例研究中,发现引发患者出现急腹症的原因主要是流产、宫颈管粘连及早孕合并黄体破裂等。结论在妇科疾病临床诊断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妇科急腹症误诊异位妊娠的情况。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异位妊娠 临床特点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3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50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共有60例患者;其中,肺部感染的共有30例,占据50.00%;尿路感染共有14例,占据23.33%;消化道感染共有10例,占据16.67%;其他感染共有6例,占据10.00%;其中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肌力3级以下、住院时间过长以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控制相关的感染因素,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分期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期患者参数变化特点。方法176例患者均为我院肾病科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氮质血症期组62例、肾衰竭期组71例、尿毒症期组43例,检测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而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分析可反映肾性贫血的情况,并辅助肾性贫血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 HB MCV MCH MCHC RDW)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至2017年急诊心肺复苏的4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9例患儿的年龄、病因、疾病分布、急救成功率等临床资料,为后续提高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参考。结果49例患儿的急诊心肺复苏成功31例,成功率为63.3%(31/49),其中呼吸停止患儿心肺复苏成功率相比心跳停止患儿的成功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急诊心肺复苏的诱因中意外性疾病23例,占比为46.9%(23/49),相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发病时有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15/18),31例患儿发病时无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1.6%(16/31),有现场目击者患儿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跳或呼吸骤停的病死率较高,提前介入心肺复苏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加强监护人的安全监护意识和急救知识宣教,亦有助于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儿科急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早产儿早产的原因以及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力求为晚期早产儿的合理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7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临床资料和合并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儿合并症各项指标检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较低,住院时间长,合并症发生率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其生存质量和生长预后。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妊娠 生长发育 体重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嘉兴二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女性患者占73.3%,患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为瘙痒感和结膜充血,且以重度为主。结论过敏性结膜炎女性发病率高,但也可能因为女性就诊率高而出现一定的统计偏差。瘙痒感、结膜充血是过敏性结膜炎常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掌握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阻止疾病的潜在发展。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患者 症状 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避免误诊。方法对4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生化、影像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全部患者脑脊液?IgM?及IgA升高,血清及脑脊液NMDA型抗体IgG阳性;予以对症治疗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效果可。结论对于精神异常,伴痫性发作、记忆障碍等症的中青年患者,应考虑到抗NMDA受体脑炎,尽早完善检查,尤其是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以便于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N-甲基-D一天门冬氨酸 脑炎 抗NMDA受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田原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大田原综合征患儿,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患儿出生1d~出生2M内为发病高峰期,发作频繁、控制难度大,不同程度的颅内异常改变,脑电波多呈爆发抑制波形,多伴发运动智力发育落后。结论大田原综合征仅限于新生儿与小婴儿,脑电波的典型特点为爆发抑制波,属于一种年龄依赖性癫痫性脑病。

  • 标签: 大田原综合征 临床特点 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对运动损伤后跟腱断裂30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纵、横向检查,观察患侧跟腱形态内部结构和回声特征。结果跟腱断裂22例中超声提示完全性跟腱断裂,8例部分性跟断裂,均经手术证实。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跟腱的形态结构,实时、直观、准确地诊断跟腱损伤的部位及程度,结合动态观察还能提供跟腱的功能学信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超声 跟腱断裂 声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93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014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93名老年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老年肺炎患者在临床表现以及变化上较为明显,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效率为100%。结论对于老年肺炎患者来说在临床特点上没有显著的体征变化,往往发病较为迅速,因此在日常应当重视体检,出现肺炎症状及时接受相关的治疗等。

  • 标签: 老年肺炎 临床表现 治疗情况